榆林新材料集团铝业分公司电解一车间“师带徒”工作以平稳生产、降能耗为目标,深化了技能传承,解决了生产难题,提升了生产效率。
电解一车间生产一工区区长王兴是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独到的技术视野,带领两位徒弟张利军与刘晓帅,以稳定槽况、降低平均电压、提升电流效率为目标,展开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创新实践。
王兴师徒在遇到炉底结壳处理过程中,发现普通工具难以处理炉底的硬结壳,经常耗费大量工时而效果不佳。面对棘手难题,师徒分析原理,碰撞智慧火花,制作了一种钢钎,长度介于3200-3400毫米,由1950毫米的钢钎和1450毫米的空心钢管焊接组成。该工具用于在炉底硬结壳上扎眼,通过强电流作用,使结壳由硬变软,最终熔化。降低了电解槽的炉底压降,规整了炉膛,提高了电流效率,降低了能耗。
王兴师徒还对极下查铝水平钩子上进行创新和改造。该工具用于换极时检查相邻阳极极下铝水平的高低,确保电解槽的极距稳定在450毫米,为大型槽槽况的平稳运行提供保障,通过这些工具的使用和炉底处理计划的配合,车间槽况的平稳性得到极大提升,能耗显著降低。
车间定期对电解槽阴极压降进行测量,以精准设定电解槽电压。传统的测量工具操作不便且影响精度,王兴师徒改进了测量工具,由“缠绕型、无手柄”改进为“有手柄、钻孔固定型”,使得测量工作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测量精度。改进后的测量时间由2小时缩减至1.5小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增加了测量频次,为电解槽设定电压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持,确保了电解槽的高效、平稳运行。
在电解一车间的“师带徒”模式中,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贯穿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更体现在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上。通过“师带徒”模式,展现了老员工的丰富经验和新员工的新鲜视角相互碰撞,成功地将团队合作精神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全力打造能力强、素质高、业务精的人才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王桓)
有色发布新媒体平台投稿邮箱
ysdwxcb@163.com
来源:榆林新材料集团
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党委宣传部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