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来英进行学术交流,将于2025年1月16日分别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举办学术交流会,介绍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基本情况和发展方向。欢迎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组学、精准医学等领域的华人学者参加活动并进行交流。
中心聚焦生物大数据“汇管算用”全链条需求,建成了涵盖9大类超100个数据库的组学数据资源体系,整合和同步更新国际核心数据7.8 PB,累计服务来自1200多家单位的19000多个用户;构建了基于大规模集群计算的生物信息工具服务平台,研发并整合6类超60种工具;已成为全球三大核心生物信息中心之一。
未来,中心将致力于汇聚全球生物数据资源、构建AI-Ready数据资源体系、研发生命组学数据解析的AI工具体系、构建AI模型及其赋能基础应用的底层工具。
中心建成了涵盖9大类超100个数据库的组学数据资源体系,被国际权威期刊《核酸研究》称为“全球主要生物数据中心”之一。
组学原始数据归档库GSA家族数据库汇聚了生物数据超60 PB,被Elsevier、Wiley和Springer Nature等国际出版集团认可,2023年入选全球核心生物数据资源。
创建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实时跟踪、整合全球最新病毒基因组数据,动态监测新冠病毒变异、传播与演化,为184个国家/地区的访客提供超209亿条数据下载服务,为全球科技抗疫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数据支撑。
中心设立六个业务部门,开展前沿探索、战略研究、保障服务,形成集成化一站式综合生物信息平台,提供公共服务和特色服务。
中心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2020年,获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主要学科方向包括: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理统计等。
中心地处中国科学院奥运村园区,毗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亚投行、国家会议中心等,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宜人。中心科研设施齐备,办公空间宽裕,算力和工作条件一流。设有咖啡厅、乒乓球室、健身房、瑜伽室等交流场所和文娱设施,人文环境优良。
如您想进一步了解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可将个人简历、学历及工作经历证明、代表性科研成果等材料等发送至指定邮箱,中心将尽快与您联系,提供相应的政策咨询和必要协助。
联 系 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86-10-84097405
电子邮箱:wangaiju@big.ac.cn
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英文),简称GPB] 于2003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与中国遗传学会共同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由牛津大学出版社金色开放获取(Gold Open Access)出版。刊载来自世界范围内组学、生物信息学及相关领域的优质稿件。现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期刊,被SCIE、PubMed/MEDLINE、Scopus等数据库收录。2024年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CiteScore为14.3;2年和5年Impact Factor分别为11.5和10.3;2023 JCI为2.58,排名WoS遗传学领域6/191。期刊由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2019–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