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小寒料峭,盼雪迎春

教育   2025-01-05 20:56   山东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它的到来,预示着寒冬的深入。在这个季节,天空像被洗过一样清澈,大地被一层薄薄的霜覆盖,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白色的轻纱。








小寒物候


一候:雁北乡

“一候雁北乡”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小寒的第一个物候现象。这一现象指的是在小寒时节,由于阳气的逐渐增强,大雁开始从南方向北方迁移。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的迁徙是顺阴阳而迁移的,因此大雁的北迁被视为阳气已动的标志,大雁开始向北方的故乡迁徙。这一现象不仅展示了大雁对故乡的眷恋,更揭示了自然界中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和适应。


二候:鹊始巢

“二候鹊始巢”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小寒节气的第二个物候现象。这一物候意味着在小寒节气后的五天左右,喜鹊开始感受到阳气的萌动,并开始筑巢准备繁衍后代。在传统文化中,喜鹊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其筑巢的行为也被看作是春天即将到来的先兆。这一物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中动物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反应,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三候:雉始鸲

“三候雉始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小寒节气的第三个候应。雉,即野鸡,它们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开始鸣叫。“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意味着天地之间的阳气在慢慢增加。根据古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描述,小寒节气分为三个五天的时期,即“三候”,每个候都有其特定的自然现象作为标志。这些候应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与季节变化相适应的生活智慧。






小寒习俗


一、九九消寒图

古时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冬季,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字每字九画共九九八十一画,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二、吃黄芽菜

天津地区有吃黄芽菜的习俗。据《津门杂记》记载,将白菜割去菜叶,只留菜心,处理后可长时间保存,味道脆嫩可口,也解决北方地区冬季蔬菜匮乏的问题。



三、吃糯米饭

老广的传统饮食是早上吃糯米饭。一般用六成糯米配四成香米,加入切碎的腊肉、腊肠、花生米、葱白拌匀食用。糯米饭寓意温暖,更预示从年头开始“暖粒粒”。



四、探梅

小寒时,腊梅凌寒含苞待放,正是踏雪寻梅的好时节。鼻中略过清雅幽香的气息,既能帮赏玩的人疏肝解郁,也能感到惬意与喜悦。






小寒诗词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小寒》

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早发竹下》

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梦中赋秋望》

王铚

小寒宜远,林荒晚带风。

遥山秋色外,独树雨声中。

念起三生异,心伤万境同。

此邦非我圣,随意作流通。






岁寒有清欢,灯火更可亲

就让我们在期待中

抖落一身寒气

心向暖阳待归家

天寒地冻的日子里

与家人围炉而坐

品尝美食寒气正深处

更见暖意浓



END

排版丨周沐沅

初审丨栾宇翔、陈珂

二审丨韩亚鲁

三审丨李捷良

青春劳职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