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最近一段时间游客偶遇野猪并投食的行为,梧桐山景区也多次发出“禁止投喂”提醒。据景区介绍,这里的野生动物原本遵循着自然法则,在山林深处觅食和活动,和人类保持着安全距离。可随着游客投喂越来越多,它们习性都变了,不再费劲找食物,而是总在游客常出现的地方晃悠,眼巴巴等着投喂。投喂,是对动物的伤害。长期投喂会使其野外觅食与躲避天敌的技能退化,生存本能削弱。而且,游客投喂的多为高热量食物,野生动物食用后易营养失衡,进而引发各类疾病。投喂,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游客自身安全而言,投喂行为更是十分危险。人们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时易放松警惕,忽略其野性,一旦遇到野猪野性大发,后果将不堪设想。看似可怜巴巴乞食着的“二师兄”,本质上仍是野生动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凶猛危险。去年入秋以来,全国多地野猪“肇事”多发,频上热搜。意外“造访”的野猪不但造成农作物受损、家禽被咬等诸多困扰,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2024年10月25日,杭州建德市,一头160斤左右的野猪一路“狂飙”,毁物伤人。当地公安联合林业等部门,经过1个多小时的周旋,才成功将野猪抓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野猪数量达200万头,在28个省份有分布,且在其中26个省份致害。这既有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有人类活动范围扩大的原因。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动物学会理事胡慧建进一步解释,野猪自身繁殖能力强,一头母猪一年可繁殖20头以上小猪。加上天敌缺失,导致野猪种群发展不受控制。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还提到,野猪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在山区和丘陵地带,春夏时节野猪喜欢在海拔较高的地方觅食。秋冬季节,温度下降,野猪会集结成群,移动到海拔相对较低的平原地区活动。2024年年初,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15部门制定了《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应当防止出现野猪等个别物种过快增长状况。生态学博士姜中文表示,野猪一般情况下不会与人发生直接冲突,但在受到惊吓或受伤时会攻击人类。另外,处于繁殖期的野猪也会变得容易暴躁,还有一些伤人事件是母猪为保护幼崽引发的。当普通人碰到野猪时应尽快远离,若被野猪“盯上”——1.保持冷静,避免大声喊叫和用石子、木棍攻击野猪,这种做法容易将其激怒,进而导致野猪的袭击行为。2.迅速寻找可遮挡身体的地方,如障碍物、树木等,以免被野猪攻击。3.设法离开现场,但切记不要拔腿就跑,这样容易激怒野猪。4.尽量不要背对野猪,避免被其袭击,可以尽量保持与其对视,并慢慢地后退,保持足够的距离。来源 | 罗湖发布 梧桐山风景区 南方日报 国家应急广播
编辑 | 刘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