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以来,通信与AI的融合研究不断升温,AI在助力通信系统智能化演进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通信学科的研究方法论:由单纯的模型机理驱动逐步走向模型与数据双驱动。经过五年多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学术成果,但与此同时,也进入了研究的瓶颈期。基于定制化小模型和场景化调优的“AI+通信1.0”研究范式难以实现通用、泛化、端到端的性能提升,这使得通信与AI的融合研究虽看起来“繁花似锦”,实则饱受质疑。
2022年底,ChatGPT的问世迅速引爆AI大模型的研究浪潮。虽然关于大模型本身仍存在大量理论和技术难题有待攻克,但大模型所展现出的超强表征和超强生成能力已经激发了通信领域研究人员的热情,人们迫切希望探索:
大模型与通信相结合是否能够产生“化学反应”?
传统AI小模型所存在的“通用泛化能力弱、模型定制代价高、复杂任务处理难”等痛点能否借助大模型加以克服,从而推动“AI+通信”研究进入2.0时代?
通信网络架构应当如何变革,以适应未来可能无处不在的、大模型使能的智能服务?
……
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领域,通信大模型已经受到全球学者的高度关注。IEEE通信学会于2023年底成立“通信中的大型生成式AI模型新兴技术倡议委员会”(GenAINet ETI);6G网络AI联盟(6GANA)于2023年成立网络大模型特别兴趣工作组(NetGPT SIG),并发布《网络大模型十大问题白皮书》;首个以通信大模型为主题的竞赛“Specializ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for Telecom Networks Challenge”也于2024年由ITU和IEEE GenAINet ETI联合举办;与此同时,通信大模型相关的学术论文呈井喷之势,已涵盖十多个子领域,通信领域顶刊/顶会纷纷设立专刊/专题研讨会,探讨大模型与未来通信网络的融合之道。
创新之路,道阻且长。通信与大模型的交叉碰撞能否为创新乏力的通信技术带来新的曙光?抑或只是昙花一现的学术炒作?我们并不清楚前路将通往何方,但愿意怀着“心向往之”的热情搭建平台,联合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探讨。在这一背景下,黄大年茶思屋科技网站隆重推出通信大模型社区,将汇聚和分享通信大模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业界动态,并发布专业的论文解读和原创性前沿洞察报告,为整个研究学群服务。
通信大模型社区将是一个充分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欢迎和鼓励对通信大模型技术感兴趣的一切志同道合之人士积极投稿,分享您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观点。如有投稿意愿,敬请发送邮件至sunli50@huawei.com。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期待点滴的思想火花点燃技术创新的熊熊烈火,期待通信技术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焕然一新!
扫码进入茶思屋科技网站
加入茶思屋产学研思想碰撞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hdncsw@huaw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