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4月底,我市正式启动2024年度“宿新锐”经济型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工作,136名“宿新锐”奔赴“五大战场”“八类岗位”,在一线的火热实践中强筋健骨、厉火淬炼。值此实践锻炼已过半年之际,作为年轻干部成长交流的重要平台,“宿新锐”微讲坛开辟岗位专题版块,供各条线总结阶段性成果、交流收获体会。
本期推出经济建设专题,2024年我市共选派29名年轻干部赴开发区、国企和市直部门等经济建设主战场挂职锻炼。他们坚持在新的岗位上研究政策、融入市场、引建项目,努力提升做经济工作的实践能力。
立足产业定位,推动项目集聚
招商引资是宿迁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引擎”,产业园区是项目招引的“主阵地”。在园区挂职的同志聚焦当地重点产业发展定位,深入研究政策体系、广泛收集项目信息、着力提升专业能力,积极融入项目招引和帮办服务的火热实践。
实干干出招商人的底气
宿迁经开区招商一局是具有丰富经验和过硬实绩的专业招商团队。作为挂职副局长如何才能尽快融入这样一个团队?吕国康同志的答案是:干事!主动干事!多干成事!
“招商都是从帮办开始的,好的招商人一定是好的帮办人。”招商一局局长、全市首批“金牌招商员”周树光同志对吕国康说。于是,他主动请缨,牵头负责局里11家投产项目和4家在建项目的帮办服务。“吕局,能不能帮对接下本地资源,我们想通过宿迁基地拓展一下本地和北方的市场。”“今天有投资机构到公司实地考察,方便来帮我们推荐推荐啊”“租赁协议签过了,货终于有地方放了,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企业有需求,帮办有回应!每天走访企业和在企业与区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已经成为吕国康同志的工作常态,他累计协调解决审批许可、厂房租赁、政策兑现、市场拓展等问题30余件次。贴心的帮办赢得了企业的信任,寿桃食品和中农科富硒食品计划投资建设二期项目,固铭动力、佰杜新材料等企业积极介绍新的项目线索。
“这个项目与我们主导产业关联度很高,请吕局过细研究一下,先去考察对接洽谈。”面对挂职后首次独立外出招商,吕国康同志虽有顾虑却也充满底气。这份底气来自帮办的积累,更来自充分的前期准备。他细致对接了该项目的下游客户,详细整理了产业政策,对项目落户的优劣势作出了客观详实的对比。洽谈进行得比较顺利,企业负责人表现出对宿迁、对经开区的认可,两次实地考察,达成明确投资意向。现在,吕国康同志对这样的项目对接更加从容了,他先后赴上海、苏州、泰州等地拜访企业20余家,光伏产业配套高纯石英制品、家电产业配套钣金件、跨境电商直播基地等项目陆续达成投资意向。
全力以赴当好数字经济发展的践行者
电商产业园主要发展方向是走在时代前沿的新兴产业,随着技术迭代更新、政策适时调整,发展情景也是瞬息万变。挂职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副主任的陶亚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第一时间扑下身子、下沉一线、融入工作,“点对点”学习、“实打实”做事。
“我们要始终站在客商的角度去思考谋划,设身处地参与到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中来,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获得客商入驻的信任与青睐”。他聚焦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发展,赴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多地考察学习,登门拜访电商园区60余家企业,思考分析发展业态。针对招引成果转化难题,他组建数字经济产业推介专职队伍,每日点调会商,适时调整策略、方法,全方位跟进服务客商。先后参与组织各类专场推介活动11场,320余位客商参加;发布推文12篇、视频11条,累计阅读量超60万人次,协助推动海康威视、海豚跨境等17家意向企业招商入驻。
让客商放得下心、安得下身、立得了业
“全流程协同推进、全方位政策供给、全生命周期服务,最大力度支持企业发展之需,最大程度解决企业后顾之忧,才能让客商放得下心、安得下身、立得了业。”挂职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的翟来宝同志感慨地说。
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作为我国首家智能化针织产业园区,形成了涵盖“机械装备—纺丝—加弹—织造—印染—成衣”完整的产业链条。如何放大优势,立足主导产业做好招商引资服务帮办是翟来宝挂职锻炼的重要目标之一。他秉持“真心才能换真金、立足全局看长远、守住底线讲廉洁”的工作理念,先后赴恒能家纺、洲际纺织、布拉芙纺织等40余家企业一线开展调研学习,及时解决企业开工运转、工程建设、人员招引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30余件次,助力园区健康发展。
绿洽会参会客商的组织保障也是翟来宝同志承担的重点工作。“您是第一次到宿迁吗?”“我们这有您的上游配套企业,顺道考察下啊?”“下面一批就是您签约了”。为了让每一名参会客商都能宾至如归,更能有所收获,他带领团队在不断细化完善工作方案的基础上,邀请27家知名企业参会。对重点嘉宾会见、企业座谈、开幕式活动等重点环节做好统筹规划,对天能集团、瑞声科技、桐昆集团等6家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受到参会企业好评。
保障政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宿迁实现跨越赶超的关键一招。在发改、工信、科技、商务等部门挂职的“宿新锐”们从政策研究、政策落地入手,为营商环境的进一步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科技规划引领科技创新,对地方科技发展至关重要。初到市科技局创新发展处挂职副处长的王余娟同志面临着协助起草全市科技发展战略、重大规划、重大决策的任务。掌握真实、全面、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是拟定高水平政策的前提。王余娟同志以她所在的宿豫区乡镇规上工业为例,走访调研了30余家高新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的研发活动、高价值发明专利、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等指标,撰写了《宿豫区乡镇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投入》《“提四力强五效”锻造科技先锋队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等调研报告。
把基层的需求和期盼带上来,把上级的政策落下去是王余娟同志经常思考的课题。她密切市科技局和县、乡之间的联系沟通,用好人才、科技、信息、资金等资源,协助组织了宿迁市科技创新培训等活动;积极对接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引荐项目,推动宿迁学院5名博士人才与宿豫区企业开展技术联建,更好助推地方产业创新发展。
“筑峰强链”助推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宿迁围绕“615”新型产业体系,稳步推进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作。在市工信局挂职投资与技术创新处(产业人才处)副处长的李金凤同志将自己负责的产业人才、技术创新工作与产业链培育紧密结合,为产业链发展提供产业人才和技术创新支撑。
“高层次人才和技术中心的推荐申报工作是筑峰强链的重要抓手。同时,申报工作的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要保证推荐质量,绝不浪费一个名额,即使加班到十二点也不为过!”李金凤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过细的举措落实领导的要求。她围绕“筑峰强链”企业,引导企业挖掘高层次人才,对资格审查、材料初审、专家评审等各环节都反复梳理、严格审核,对每份申报材料做到了然于胸,顺利完成省定任务指标。她突出产业链链主企业,积极申报1家国家级、29家省级技术中心,2家产业链上企业成功获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筑峰强链离不开人才支撑。李金凤同志积极参与策划承接“百名博士进宿迁”智创未来大会启动仪式暨电子信息产业校企对接会。江苏省集成电路学会和7所国内顶尖高校的25位行业资深专家、青年博士与宿迁20家企业负责人,聚焦宿迁市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和未来前景,在技术难点、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对接洽谈,3家高校和企业签订了科研战略合作协议和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
努力做消费促进的螺丝钉
商贸流通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效益的引导性力量,是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办好、办实“嗨在宿迁”品牌系列促消费活动,是今年商务流通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初到市商务局流通处挂职副处长的郑晓芳同志面临的一个挑战。
面对高效紧张的工作节奏,郑晓芳同志很快调整状态,转变角色,从方案到流程再到各项细节,她深度融入、密切配合,协助完成3场次省、市级大型活动组织工作。她指导各县区、市各功能区聚焦家电、餐饮等重点领域,引导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商超等市场主体,集中开展折扣优惠、首发首秀、直播促销等各类主题活动300余场,推动形成了持续不断的消费热潮。
进口博览会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开放度重要平台。郑晓芳同志主动担起第七届进博会宿迁交易分团联络员工作职责。“你们家企业报了名,但是还没有提交,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你好,作为采购商,你们想要了解一下本次进博会哪些参展商的信息?”为提高企业观展率,郑晓芳同志会同外贸处积极联系、走访有采购意向的重点企业44家,深入了解企业的采购需求和建议,认真解决企业报名遇到的问题,为做好宿迁交易分团成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展期内,宿迁交易分团共组织94家单位,402名专业观众进馆参观,意向成交金额8410万美元。
深入市场一线、助力国企提质增效
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相结合是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提升国企质效的客观要求。从政府机关到国企挂职的“宿新锐”们倍加珍惜难得机遇,积极走进市场一线、完善知识机构、提升能力素质。
服务打造区域人才高地
“第三届宿迁人才发展大会是一场人才荟聚的盛会,市人才集团作为此次大会开幕活动主要保障单位,必须以专业高效、务实创新的团队精神,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展现公司形象。”挂职市人才集团副总经理的蔡凌寒同志在会务保障工作筹备会上铿锵有力地说。这既是她作为分管领导对于团队的工作要求,更是一份“军令状”。
面对繁多过细的保障任务,如何做到对客户群“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蔡凌寒带领团队扎实评估活动需求,进行多次推演,按模块划分主题设计、会场会务、后勤保障等9个专项组、20条主线任务,做到责任分工明确,服务保障全覆盖,圆满完成保障任务,积极促成5家“全球招才合伙人”签约。
她坚持“全市人才工作总服务商”的角色定位,组织各类人才活动、政策宣讲16场次,服务人才千余人次;积极推广“我为人才办实事”重点项目“迁宿迁直聘网”,搭建才企双向互动交流线上平台,吸引全市600余家用人单位、2万余名人才群体注册使用。
为全市港口一体化发展蓄势赋能
三县国有港口整合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港口一体化发展决策部署重要举措,也是市港口集团年度工作重中之重。“整合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保障双方利益、如何权衡核心条款、如何规避后期争议、如何掌握经营控制权?”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已经成为在市港口集团挂职综合管理部部长的朱程亮的工作习惯。
针对整合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他“恶补”资本合作、内河航运、港口运营、货源组织等专业知识,赴三县会商、洽谈10余次,全程参与意向洽谈、合作方向商定、具体事项谈判以及评估审计的全过程;牵头起草了市港口集团与泗洪县政府战略合作协议以及南京港泗阳股权转让备忘录,参与起草了市港口集团与三县成立合资公司经营协议书,积极推动三县国有港口一体运营加速成型。
港口集团挂职的经历不仅提升了朱程亮的工作能力,也让他深深烙上了“不害怕、不犹豫、厚脸皮”的港口人独特的精神印记。他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一月一评”机制,组织开展7次专项检查;立足宿迁港港航资源推介,牵头保障“宿迁港精品航线进园区”港航企业务恳谈会3场、集装箱航线恳谈会1场,吸引240余家企业参加会议;推动上线运行“宿港通”一体化平台,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科技司智慧港口创新发展与实践案例。
为建设“中国酒都”跑起来
“短短半年时间,组织统筹300-600人规模的品牌推广、重大会议活动等近20场,太快了,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跑。”这正是挂职苏酒集团贸易公司行政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李想同志的真实工作节奏。
5月,到任之初,恰逢“梦之蓝手工班10年”启动上市并开启“中国高端年份白酒”梦之蓝手工班全球行品牌推广。作为活动现场统筹人,李想同志克服品牌推广零基础、零经验,仔细研读、认真研究洋河和头部酒企产品上市宣传推广案例,每一个流程都反复推演,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每一项工作都事无巨细,带领团队实现一次又一次突破。全球行系列活动首站于北京圆满启幕,快速扩展到南京、广州、海口、郑州等国内重要城市,流程模式在美国、法国、南非、马来西亚、泰国等地不断复制,帮助提升洋河股份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擦亮了宿迁“中国酒都”的名片。
李想同志把挂职锻炼作为难得的学习之行、取经之旅、提升之路,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为梦想“跑起来”。先后调研走访了北京、山东、浙江、新疆等十余个省级市场;参与组织洋河股份全球经销商大会、中国(南京)国际糖酒会等大型活动;推动市属国企产发集团、交通产业集团、文旅集团与洋河股份交流互动、优势互补、密切合作。
厚植为民情怀、保障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水利、农业农村等民生领域挂职的同志坚持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尽己所能,下功夫解决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推进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水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
7月中旬,淮河1号洪水形成、泗洪多条河流超警戒水位、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启动!在市水利局挂职基本建设处副处长的郭勇涛同志立即向局党组请战,随工作组第一时间进驻一线。
“巡堤通道杂草清理怎么样了?巡堤人员组织好培训好了吗?防汛物资前置在哪里?”郭勇涛同志每天从清晨到深夜、每到一处都仔细询问、详细了解情况、认真检查巡堤查险情况。“天晴啦,堤防的背水侧是巡堤查险的重点,大家清楚吗?”在堤防上,郭勇涛同志反复提醒,让巡堤人员充分掌握简单实用的方法。江淮地区7月酷暑湿热,衣裳被汗浸透了又干、干了又湿透是“家常便饭”。经过9天不懈坚守,配合地方防汛值班组,对淮河大堤10.5公里沿线9个村的范围不间断巡查,终于实现安全度汛!
“勇涛同志,你这真是几过家门而不入啊!”同事知道他是泗洪来的挂职干部,虽是缓解紧张忙碌氛围的调侃,展现的却是郭勇涛同志“舍小家顾大家”的担当精神。
农田丰收守望者
“孙站,您明天上午有空吗?想请您过来给看下我家水稻得了什么病,一些叶片发黄变枯了!” 9月5日下班后,忙碌一天的孙学磊,接到宿豫区种粮大户陈允乐的电话。第二天早上不到7时,孙学磊驱车向20公里外的新庄镇出发,迎着朝阳开启了他一天的下乡工作。他到陈允乐水稻田里仔细观察后,给大户开了农药药方并交待了施用方法及当下水稻生产其他管理注意事项,施药一周后,水稻恢复正常生长。在市农业农村局挂职的孙学磊同志与6个像陈允乐这样的种粮大户结了“亲戚”,提供“技术套餐”20多个,解决技术难题11项,开展小麦高产栽培、水稻病虫害防控、农药科学使用等培训6期,培训指导人员700多人次。
孙学磊同志坚持以科技服务“三农”为宗旨,扎根种植田间,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默默工作。他说,农业工作是要有情怀的,需要对农民、农村、农业和作物的情感。他随身下乡总带着“三宝”——雨靴、草帽和卷尺,方便到农民田地中,随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连续的风吹日晒,让32岁的孙学磊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多年在田间劳作的农户。
坚持为民情怀 做好民生审计
“政府采购审计涉及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方方面面,除了关注资金量大的水利、住建、交通等项目,还应该聚焦民生尤其是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救助问题,切实提升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政府采购审计项目集体讨论会上,在市审计局挂职行政事业审计处副处长的蒋蓓蓓同志这样发言。
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她和同事一道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角度出发,把监督跟进到民生资金使用的最末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咱们这个救助站每年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有多少人?所有人员是不是都已经登记台账进行管理?”“主要是哪几类残疾人居住在托养中心?是否对承接托养服务的机构有明确的考核要求?”在民生项目审计现场,她不仅细致查阅财务资料、访谈机构工作人员,还向受助人员逐一核实印证穿衣、吃饭、临时居住等方面的条件,避免出现应救未救、虚假救助等现象,进一步规范和增强社会救助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