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黑马城市”合肥有何秘笈?这篇文章说透了!

财经   2024-10-23 20:09   安徽  

斐君按:10月17日,总书记来到合肥滨湖科学城,察看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听取当地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介绍,同现场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亲切交流。这其实是总书记第三次考察合肥,前两次分别是2016年、2020年,三次考察,科创主题贯穿始终。

合肥的科创为什么这么牛?只是因为有中科大吗?滨湖科学城到底是怎样一座城合肥的逆袭,带给我们哪些启示?今天分享斐君2019年写的一篇深度分析文章,全面剖析了“黑马”合肥快速发展的秘笈”。本文曾被合肥市政协《合肥文史》收录。

合肥滨湖科学城 杨凤炆/摄

合肥是近十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2018年,《经济学人》杂志对合肥的这一定位,向世界展示了惊人的“合肥速度”。
在中国的城市体系中,合肥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并不突出。但过去十年间,合肥在同类城市中厚积薄发、崭露锋芒:年发明专利激增近30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猛增5倍,拉动经济总量年均14%以上高速增长,从中下游跃入全国省会城市十强。
“合肥速度”的背后,是合肥一流的科创水平。今天,科创已经成为合肥最耀眼的名片。这一切,都源自半个世纪前合肥与一所大学的邂逅。
一、筚路蓝缕
1969年,中央指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一批在京高校外迁。当年,中科大已经派人考察好中部一座城市,对方却因“没有口粮指标”等原因不愿接收。
时任安徽省委主要领导决心克服困难,由合肥接收中科大。1970年,合肥市快速将原合肥师范学院校址腾空,将这位“北方客人”安置在金寨路96号。时光荏苒,已近半个世纪。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两个细节就能看出当年合肥对中科大的全力扶持:合肥首先给中科大安装暖气,这也是合肥首条供暖线;在电力不足的情况下,合肥将中科大列为优先于政府的供电单位。没有地,批地;没有钱,拨款……不论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历届合肥市委、市政府都把中科大当“宝”,当“最亮的亮点”。
合肥如此厚待中科大,有其深层原因。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合肥不沿海、不沿江、没有矿产资源,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有大型工业项目布局,基础极为薄弱。而中科大的落户,使合肥有了一种“发自内心感到自豪的东西”。合肥的礼遇与厚待,让中科大对合肥满怀感恩之心、回馈之心。
多年守候,终于云开见月明。随着城市经济的飞跃发展,合肥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愈来愈强。中科大在科技研发上走到哪,合肥就跟进到哪。也正因此,在安徽创新馆,“中国科大南迁”被列为合肥市创新发展的起点。
1970年中科大南迁的同时,中科院合肥分院的前身———中科院安徽光机所也在合肥董铺水库上的“董铺岛”成立。今天,闻名全球的“人造小太阳”就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的杰作。
1978年11月24日晚,当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历史性地摁下红手印时,中科院合肥分院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四天后的11月28日,中科院合肥分院正式成立。

中科大与中科院合肥分院的相继落户,极大增强了合肥的科教、科研实力。于是,1982年,合肥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
转眼到了1984年,这一年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14个沿海开放城市获批;柳传志、王石、张瑞敏等企业家开启了“中国企业家元年”。也是这一年,安徽省委提出四大基地总体战略,其中之一就是“合肥科技中心”。安徽省明确合肥的发展定位后,合肥市及时跟进,提出“教育为本、科技立市”,三十五年来一根接力棒传递至今。
尽管坐拥“四大科教基地”的金字招牌,但这一阶段,由于产业短板,合肥城市发展与科创实力却因“两张皮”而无法相融,中科大等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无法在合肥本地转化。当时,合肥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自嘲”:“科大在天,我们在地,中间是空气。”
一批批科研成果不断“墙内开花墙外香”,让合肥被外界认为是“一流的科研,二流的城市”。“两张皮”之痛,一直延续到新世纪。合肥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发展,正是从破解“两张皮”开始的。
二、同频共振
2018年,赛迪顾问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城市15强,合肥位列榜单第五位,仅次于京沪杭深;在人工智能科研排名上,合肥跻身三强,仅次于京沪。人工智能被称为新兴产业的下一个风口,合肥为何能脱颖而出?这一切缘于1999年一家公司的成立,以及随后合肥发展战略的转变。
2004年,合肥成为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以体制创新为突破,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制度体系,这一试点为八年后合肥特色的“校城互动”和“新型研究院模式”埋下了伏笔
时间推进到2005年8月,时任合肥市委主要领导(备注:现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在试点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一番讲话,标志着合肥“工业立市”战略的确立。在这次讲话中,合肥决策者强调说:“不要为了试点而试点,我们最终目的是以科技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做大做强内源性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此时的合肥,要跨越式发展,首要是补齐产业短板,尤其是提升工业化水平,才能让科技创新试点市的招牌真正带来发展红利。合肥市决策者特别强调说,“合肥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足”,“当务之急是加大投入,特别是加大工业投入”
这一转变契合合肥的发展阶段。“现在的合肥,在战略上要有所侧重,按照经济规律,只有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科研与产业才能相融合。”当时一位知名专家认为,工业立市为科研转化提供了产业支撑,是“两条腿一起走”。“没有产业,合肥的科研仍然是科研,是科教城市,但不会是创新创业城市,依然是‘两张皮’。有产业,有科教,两者深度融合,才称得上是创新城市。”
合肥工业发展的上扬曲线,也雄辩地证明了破解“两张皮”之后的实际效果。统计数据显示,从2006年开始,合肥工业迈入快车道,工业增加值连续十年增速超过两位数,2010年突破1000亿元,2014年突破2000亿元,2018年达到3612亿元。2005年底,合肥仅有高新技术企业312 家,2018年底已是2110家,增长了近7倍。

由此可见,合肥确立“工业立市”战略后,工业增长与高新技术要素实现了同步加速集聚,合肥的科创实力开始与产业发展相融,科创实力真正转化为发展红利。
更重要的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确保了高速增长的可持续。在一系列制度创新中,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和产学研合作机制是体现合肥特色的两项创新。
当时财力并不雄厚的合肥,以建设创新型试点市为契机,连续多年安排数亿元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培育创新型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合肥高科技企业,科大讯飞、阳光电源、国轩高科等,有一大批是那个时候播下的种子
合肥市科技局的一份报告认为,到2008年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启动建设时,合肥初步形成了一套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了服务创新的平台和推动以企业创新为重点的高新产业发展的新机制。
合肥在创新发展上的不懈努力,开始赢得国家和省级战略的青睐。2009年,安徽省下大决心,自费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多方争取后,国家同意比照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的政策,形成“3+1”自主创新试验区格局。七年后的2016年6月,升级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合肥在获批“国家科学中心”之前,收获的最有含金量的一个国家级战略。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启动建设后,合肥把握机遇,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把科技创新、科产融合推向了更高层次,创新发展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2010年,合肥创新试点升级,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三、凤凰涅槃
2012年,是合肥创新发展史上的关键年份,合肥发生了三件历史性的大事。
这一年,合肥跨入“3000亿元俱乐部”,制定了“新跨越、进十强”和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基地的战略目标。
是年5月,时任合肥市委主要领导来到中科大做发展形势报告,在演讲中提出,要走好创新发展之路,迫切需要把科教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迫切需要知名大学的有力支撑。
五个月后的2012年10月,中科大先研院挂牌成立,“政产学研用”体制机制改革大幕由此拉开。此后五年,合肥与省内外高校院所相继成立了13家新型研究院。这是第二件大事

这些新型研究院集聚了大批创新资源,也是在2012年,合肥旗帜鲜明地确立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名片,合肥创新发展的实力、成就和雄心,越来越被各界熟知,前来合肥考察、投资的企业和人才络绎不绝。这是第三件大事
这三件事,对城市长远发展的影响极为深远。其中,以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清华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为代表的“校城互动”和“新型研究院模式”,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探索和推动作用,是合肥创新发展的招牌动作,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创新引擎。
随着一大批院所和创新资源的聚集、扎堆、产生化学反应,量变引起质变,合肥的创新发展走在了全国第一方阵。到2017年时,从产业与科创相互促进,到校地合作、新型研究院模式,再到创新导向的体制机制改革,各类创新要素和平台装置优势积攒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2017年元旦刚过,合肥收到开年“红包”,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获批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打开了通往更高层级的“机会之门”。尽管当时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其意义所在,但是该项目的三个“官宣”定语“代表国家水平、体现国家意志、承载国家使命”,足以让所有人振奋和惊喜。这也引起了科教实力雄厚的南京、武汉、成都、西安等老牌省会城市对合肥的特别关注。

国家科学中心获批之前,合肥还成功拿到多个国家级平台和战略。目前,合肥是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五大国字号创新品牌于一身的唯一城市。
2018年10月9日,合肥滨湖科学城揭牌成立,这是合肥创新之路上的又一个大事件。合肥成为继上海张江、北京怀柔之后,第三座正式启动建设科学城的城市,也标志着合肥站在了中国城市体系的高端方位上。
如果把合肥的发展比作撑杆起跳的话,这根支撑杆就是创新。而滨湖科学城的成立,则让这根杆的撬动效应发挥到更高水平。正如安徽省领导所说:“在这座科学城中,合肥将在集聚要素中构筑‘创新生态’,在科研原创中点燃‘创新引擎’,在产业引领中锻铸‘创新脊梁’。”这些,都将成为合肥在新一轮城市格局中“煮酒论英雄”的底气与实力。
如果说, 2006年启动滨湖新区建设扩展的是合肥的宽度,不断壮大的新兴产业集群增加的是合肥的厚度,那么滨湖科学城支撑起的就是合肥的高度。
这就是黑马城市合肥的发展秘笈!

重要提示:

最近不少读者反映,订阅号列表里看不到斐君文章了,问我是不是停更了。其实不是,因为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如果您不是斐君观点的“星标”用户或常读用户,就收不到斐君推送的文章了。这意味着,您可能随时和斐君失联。

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星标”斐君,操作很简单:

1.点击文章标题下方的蓝色字“斐君观点”,进入公众号首页;

2.点开右上角的“...”

3.点“设为星标”。

就可以啦。烦请设置一下,我们相约不走散。

——全文完,想看更多精彩原创好文,敬请关注“斐君观点”

斐君观点
随便写写,都是干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