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下册专题复习提纲(特别适合开卷考试)

体娱   2024-11-03 05:00   浙江  
世界古代史概要
一、古代埃及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二、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5)性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三、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鼎盛: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2)主要内容
名称            从事职业
婆罗门            掌握祭祀
刹帝利            掌管军事、行政权力
首陀罗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吠舍                由被征服的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最卑贱人          “不可接触者”——贱民
(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 
(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3)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经中亚传入中国,后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四、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希腊城邦
(1)范围:包括希腊半岛(主体)、爱琴海诸岛等地区。 
(2)特点: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此后进入荷马时代。 
(4)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 
(5)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各项活动都以公民为主体。 
2.雅典的民主政治
(1)背景: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奴隶制政治发展到高峰。 
(2)表现:雅典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3)局限: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3.亚历山大帝国
(1)兴起: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东征: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先后打败波斯帝国、埃及,进入两河流域,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 
(3)成果: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定都巴比伦)。
(4)局限性: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5)积极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帝国境内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五、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罗马城邦
(1)建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2)统治: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中,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3)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4)危机: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2.罗马帝国
(1)政权更迭: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胜利者,他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 
(2)建国: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罗马帝国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代。 
(3)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3.罗马帝国衰亡
(1)原因: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 
(2)灭亡: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西罗马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结束。
六、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1.文学和雕塑
(1)文学:《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雕塑: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 
2.建筑艺术
(1)希腊:体现在神庙建筑,雅典的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罗马:特点是石拱门、穹顶等。代表性建筑有罗马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方尖碑和万神庙等。 
3.哲学和法学
(1)哲学: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苏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2)法学:《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4.公历的缘起: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七、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基督教的兴起:1世纪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传道者宣传说,耶稣是“救世主”。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法兰克王国
(1)建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王国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封君与封臣
(1)形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 
(2)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3)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受我得附庸】
(4)影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4.查理曼帝国
(1)继位: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 
(2)扩张:800年前后,版图扩展到今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3)统治: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贡献“什一税”。 
(4)加冕: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5)分裂:843年,查理曼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八、西欧庄园
1.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形成:9世纪开始形成,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农村)各地。
(2)特点: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生产关系: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土地分为领主的“直领地”和佃户的“份地”;庄园周围土地被称为“公用地”;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2.庄园法庭
(1)权利:有司法权,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在劳役中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2)开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地点不固定。
(3)惩罚: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无故缺席的佃户也会被罚款。 
(4)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5)作用: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九、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背景: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2)表现:旧的城市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城市自治斗争
原因
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受领主控制
史实
城市居民取得自由和自治斗争,常用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结果
许多城市取得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部分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
影响
国王给城市颁发特许状,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2.城市居民的身份
(1)由来: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2)生产生活: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发展:市民阶级形成,随着发展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3.大学的兴起
(1)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2)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发展: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了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4)课程设置: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神学。学完基础课程后进入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一方面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十、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帝国版图:囊括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进入了“黄金时代”。 
(2)查士丁尼: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目的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法典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学概要》《新法典》统称《罗马民法大全》
内容
承诺奴隶制;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评价
《罗马民法大权》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外来侵略: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9世纪以后,面临多个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拜占庭。 
(2)帝国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3)帝国影响: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十一、古代日本
1、6世纪前的日本
(1)建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2)统治: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2、大化改新
(1)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2)概况: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4)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3、武士和武士集团
(1)背景: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大庄园还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2)武士集团: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强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3)武士夺权: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其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4)幕府统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大权旁落。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5)武士道: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十二、阿拉伯帝国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背景: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2)创立:穆罕默德阐述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伊斯兰教。 
(3)传播: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阿拉伯帝国
(1)版图: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2)影响:伴随着帝国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3、阿拉伯文化
(1)发展原因: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支付与译著同重量的黄金稿酬。 
(2)表现: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改造了古代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完整的代数学由阿拉伯人创造;“西医”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编著了《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3)影响: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资本主义发展史
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农业的新变化:
(1)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农村纷纷开展了什么运动?具体情况如何?
11世纪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由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这些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2)这一运动兴起后,农奴的处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农奴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或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3)土地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4)租地农场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
(5)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
富裕农民(农场主)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将产品推向市场。农场主与农民之间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剥削关系。
(6)农业的发展给市场带来哪些变化?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地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法国南部地区的粮食被运到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欧洲的呢绒、皮毛等远销东方。
2、手工业方面的新变化
(1)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2)分散手工工场是怎样出现的?
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租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3)集中手工工场是怎样出现的?
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套,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集中手工工场具有什么特点?
商人提供原料、生产工具雇用工人在同一地点集中劳动;
商人与完全出卖劳动力的工人之间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3.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地产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
富裕农民、骑士和乡绅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中的市民阶层:
(1)市民阶层形成:
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2)政治权利的扩大:
富商巨贾还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二、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是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
14世纪中叶,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2.兴起的时间、地点:14世纪    意大利
3.核心(中心、主要、重要)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4.性质: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5.方式: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有继承,更有创新。
6. 意义或影响: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但丁
1.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
2.代表作:长篇诗作《神曲》
(1)《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2)表达的思想: 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级的情感与理想。
3.文艺复兴文学三杰指的是: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达·芬奇
1.达·芬奇最大的成就是绘画。
2.文艺复兴美术三杰指的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3.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四、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三、探寻新航路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2. 社会根源:马可波罗在行纪中描述了东方的富庶,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的向往。
3.商业因素:15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掉拜占庭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4.客观条件:地圆学说的流行、“罗盘”导航技术及造船技术也取得了突破。
新航路的开辟
1.航海家及及航海成就:
A、迪亚士和他的航海
(1)时  间:1487--1488年   (2)资助国:葡萄牙
(3)成  就:1488年到达了非洲的好望角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B、达·伽马及航海成就
(1)时  间:1497--1498     (2)资助国:葡萄牙
(3)成 就: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C、哥伦布及航海成就
(1)时  间:1492年8月     (2)资助国:西班牙
(3)成 就:他们“发现”了古巴和海地等。发现了新大陆(美洲大陆)
D、麦哲伦船队及航海成就
(1)时   间:1519--1522     (2)资助国: 西班牙
(3) 就: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实现全球航行(环球航行)
(4)意  义: 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5.四位航海家航海顺序: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1)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掀起了殖民掠夺的狂潮。
(2)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3)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四、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英国议会制度的确立:
(1)法律传统的形成:1215年颁布《大宪章》,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2)议会制度的确立: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税收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2.詹姆士一世的专断:(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他认为,王权是上帝所赐,神圣不可侵犯。(2)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革命的发生
1.革命爆发的背景: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2.爆发的时间、标志、根本原因
时间1640年,英国【开始标志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挑起了内战。
根本原因: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革命的发展:
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4.结果: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5.克伦威尔的独裁: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后,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克伦威尔被议会尊为“护国主”,大权独揽。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制的统治。
《权利法案》
1.光荣革命
(1)发生的背景:
克伦威尔死后,军官们争权夺势,政局动荡不安。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查理二世的继任者是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他是个恢复天主教,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人民反抗。
(2)光荣革命【不流血的宫廷政变】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2.《权利法案》
(1)颁布机构及时间: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2)内容:①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②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③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和天主教徒结婚。
3.《权利法案》的意义:
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五、美国的独立
独立战争的序幕
1.北美殖民地的发展: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起13个殖民地。
2.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把北美看作是原料产地和销售商品的市场,他们驱赶当地的印第安人,剥削欧洲移民和从非洲贩来的黑奴。
3.殖民者与殖民地人民矛盾的激化:1765年以后,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新税法,激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4.独立战争的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独立战争的过程
1.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根本原因
(1)爆发的标志1775年4月19日凌晨,800名英军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在莱克星顿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史称“来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自此爆发。
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影响:莱克星顿的枪声激发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抵抗热情,各地人民纷纷组织起来,支援波士顿。
 2.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1)时间地点:1775年5月,费城
(2)会议内容:华盛顿强烈主张武力反抗英军,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3)会议的影响:与此同时,北美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
3.华盛顿:1775年5月大陆军总司令此后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领袖,独立战争胜利后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4.《独立宣言》
(1)发表时间、发布的机构、起草人: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
(2)内容: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3)意义: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4)地位:《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5)局限性: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事实上,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5.独立战争的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国际力量的支持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承认美国,公开参战。欧洲各国也因与英国的矛盾结成了“武装中立同盟”,英国陷入孤立。
7.战争的结束:1781年,美法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8.最终胜利: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9.战争的性质: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
(1)背景:《独立宣言》发表后,各州制定了州宪法。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全国政府软弱无力。
(2)诞生的过程: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
(3)宪法的内容: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4)地位及意义: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准备——思想启蒙运动
1. 发生的背景: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 运动的时间:18世纪
3. 宣传的思想: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4. 运动的中心:法国
5. 涉及的区域:欧洲其他国家
6. 运动的性质:反对旧制度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7. 意义或影响: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法国大革命
1.爆发的背景、根本原因
(1)旧制度制约了经济发展,激化法国社会矛盾。(2)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
根本原因:法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爆发的导火线:
1789年5月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第三等级要求增加自身的政治权利,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
3.爆发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4.革命的发展:
(1)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2)1791年,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3)1792年,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4)1793年路易十六被以叛国罪送上断头台。
(5)雅各宾专政(领导人:罗伯斯庇尔,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6)雅各宾派的罗伯斯庇尔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法国大革命是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拿破仑帝国
1.拿破仑上台(雾月政变):1799年11月发动政变组建新政府,建立高效率的国家机器。
2.拿破仑时期的对内政策:
(1)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2)主持制定民法典《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3.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军事专政)的建立:1804年 拿破仑加冕称帝
4.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概况:
(1)多次打败反法联盟;(2)大军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3)1812年,远征俄国,大败而归。
5.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灭:1815年(滑铁卢之战)
六、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内容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
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
④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3)作用:
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増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
1、背景:a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b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激化社会矛盾 (直接原因)
2、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革命
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4、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获得“解放”时,可通过赎买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5、意义:(1)进步性: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局限性: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七、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
南北矛盾的加剧
1、经济概况:北方(资本主义经济)             南方(棉花种植园经济)
2、双方矛盾:关税(北方希望提高);新增土地的制度(北方自由州,南方蓄奴州);奴隶制(南方保留)
内战爆发
1、原因
(1)根本原因:南方种植园经济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2)直接原因(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   
2、开始:1861年2月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
北方的胜利转折
1、扭转战局:(1)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
(2)作用:调动农民、黑人积极性,踊跃参军,扭转北方不利局面
2、胜利: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林肯遇刺。
3、影响: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八、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德川幕府的统治
1、原因:(1)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闭关锁国)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
(2)直接原因(外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入侵(黑船事件),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
2、倒幕运动---王政复古政变。主力:中下级武士发起了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
1、内容: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取消武士特权。
(2)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3)军事上: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3)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影响
(1)积极性: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2)局限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八、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欧洲的联合
1、背景:原有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科技、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2、欧洲共同体:1967年,简称“欧共体”,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组成。
3、作用:加强了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4、欧盟: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而基础之上成立了欧洲联盟。
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发展
(1)原因: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革新生产技术. 刺激了经济发展
(2)发展:七八十年代放缓。90年代以后,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2、日本的崛起
(1)原因: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和平宪法”②美国的扶持,朝鲜战争的大量军需订单;③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的技术。
(2)成就: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影响:国际地位提升,谋求成为政治大国而增加军费,引起亚洲邻国不安。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欧洲:英、法、联邦德成为“福利国家”
2、美国:修订《社会保障法》,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
3、影响:缓和阶级矛盾,创造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但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两次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纺织技术的革新
1.背景: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业革命于是兴起。
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2. 涌现出的发明成果:
(1)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3.作用:其他生产部门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4.什么是工业革命?
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被称为“工业革命”。特点:大机器生产替代手工业生产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
(1)背景:早期发明的蒸汽机用于抽干矿井中的积水,很不完善。
(2)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
18世纪中期,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瓦特。1785年,瓦特改造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不久,瓦特蒸汽机开始应用到化工、冶金、采矿等更多的行业。
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3)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
2.工厂制度的建立
(1)早期工厂的动力及地点:
基本上都是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
(2)工厂制度建立的前提:
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
(3)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火车与铁路
1.火车产生的背景:
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铁路”来运输货物。那时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由马匹拉动的。
2.火车的产生:
(1)时间:1825年   (2)发明者:斯蒂芬森设计蒸汽火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3.铁路建设的发展:
(1)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   (2)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4.铁路出现的意义: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工业革命的影响及扩展:
(1)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工业革命的扩展:
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开始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的应用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电气时代”)
3、特点: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主要成果:
人物
国籍
荣誉
成果
爱迪生
美国
发明大王
发明诸多家电(白炽灯泡等),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卡尔·本茨
德国
汽车之父
发明内燃机汽车
亨利·福特
美国
汽车大王
首次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
莱特兄弟
美国
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成功制造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奥托
德国

煤气内燃机
戴姆勒
德国

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狄塞尔
德国

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冯如“中国航空之父”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瑞典)诺贝尔:现代炸药、无烟炸药 (美)海厄特: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诞生) (法)夏尔多内:人造纤维
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普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2、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3、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増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
(1)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2)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多。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劳动者
2、大众教育
(1)背景: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2)国家:英、法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德国建立初等、中等、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城市化      
1、背景工业革命后,工商业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但城市缺乏统一规划
2、城市化的措施19世纪中期,卫生条件改善。排水设施、街头照明、有轨电车等公共交通设施
3、影响:生活方式发生着变化
社会问题
1、社会矛盾激化
资本家获得极大的财富,工人高强度劳动却难以生存。工人反抗斗争日趋激烈。(破坏机器的卢德运动)
2、环境污染:废气、废水污染大气、河流
殖民地人民的反殖民斗争
一、早期殖民掠夺
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1.殖民掠夺的背景(目的):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
2.最早进行殖民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后来居上的是英国。
3.葡萄牙的殖民活动:
(1)殖民地分布情况: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如巴西、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
(2)贸易方式:以殖民据点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的贸易。
4.西班牙的殖民活动:
(1) 16世纪,西班牙拥有“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
(2) 武力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还在当地开发种植园,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里劳作。
英国的殖民扩张
1.扩张的背景: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英国的手工业尤其毛纺织业迅速发展,促使其开拓海外市场。英国位于海上贸易航道的要冲,只有打破西班牙的海上霸权才能向海外发展。
2.扩张的开始: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3.殖民活动: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生产英国工业所需要的棉花、烟草、蓝靛、糖等原材料。英国殖民者也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
4.罪恶的三角贸易
(1)目的: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也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
(2)路线:出程:商船从英国港口出发,满载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运往非洲倾销;中程: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种植园主获利;归程:在美洲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被称为“三角贸易”。
(3)影响: 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却是不可估量的。
荷兰、法国、英国殖民争霸
1.荷兰法国的殖民扩张情况:
(1)荷兰的殖民地:一度控制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7世纪,夺取了爪哇岛、马六甲、锡兰和中国的台湾;在非洲的好望角建立殖民地;在北美洲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 
(2)法国的殖民扩张:17世纪下半叶,先后在北美洲、非洲和亚洲建立了法属殖民地。 
2.英国与荷兰、法国的争霸战争:
(1)目的:争夺美洲、亚洲、非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
(2)时间:从17世纪下半叶起
(3)结果:最终战胜荷兰和法国,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日不落帝国”
3.殖民掠夺的影响:
(1)欧洲殖民国家掠夺殖民地的财富,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2)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在此期间,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
2、背景: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杰出代表:玻利瓦尔、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4、成就: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兼并王公领地;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尊重宗教信仰。
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主力:印度土兵  
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5、意义:沉重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一战期间,印度提供了人力、军费、物资。因饥荒大量死人。导致英印矛盾激发。
2、领导人:甘地。时间:1920年
3、内容: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
4、文明不服从运动(1930年)
主要方式:采取不服从方式
内容:要求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
5、影响: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控制群众斗争方式,防止了暴力革命,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1、背景:一战后,土耳其素丹政府接受《色佛尔条约》,损失大量领土,经济濒于崩溃
2、战争概况(1921——1923年):领导人:凯末尔
结果:与协约国签订了《洛桑条约》,废除《色》的一些不平等条款,保持了土耳其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
3、共和国建立(1923年):1923年,凯末尔当选总统
措施: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政教分离,国民议会有立法权;废除男女不平等,提高妇女地位;实施五年计划;扩大世俗教育,教授西方科技;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
4、影响: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一次胜利。巩固了国家独立,结束封建统治,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
四、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万隆会议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
1、背景:亚非国家取得独立,面临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问题
2、内容: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3、万隆精神: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
4、影响:提高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只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非洲年
1、开始:首先在北非开始,1951年利比亚独立
2、发展:1952年,埃及纳赛尔领导埃及获得独立。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3、高潮: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4、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摆托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古巴:卡斯特罗,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1999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
“一战”“二战”“冷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背景: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为争夺市场、原料、投资场所而瓜分世界,相互之间的竞争也酝酿着战争
2、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1)“三国同盟”:德、意、奥(德为核心)
(2)“三国协约”:英、法、俄(英国为核心)
结盟目的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世界领土
3、两大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后果)
大战的爆发
1、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
2、开战: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大战进程和结果
1、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意大利战时加入协约国集团)
2、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绞肉机、屠场、地狱)
3、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4、结束: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5、战争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6、影响:
(1)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2)美国参战、俄国十月革命,成为两个大国开始崛起的标志。(3)削弱了殖民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
从繁荣到危机(1929——1933年)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不协调)
   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活动(黑色星期四)
2、特点:①范围广;②时间长;③破坏性大。
罗斯福新政(1933年)
1、目的和手段:国家干预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2、主要措施
(1)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恢复银行信用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的地方、主要手段),公平竞争,协调各部门的活动;规定最低工资、限制工时;《全国劳工关系法》
(3)通过《农业调整法》,调整生产和销售,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4)以工代赈,兴建大量公共工程(直接手段)
(5)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应急的救济机构等。
3、意义
(1)积极: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美国人民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局限:未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建立: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唯一不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建立的法西斯政权
2、政策: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经济危机引发中下层民众不满;群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
2、建立: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3、措施(1)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共(2)焚烧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3)掀起反犹狂潮(4)发展军工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内阁制定夺取满蒙,再征服中国,进而称霸世界的政策。日本受到经济危机重创。
2、形成: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6年广田弘毅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行动:制定《国基准则》。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945.8)
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东方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2、全面爆发: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开始的标志】英法对德宣战。
3、主要战场:欧洲西线、北非、苏德、太平洋战场
4、战争进程
(1)1940年攻陷法国
(2)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巴巴罗萨计划)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虎!虎!虎!),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2、转折点: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德战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
3、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垮台。
4、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联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雅尔塔会议
(1)目的: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问题。
(2)时间:1945年2月,苏(斯大林)、美(罗斯福)、英(丘吉尔)。
(3)内容:①彻底打败德国,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②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③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2、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3、战争结束: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8月美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8月15宣布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4、二战的影响: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灾难(人口、财富、环境)。但击败了法西斯拯救了世界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
五、冷战
冷战的发生
1、含义:指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背景:美国成为最强军事、经济国家;推行民主制度、自由观念;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有侵略性。苏联认为美国是潜在防御对象。
3、开始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政治表现)
4、发展: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经济表现)
德国的分裂
1、分区占领:二战后德国被美苏英法分区占领。
2、柏林危机
3、东西德:1949年,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在苏联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4、影响: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北约与华约对峙
1、北约:1949年美英法等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华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3、影响:美苏敌对发展到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也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国际秩序的更迭
一、《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凡尔赛条约》
1、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月—6月                  2)实质:一战战胜国召开的分赃会议。
(3)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国,尤其是德国  (4)会议特点:大国强权,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
2、操纵国:英、法、美(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3、内容
(1)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归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承认奥地利、波兰独立。
(2)经济方面:德国还向协约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赔款委员会)
(3)军事方面: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不超10万人
(4)殖民地方面: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瓜分(最能说明巴黎和会的性质是瓜分世界领土和称霸世界)
4、凡尔赛体系
对德国的和约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的条约共同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建立国际联盟。
《九国公约》
1、华盛顿会议(9个参会国)
背景:为调整英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由美国主导召开会议。
2、《九国公约》
(1)内容: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和维护各国在华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2)实质:使中国恢复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新秩序、新体系、新格局】
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
二、北约与华约对峙
1、北约:1949年美英法等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华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3、影响:美苏敌对发展到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也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三、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1、联合国:1945年10月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法俄英美常任理事国,10个非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秘书处
2、国际安全:根据安理会或联大决议,可派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1、经济“全球化”
(1)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2)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国际投资和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影响加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2、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1995年)-中国2001年加入
(1)宗旨:以非歧视、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障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2)职能: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3)作用:促进了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和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
四、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霸权主义地区冲突
1、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2、问题: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
3、美国霸权主义:(1)北约入侵南斯拉夫。(2)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4、恐怖活动:2001年美国911事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一超多强”的含义:“一超”指美国。“多强”是指日本、欧盟、中国(2010年世界第二)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3/4,影响力扩大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不结盟运动:1961年兴起,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2、中国: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社会主义发展史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马克思和恩格斯
1.马克思的生平简介:
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特里尔市。;1842年10月——迁往科隆居住,担任《莱茵报》主编。
1844年8月底至9月初——在巴黎初识恩格斯。;1849年迁居伦敦。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活动:
①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禁锢出版自由;②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③马克思在伦敦写出了《资本论》等著作;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⑤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3.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
1.发表时间:1848年
2.内容:(1)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2)肯定阶级斗争在历史上曾经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顾虑强加于社会了。”(3)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3.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第一国际
1.第一国际的成立与开展的活动:
(1)成立: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2)活动: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2.巴黎公社:
(1)爆发原因: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2)爆发时间:1871年3月18日
(3)建立政权:1871年3月28日    (4)性质:法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5)结果:5月28日,巴黎公社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而失败。
二、列宁与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背景: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2、二月革命(1917年3月)
(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措施:未满足人民对土地、面包、和平的需求。而是继续作战。
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背景:(1)一战激化俄国社会矛盾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未解决俄国社会矛盾
2、时间:1917年11月                                3、领导者:列宁
4、结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        5、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开辟新时代
1、政治: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政权机关
2、经济:大工业、铁路、银行收归国有,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3、军事:废除旧常备军,组建红军
4、外交:废除沙皇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退出一战。颁布《和平法令》。
历史意义
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2、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
新经济政策(1921年)
1、背景
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社会发展和生产恢复
2、主要内容
(1)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允许使用雇佣劳力,允许出租土地,实行自由贸易
(3)中小企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4)按劳取酬工资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劳动义务制,取消自由贸易,全部工业国有化。
3、作用
从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立:1922年,俄、白俄、乌和南高加索联邦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2、社会主义工业化:
(1)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2)措施: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
(3)成果:落后农业国 → 强大工业国
(4)作用:短期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工业化。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模式固化,使苏联经济僵化。
农业集体化
1、背景:1927到1928年苏联发生严重粮食危机
2、目的:解决粮食问题,适应工业化需要。
3、方法:消灭富农,支持建设集体农庄,组建拖拉机站。
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
2、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3、影响(评价斯大林体制)
(1)积极作用: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为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巨大国际声誉。
(2)消极作用:
弊端也令苏联付出沉重代价。党政不分,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四、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经互会:苏联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影响:帮助东欧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但将各国经济纳入苏联模式,取消各国共产党自主权。
2、中苏关系: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措施: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经济上:垦荒运动,种玉米;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2)影响: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经济上推行“新政策”,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
(2)影响: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轻工业与新兴产业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顽疾。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加速经济改革,效果不佳,转到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2、东欧剧变
(1)原因:各国改革效果不佳,社会矛盾尖锐。西方国家“和平演变”。受戈尔巴乔夫政治多元化影响。
(2)措施:政治上,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经济上,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3、苏联解体
1991年,戈尔巴乔夫辞职,叶利钦控制全局。年底解体。
科学、文化与社会
一、近代科学与文化
1、牛顿(英)
(1)地位: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成就: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达尔文(英)
《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观点,推翻了神创论。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3、巴尔扎克(法)
《人间喜剧》(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展现了法国社会变迁史。
4、列夫·托尔斯泰(俄)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揭露俄专制主义和地主对农民的压榨,又否定暴力革命)
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5、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成熟)
6、梵高:《向日葵》、《夜间的咖啡馆》
二、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1、信息时代: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
2、影响:拓展人类生活空间,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妇女地位的提高
1、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妇女获得选举权。20世纪六七十年代妇女解放运动。
2、文件:《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生态与人口问题
1、生态问题:温室效应,污染和浪费淡水资源,土地荒漠化,森林乱砍滥伐
2、人口问题
(1)表现:人口增长过快,2011年,全球人口达到70亿。
(2)影响: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饥饿问题


精讲精练
初中历史、道法、地理学科知识点精讲精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