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零食量贩再次久违地听到好消息:零食有鸣官方宣布,旗下硬折扣全品类零售品牌“零食有鸣批发超市”门店数已经突破1000家。值得一提的是,这从官宣进军硬折扣全品类批发超市,仅仅过去了两个半月的时间。
量贩零食集体转型
有的两月狂开1000家店
近年来,一大批零食集合店凭借品种丰富、价格实惠的竞争优势,在全国市场迅速扎根。上到一、二线城市下到小县城,零食集合店成为了继奶茶店、咖啡店之后,在城市商圈最常见的零售门店之一。随着市场高度内卷,以零食有鸣为代表的零食集合店也正式进军硬折扣全品类批发超市业态。
据了解,转型后的零食有鸣批发超市的商品SKU数超过3000种,涵盖了休闲零食、酒水乳品、方便速食等预包装食品,以及米面粮油、调味佐料、纸品卫品、个人洗护、家用百货、清洁用品等生活必需品。此外,还强化了新鲜鸡蛋、新鲜牛奶等引流大单品,并涵盖了烧麦、包子、水饺等低温冻品类目。
从选址来看,门店以社区、菜市场、农贸市场为主,更加贴近家庭消费需求。门店面积由主流的100-200㎡升级至200至300㎡,甚至有些平台准备开设500㎡以上的大型门店。
看上批发超市生意的,还不只零食有鸣。9月,零食优选旗下品牌惠真批发超市开始铺货;12月爱零食全国首家硬折扣超市开业,预计60天内开设200家;恰货铺子通过扩充全品类向超市转型;喜喜零食开出了物小超批发部;来伊份则开出首家仓储会员店,会员费99元/年。
量贩零食店为何纷纷盯上了超市生意?
量贩零食店为何集体“超市化”
在小编看来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整个量贩零食行业增长已触及天花板
过去两年,量贩零食可以说是行业里最具潜力,且最具有广泛增长空间的红利赛道。也正是在这种意识下,最终吸引了众多实力选手入局,且竞争格局经过不断轮转,形成了以万辰系(包括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陆小馋)和很忙系(包括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两大阵营。但此时的零食连锁业态已趋于稳定,竞争强度大、过于饱和,很多品牌零食店的同店增长基本停滞,甚至出现下滑。一位区域零食连锁负责人表示,旗下门店月均销售额从60万降至30万左右。
于是,零食品牌们开始了各种尝试,如零食很忙模式拓新,开设了“超级零食很忙”、“零食很大”、“零食很辣”等新型门店;万辰集团大规模收购,抢占市场份额,开设“零食乐园店”等。从这点看,转型超市业态则是其拓展新业态的又一次新尝试之举。
第二,线下零售的固有格局,正在发生新变化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超市行业百强整体销售规模持续下滑状态,截至2023年达到8680亿元,与2022年的9369亿元相比下滑7.4%;而门店数量则在2020年达到3.1万家的峰值后,于2023年跌至2.38万家,减少近四分之一。包括一些行业龙头的日子也都不好过。
传统商超式微,新品牌上位。实体零售市场呈现出的难得机遇,无疑给在零食量贩的细分赛道上找不到出路的零食集合店们开了一扇窗。并且对比传统商超的经营模式,零食量贩的运作模式基本一致,不妨一试。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零食量贩的火爆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用户教育,零食消费开始作为一种高频线下消费需求,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频繁光顾零食集合店。
是一条好出路吗?
目前,量贩零食“超市化”还只是行业内正在尝试的一个新出路,究竟是不是一门好生意,还有待观察。但目前行业对于此事也成两极分化态度,一种声音认为,以量贩零食业务切入向生活配套业态渗透,挖掘其他社区零售业态布局机会,是量贩零食品牌寻找增量的长远方向;另一种声音则认为,量贩零食赚不到,如果按照量贩零食的逻辑“超市化”,同理也赚不到。
这样的担心并不无道理。
比如,虽然量贩零食与超市生意有着一些相通的经营逻辑,摆在他们面前最紧迫的问题也如出一撤:当所有零食品牌都“一股脑”的进入超市业态,他们如何摆脱同质化的竞争,走出差异化路线。
再如,超市面向的是家庭消费,这一类消费者在品控、购物体验等方面尤为重视,但量贩零食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品质控制能否同步跟上,购物体验又能否满足他们的需求还是一个问题。毕竟此前量贩零食“价廉”带来的食品安全等问题频发,让消费者难以再对其产品赞不绝口。
值得关注的是,量贩零食转型超市,更多是靠低价手段把销售抢过来,而不是通过创新创造更多的销量,这样一来也势必造成整个商超行业越来越煎熬,如何通过商超讲好自己的新故事,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量贩零食集体转型商超,你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