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两会“局长通道”开启 这些重要消息值得关注

政务   2025-01-20 19:04   浙江  

1月20日,金华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局长通道举行集中采访活动。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游局主要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回应社会关切。


现场局长们带来哪些精彩观点?

一起来看看↓↓


郑公民:

聚焦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聚力激发消费和投资潜力,在全方位扩大内需上增量提质,推动项目投资持续领跑”。请问在抓项目、扩投资方面,今年有什么战术打法?


市发改委主任郑公民: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2024年,我们在抢要素、抓项目、扩投资上超常发力,新一轮义乌国贸改革成功获批,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落地实施,义甬舟、金丽温开放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国家级试点和开放布局,为金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争取到了上级各类资金556.8亿元,相当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06%;其中“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103亿元、总量全省第二,完成率全省第一。这些资金为全市项目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2024年,全市GDP预计增长6.3%;投资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固投增速连续44个月居全省前三;连续10个季度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


2025年,我们将围绕“抢机遇、抓项目、助企业、提消费”工作主线,朝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年度投资达到2800亿元以上”目标,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一是项目谋划实之又实。2025年,由市领导领衔、市直部门牵头、市县一体、政企社联动,全市上下共同谋划一批事关当前和长远的重大项目,把项目储备库做得更大、更实。目前已谋划储备了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67个、年度投资1652亿元。其中,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领域谋划储备项目64个,今年要实施44个项目,年度投资284亿元。


二是向上争取越多越好。抢抓国家“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等政策机遇,动员各部门、各县市区讲好金华项目建设故事,尽最大努力,争取今年资源要素全省占比保持10%以上,超长债再获100亿元以上。


三是项目建设能快则快。围绕项目“立项、审批、开工、建设、投产”等每个关键环节,持续打好“督帮一体、赛马比拼、三分协调”等系列组合拳,推动浙中水资源配置、甬金衢上等一批重大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放量。今年的“千项万亿”新建项目将在10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


四是各类要素应保尽保。全市层面统筹调配资金、土地、能耗等资源要素,对重大项目提前确定要素保障路径和资金拼盘方案。春节前将逐一落实每个重大项目的要素保障责任、实施路径和时间节点,让要素跟着项目走。


千条万条,项目第一条。我们将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以“勇挑大梁”的担当,再创项目投资新辉煌。


陈洪:

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全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聚力培育十条重点产业链,在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上突破跃升。请问2025年在培育重点产业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市经信局局长陈洪: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2024年,我市以十条重点产业链培育为主抓手,推动工业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主要成绩可以概括为4个“2”:第1个“2”是两个规模指标有大的突破,规上工业企业突破6000家,达到616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达到7249.8亿元;第2个“2”是新增两个千亿级工业大县,永康、兰溪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第3个“2”是新增两条千亿级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纺织服装两条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第4个“2”是获得两项含金量很足的国家级荣誉,成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金台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锚定十条重点产业链主战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落实好“一个三联动,三个双提升”,重点抓好四个方面融合工作:


第一是“双十融合”,即十条重点产业链和十大先进制造业平台融合适配。按照“迭代、补短、赋能、解难、督考”的总思路,升级“十个一”工作体系,分类推进传统、新兴、未来产业培育,使产业链覆盖面更广、辨识度更高、竞争力更强,力争2025年重点产业链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200亿元。同时,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平台扩容调整工作,聚焦各县(市、区)的主导优势产业,打造十个重点制造业核心平台,每个平台与2—3条重点产业链融合适配,实现“一县一主平台”个性化发展。


第二是“实数融合”,即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智能光伏与新型储能、电子新材料等产业优势,帮助企业应对行业周期性调整的困难,确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全省前列。高标准承接落实国家试点各项任务,发挥好数转中心等平台的专业支撑能力,按照数转“七步走”路径,加快推动电动工具、磁性材料、服装三个试点行业率先转型,高质量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家试点城市标杆。


第三是“两创融合”,即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协同建立“院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的结对合作机制,成立政校企工业设计联盟,实现政府和平台有力支撑、企业与院校良性互动、市场与产品高度契合。发挥好“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实施一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打造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体,推动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携手共进。迭代市级技术创新项目评选机制,探索“企业出题、协同攻关”的新模式,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第四是“服务融合”,即升级一体化助企服务体系。擦亮“金心助企”的服务品牌,创新开展“三全”服务行动,建立“一企一员一年”制度,实现规上企业服务“行业领域全域覆盖、服务范围全面囊括、问题解决全程闭环”。经信部门做好企业“娘家人”,经信干部当好企业“服务员”,通过进企业、看生产、谈思路、出主意、抓协调、常关注,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争取、数改指导、要素保障等“保姆式”服务,让企业生产无顾虑,发展有信心。


接下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牢牢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加速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升,打造更多具有金华特色的标志性成果。


吕锋:

高水平建设浙中科创走廊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聚力做强浙中科创走廊,要夯实重大科创平台底座、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等,请问针对推进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市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来有哪些举措?


市科技局局长吕锋: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立意深远,吹响了“建设创新金华提速攻坚”的冲锋号。


近年来,金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科技创新塑造金华发展新优势,全市科技系统大力实施浙中科创走廊“十百千万科创赋能工程,“一廊串联、六城聚力”格局初具,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得到进一步贯通。如引进和建设了包括浙大金华研究院等20多家高能级科创平台,科技创新主体总数翻倍增长,每年稳定实施市级科技项目400余项和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约120名,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进位16位,省科技创新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也都实现了“零”的突破。科技创新短板正加速补齐。


2025年,我们将落细落实“1245”工作体系:


“1”是锚定一个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目标。相关实施方案即将印发,并以此作为未来三年牵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2”是做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 


“4”是重点推进高能级平台打造、高素质人才引育、高效率成果转化和高水平产业链发展四大行动。在今年即将出台的“8+4”政策中,聚焦重点给予支持。如强化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地位,明确“由企业牵头或参与的市重大重点项目占比不低于80%”“对研发费用符合要求的企业,最高补助500万元”;健全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大科创股权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企业购买商业性科技保险的,可获保费最高80%进行补助”,每年设立10家以上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等。以此消除企业“不愿研”、银行“不敢贷”、风投“不青睐”的问题。


“5”是制定指标、技术平台、项目、改革和政策五张清单,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见成效。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金华市科技系统将以“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扛起时代使命,强力推动浙中科创走廊建设,在建设创新金华上提速攻坚,为全市高质量赶超发展大局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张群环:

围绕“1+1+2”

重点推进金华国际陆港枢纽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力建设国际陆港枢纽,在打造高能级开放强市上增创优势。请问接下来在国际陆港枢纽建设方面有何举措?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群环: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对陆港建设着墨很多、篇幅很重,充分体现了市政府对国际陆港枢纽建设的高度重视。2025年,市交通运输局将围绕“1+1+2”,重点推进金华国际陆港枢纽建设。


第一个“1”是聚焦“一个主战场”。2024年,市委、市政府重新开展工作架构调整,推进了工作机制完善,创建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国际陆港”成为金华热词。2025年国际陆港建设的核心和主题是提能升级。主战场要有主战场的气势,主力军要有主力军的担当。我们将继续聚焦“重兵”,集聚力量,在陆港的通道能级、开放能级、交通能级、政策供给能级上聚焦发力,为陆港建设添砖加瓦。


第二个“1”是建强“一个主枢纽”。2024年,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成功创建,实现“一个品牌、一个平台、一套机制”顺利运行。2025年,中欧班列运营将聚焦高质量和市场化发展,锚定“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目标,抓好两大任务,做好集结、集散、集聚、集成四篇文章,推进八大行动,把中欧班列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开行到全世界更多的城市,带给全世界更多优质产品,为国际陆港枢纽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一个“2”指的是聚焦“两大重点任务”。


一是大规模硬建设。2025年要完成综合交通投资370亿元以上。铁路上要加快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杨梅塘铁路货运中心、雅畈编组站、金义空铁枢纽等建设;高速公路上开工建设义龙庆高速,加快推进甬金高速改扩建、甬金衢上高速、建武高速等;水运上要推进金华江和钱塘江航道建设;机场方面要加快义乌机场的改扩建和加深做好金义机场的前期准备工作,以综合性、高质量的立体交通体系为陆港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二是高水平软建设。重点要持续放大义乌国贸改革红利,迭代升级第六港区、陆路启运港建设,为陆港建设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2025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勤不言苦,事不避难,以交通干部的一马当先,带动国际陆港枢纽建设万马奔腾,为全市高质量赶超发展大局贡献交通力量。


钱福安:

缩小“三大差距”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请问今年我市在该项工作上有哪些谋划和举措?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钱福安: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调研论证,出台《实施方案》。今天这项工作又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这都说明缩小“三大差距”这项工作在金华的号角已全面吹响。2025年,我们将聚焦偏远山区和农村农民,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

在“强城”方面,围绕县域承载力不强、城镇带动力较弱等问题,积极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推动城镇基础设施迭代升级,推动农村组团式发展。重点打造“两区一带”,“两区”指和美乡村先行片区和重点提升片区,“一带”指跨乡镇、跨县域的共同富裕示范带。通过“两区一带”建设,构建县城带动中心镇、中心镇带动重点村、重点村带动周边村的发展格局。我们将大力支持武义、磐安高质量发展,加快飞地经济、绿色经济等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布局,推动武义制造业和磐安农文旅产业再上新台阶。

在“兴村”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对全市2841个行政村,按整治、融合、撤并等五种类型科学划分,明确发展方向。深化人居环境“三大革命”和乡村风貌“三大行动”。“内培外引”双向发力,不断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土特产”全产业链发展,2025年力争建成10亿元以上农产品全产业链达17条。不断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让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规范共富市集、共富工坊、共富大篷车,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让更多农产品出村进城。持续关注小乡小村发展,特别是145个常住人口在200人以下的偏远行政村和201个饮用水源保护地内村庄,通过不断迭代政策,变“下山脱贫”为“下山共富”,2025年努力实现“下山共富”搬迁1500人以上。

在“融合”方面,加快水、电、气、路网和物流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七优享”工程在农村落地落实,共享城乡公共服务。以更优的人居环境和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青年人到金华创业,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共同把金华打造成最具活力的创业之城。


缩小“三大差距”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缩小“三大差距”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金华人民的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徐根生:

全力提振和扩大消费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大力提振消费。新的一年,商务部门在提振消费方面有哪些举措?


市商务局局长徐根生: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近年来,中央、省、市各级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把促消费摆在突出位置。市商务局将紧紧围绕“全力提振和扩大消费”工作要求,坚决抓住政策机遇,激发消费活力,创新消费场景,全面推动消费提能升级。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着力创优势、育热点,激活消费新引擎。一是激发品质消费。打响难忘金“消”婺必有V消费品牌,大力发展首店、首发经济,引进更多国内外知名品牌、潮牌入驻金华,全年引进首店80家以上。二是激发活力消费。推动“演赛文商旅”融合发展,全年围绕山水四项公开赛、横店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文旅活动,开展大型融合促消费活动10场以上。三是激发数字消费。深入开展“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线上促消费活动,丰富数字消费场景。深入推进打造一批电商直播基地、培养一批本地直播达人、扶持一批直播品牌企业“三个一批”建设,推动“直播+非遗”“直播+夜经济”等多种方式融合发展,打造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直播IP,全年开展直播10万场次。


着力提能级、强质效,拓展消费新场景。一是抓好核心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实现进口优质商品“一店买全球”的内外贸一体化展示展销中心。统筹推进浙中新能源汽车城市广场等44个商贸项目建设,重点跟踪服务14个重点项目,争取2025年完工12个、开业6个。争创1—2个省级智慧商圈,省级智慧商圈数量累计将达到4—5个。二是完善现代县域商业体系。以“畅流通、兴乡村、促消费”为目标,高标准推进县域商业体系试点工作,推动金东、浦江、磐安试点项目落地建设,努力争取国家现代商贸流通试点。三是提档升级城市商圈。打造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场景,推进江北商圈提档升级,打造江南“Z型”商业消费带,更好满足市民高品质生活需求。四是激活夜间消费活力。以“三江六岸”为依托,打造三江里时尚潮流滨水商业街区。持续建设西市街、唐宅、义乌悦桂坊等特色精品夜间生活消费街区。


着力惠民生、优供给,扩大政策覆盖面。一是扩大“两新”政策惠及范围。在继续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基础上,新增手机、平板等市场需求广、更新换代潜力大的3C产品,全年补贴给消费者资金达到15亿元以上。二是发放消费券“福利”。聚焦汽车、家电、餐饮等品类,在新春期间市县联动发放“欢购金华”消费券2亿元,给全市市民送上新春红包。三是营造浓厚活动氛围。我们将利用春节、元宵假期消费节点,开展“畅游畅购 年味金华”促消费系列主题活动。全年计划举办各类活动500场以上。同时,谋划开展“体育赛事进商圈”活动,发挥体育赛事综合效应,让赛事为商圈带来活力。


冯涧:

科技引领支撑文旅融合发展





随着科技发展,我们借助科技力量加快开发智慧旅游新业态、新场景、新空间,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新的一年,文旅部门如何借助科技力量赋能文旅融合发展,推动金华文旅更加出圈、出彩?


市文广旅游局局长冯涧: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近年来,我市在科技赋能文旅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横店被评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旅游示范园区,“清朗文化市场智管”系统、双龙景区“分批叫号”智能排队系统在全国推广。新的一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发挥科技在引领、支撑文旅融合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聚焦聚力“四个新”,更好联结“诗”和“远方”。


一是发展视听新经济。加快构建“一核引领、一轴拉动、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核引领”就是依托横店影视产业发展优势,引领全市大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一轴拉动”就是依托市区、义乌、兰溪的城市能级、高校资源和文化优势、商贸优势,打造大视听产业发展轴。“多点支撑”就是打造各县(市、区)大视听发展的“一县一品”“一县一特色”。“全域联动”就是联动发展视听艺术创作、视听文旅协作、视听文创制作和视听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形成“3+8”产业体系,努力建设千亿级产业集群。


二是创新数智新业态。以文化基因解码和文化基因激活两大工程为抓手,大力度招引高科技企业、高科技项目,积极探索在地传统文化的活化体验和传统业态的升级迭代。重点是围绕38个国保单位、141个省保单位,借助AR、VR、XR等手段,打破虚拟与现实的边际,推出“跟着李清照游八咏楼”等沉浸式新场景。围绕两个人类非遗、36个国家级非遗和131个省级非遗,通过云演艺、云展播,推广金华民俗文化之特、之美、之乐。


三是构建宣推新模式。积极拥抱“Z世代”群体高频使用的内容平台和社交媒体,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旅行视频日记、播客等用户生成内容新型媒介,打造开放式的宣推传播体系,推动更多“二次创作”“二次传播”。同时,充分发挥横店影视产业、开发区互联网文化娱乐产业等发展优势,在影视作品中呈现更多金华的美食美景、民风民俗,探索与知名游戏IP合作植入金华元素,推动“跟着影视去旅行”“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游戏去旅行”,营造打卡金华新风尚。


四是强化便利新服务。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加快“数字文旅大脑”的功能迭代升级,根据游客的需求和旅游偏好,提供覆盖“吃住行游娱购”全链条各环节的个性化推荐和定制化旅游服务产品。这些推荐可以是景区景点,可以是餐饮住宿,可以是购物休闲,可以是交通方式,也可以是个性化的行程设计,通过更便捷、更贴心、更优质的服务,让“他乡”变“故乡”。





来源 | 金彩云客户端

文字 | 李晓艳 吴晓

摄影 | 胡肖飞

视频 | 陆正宇

 | 傅军杰

设计统筹 | 潘慧

编辑 | 陈思

校对 | 闻人青 吴麟

一审 | 余影

二审 | 唐宇昕

终审 | 卢发扬

金华发布
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热点事件回应平台、民生信息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