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展望》| “数字普惠金融”虚拟专题

文摘   三农   2025-01-19 19:10   北京  

“数字普惠金融”虚拟专题导读

 本刊编辑部

作为数字技术驱动的新型普惠金融模式,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广、受众群体多,其以共享、便捷、低成本、低门槛等特性,与传统金融服务形成有机互补,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更多长尾群体提供金融支持,在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创业、农村繁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应用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为此,《农业展望》编辑部筛选整理本刊已编辑出版的部分“数字普惠金融”文章作为虚拟专题,供广大学者借鉴。


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

 付媛媛,钱贵霞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摘要: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在中国受到高度关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一大产物,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对中国31个省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验证数字普惠金融对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普遍偏低,且各省份间存在显著差异 ;分区域来看 ,共同富裕水平呈现 “ 东高西低 ” 的特征;从空间上看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负向的溢出效应。基于此,建议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地区间横向带动来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

 引用格式:付媛媛,钱贵霞.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J].农业展望,2023,19(3):3-11.


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




普惠金融是否促进了农民增收?——基于城镇化调节效应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影响实证研究

郭新宇,崔婉琪,崔长彬,孟蕾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摘要:促进农民稳步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重点之一,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为此提供了新的可能,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值得关注 。基于城镇化视角,利用2012——2021年全国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个年度的面板数据作为分析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调节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影响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体上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并且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也支持数字普惠金融在低等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农民群体中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 此,基于帮助共同富裕的角度考虑,应积极推进农村数字普惠 金融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完善欠发达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适合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等。


 引用格式:郭新宇,崔婉琪,崔长彬,孟蕾.普惠金融是否促进了农民增收?——基于城镇化调节效应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影响实证研究[J].农业展望,2024,20(2):3-11.


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分析

 袁世一,李干琼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摘要:当前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逐步取代传统融资方式,并成为一种更加多样化以及更具包容性和可靠性的融资方式。基于2011——2021年农业上市公司数据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面板模型,并进行稳健性检验与异质性检验,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缓解农业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农业上市公司信贷可得性作为传导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内生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具有改善作用的结果较为稳健。另外,数字金融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存在异质性,即规模越大的上市公司受到数字金融发展的影响越显著。最后,提出了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对策建议 。


 引用格式:袁世一,李干琼.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分析[J].农业展望,2023,19(3):12-21.



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创业的影响分析——基于返乡及留乡人群视角

■ 徐翊曼,孔艺臻,李江妤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摘要: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项覆盖面广、受众群体多的数字化途径,不仅为农户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推动了农户创业,而且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根据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农户的调研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创业选择行为和创业表现方面的作用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创业选择和创业表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较留乡人群,数字普惠金融对返乡人群创业的促进作用更强,更有助于提高返乡人群的创业概率和创业表现。基于此,政府应多措并举, 开发个性化金融产品,构建更完善的资源配置体系,并加强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以有效引导农户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引用格式:徐翊曼,孔艺臻,李江妤.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创业的影响分析——基于返乡及留乡人群视角[J].农业展望,2023,19(1):60-70.



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


  

《农业展望》创刊于2005年,月刊,系综合性农业科技类学术刊物,由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所研究所主办,重点报道对农业经济形势、农业科技前沿、农业生产、农业消费及农业贸易的分析和展望,既强调对农业经济领域的短期分析,也侧重于对农业政策、农业科技、产业发展、农业贸易、农产品供需和粮食安全等的长期展望。


《农业展望》CABI、EBSCO、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期刊、超星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的重点期刊,2014年入选中国农业核心期刊,2020年再次入选中国农林核心期刊(A类),设有产品预测农业经济展望、农业生产展望、农业科技展望、农业贸易展望、农业消费展望等主要栏目


《农业展望》是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农业企业、金融单位、期货市场、进出口商等开展经济分析、市场预测、投资判断、生产决策的可靠参考资料,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80-283本刊为月刊,定价30/册,全年360/套。


《农业展望》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1-5343/S,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673-3908广告许可:京海工商广登字20170093号。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农业展望》编辑部

电话:010-82109913

E-mailnyzw@caas.cn



扫码关注




期刊购买


农业展望资讯
编辑部对外发布行业资讯、论文摘编、征稿征订公告、专题发布、品牌推介等信息,搭建与作者、读者、业界等的交流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