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认为,银行业负债端利率调整可能要一年到一年半左右见效,所以2025年银行业净息差仍有压力
近三周以来,同业存单利率连续下行。12月以来,1年期AAA同业存单利率下行超20个基点。在非银同业存款纳入自律管理、叫停手工补息等政策引导下,银行负债端成本不断下降,但净息差仍承压。穆迪认为,银行业净息差收窄可能会持续到2025年下半年,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需关注。
净息差还未见底
11月29日,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了《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议》,要求将非银同业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新规促使同业存款利率走下“高地”,机构在同业存款利率压降时可能加大存单配置,从而带动存单利率下行。
但穆迪评级金融机构部副总裁诸蜀宁表示,边际上可能有几千亿流动,总量影响不大。“银行同业存单市场存量大概在18万亿。银行存款规模约300万亿,对公存款占到一半左右,其中非银同业存款实际规模在30万亿左右。30万亿的非银同业存款都去挤18万亿的同业存单,是不可能的。”
他表示,相较非银存款自律管理,对银行负债端规模和成本影响更大的是停止手工补息。11月29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再次强调存款利率不得违规手工补息。一系列政策剑指银行高息揽存,压降银行负债端成本。
诸蜀宁认为,2025年银行业息差仍会收窄,但收窄幅度会放缓。主要是有很多相应政策来对冲资产端收益率下降的影响。“9月24日后,央行公布一揽子货币政策,银行资产端利率调整速度和负债端利率调整速度不同。资产端利率调整快得多,比如按揭利率一两个月之内就全调降了。但是负债端利率调整较慢,存款到期的节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