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改梯田 薄地变良田
——于寺镇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见闻
本报记者 常延春
初冬的清晨,走进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扎兰村,层层梯田宛若丝带伸向远方,处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
谁能想到,几年前扎兰村近8000亩的坡耕地是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
“山地路难走,种点粮食要牲口驮,天气旱时连籽种都收不回来。”守着这块地过了半辈子的村民初桂民曾经很无奈。
扎兰村有 7 个自然屯、11 个村民组、1796 口人,自然条件差、农民收入低,基础设施、集体经济薄弱。之前受制于自然条件,村民过着早出晚归的日子,但家里收入丝毫没有起色。
在于寺镇,像扎兰村这样的村还有很多,分布在梁峁和山坡上的土地,不保墒、不耐旱,遇到汛期,林田和耕作道路损毁严重,水土流失问题成为群众脱贫路上的“绊脚石”。
必须走出困境。近年来,在市、县的帮助支持下,经过治理,于寺镇粮食产量翻了几番,百姓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老式梯田已经跟不上发展形势,亟待提档升级。
为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自 2019 年开始,于寺镇实施小流域治理和坡耕地治理工程 1.2 万亩,年减少土壤流失 3 万吨,保水量 10 万立方米以上。治理区域内的粮食产量每亩能增加几百斤以上,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为群众打开了致富门。以前地势陡、路不通的扎兰村彻底变了模样,山洼地修得平整,沙化路直通山顶。
“机械耕种省力省时,主要地里肯‘长’粮食。”初桂民告诉记者,坡耕地生产的每个玉米棒子平均重量在五六两之间,一亩地是4000多株,亩产至少能达到1500 斤,比过去能增产 500 多斤,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如何把好事办实,确保民生工程建设不走样,不“缩水”?“镇里把水保项目实施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统筹谋划,项目建成后积极发动群众发展后续产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于寺镇相关负责人解答道。
于寺镇对坡耕地项目集中连片规划、林地中间无法耕种的撂荒地应改尽改,配套沙化生产道路及新修田间道路,方便群众耕作。同时,在农村公路、村庄附近,对沟头水毁严重、农户排水不畅等隐患问题突出区域进行重点治理,有效解决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难点问题。
治穷亦致富。一个个水土保持项目造就了绿水青山,也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渠道,让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过去的脱贫攻坚主战场,如今是乡村振兴主阵地。近年来,于寺镇将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产业提升、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大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涵养生态,管住地下水,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责 编:何雨默
审 核: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