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玛图河(王府镇至八家子镇段)
河道治理工程加快推进
河道变美 百姓安心
本报记者常延春/文 本报记者 刘琦/图
连日来,在伊吗图河(王府镇至八家子镇段)河道治理工程红帽子镇红帽子村段,施工方利用当前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上足劳力和机械,抢抓施工黄金季节,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工程早日建成。
伊吗图河发源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八家子镇乌兰木图山南麓,最终汇入细河。境内流长74.6公里,涉及沿途红帽子、大五家子、王府、佛寺等9个乡镇,流域内低山丘陵占80%以上,风沙干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前期整治,目前,王府镇王府村以下河道运行效果良好。而王府镇至八家子镇段的河道为季节性河流,平时无水,受暴雨洪水影响较大,洪水过境后,河槽冲刷变化较为明显,存在河弯多、岸坎陡等问题。两岸耕地常随着洪水过境而发生变化,对当地百姓造成极大困扰。
今年,根据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委、县政府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实施了伊吗图河(王府镇至八家子镇段)河道治理工程项目,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为保障防洪安全、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万亩良田安全夯实基础。
据了解,伊吗图河(王府镇至八家子镇段)河道治理工程总投资7400余万元,以控制河势为主,采取墙式护岸措施,涉及沿岸11个村屯、2.89万人、4.32万亩耕地,综合治理河长37公里,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今年3月15日该工程开工建设,目前总进度达到60%以上,年底前全部完工。
在项目建设现场,东红帽子村段护岸的护坡网特别醒目。据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金水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吴迪介绍,这是固滨笼护岸,是一种生态型的护坡结构,采用在网箱内部填装石块后,块石之间也依然有一定的缝隙,正好为水体的自由流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固滨笼护坡网的表面撒播一些植物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后植物生长出来,既美化了环境,又净化了河水。
为有效提升河道生态环境和行洪安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我市建立市县乡村联动协调机制,健全日常监督体系,督促问题快报快决。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统筹推进项目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倒排工期,抢抓施工进度,确保项目完工后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地表植被、减少泥沙入河,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
本报记者 包颖 摄
责 编:何雨默
审 核: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