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布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受到广泛关注。具体怎么补?商务部16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根据方案,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等3类数码产品的补贴标准为:对于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产品,按照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介绍,全国各地将从1月20日开始陆续实施购新补贴,具体实施时间以当地通知为准。
“实施购新补贴,不以‘交旧’为前提。”李佳路说,这项政策有利于降低购置成本、提高百姓生活品质,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也有利于激发产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全国商务系统在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中,将做好三方面工作:
坚持便民利民——充分考虑广大群众购物习惯,坚持线下线上协同,鼓励支付环节立减,尽量丰富支付方式,最大限度保障广大群众的消费权益;鼓励手机生产、流通企业开展实打实的优惠让利活动,支持移动运营商推出消费让利、信用购机等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同时在各环节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消费者在购买手机等产品时,不论是通过线上平台还是线下实体店,都可以享受支付立减,第一时间享受到补贴的实惠。”李佳路说。
体现公平公正——指导各地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不得人为设置不合理门槛,一视同仁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经营主体参与补贴政策,一视同仁支持符合统一补贴品类和标准的产品参与补贴政策。
谈及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李佳路说,针对企业反映的回款周期长、垫资压力大等问题,指导各地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简化资金审核,鼓励采取提前预拨资金、滚动兑付资金等方式,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减轻企业垫资压力。
保障资金安全——强化央地协同,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利用技术手段对补贴申领、交易支付、资金核销等环节信息进行交叉核验和比对印证,确保购买人身份信息真实性与交易信息真实性。做好大数据分析,对虚假交易、一机多卖、大量囤货等加强监测预测预警,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严格防范风险。
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格和质量是关注的重点。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副局长张正明说,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商品价格监管力度和质量监督抽查力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将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纳入补贴支持范围,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一台手机包含上千个元器件和零部件,手机因购新补贴带来的销量增长,也为上游供应链创造新的增量,将带动相关领域业务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说,实施购新补贴也有助于我国消费电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瞄准用户体验持续优化产品,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眼下,春节临近,各地商务部门及相关企业已经积极行动起来。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卢慧玲说,北京市将紧抓春节等消费契机,围绕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加快组织推进实施。在补贴范围方面,不限品牌、不限型号。叠加经营主体的优惠让利和金融机构支持,开展好系列活动。
发布会外,记者采访了京东零售3C数码事业群服务产品业务部负责人罗虎翼。他表示,京东已经做好承接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国补优惠的落地准备工作,将为消费者提供上门签收、激活、比对等一站式服务。待各省市相关品类的国补开启,京东将第一时间上线服务窗口。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认为,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产品纳入补贴支持品类,购新补贴操作更简单、覆盖人群更广,既顺应了老百姓的期待,让消费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有助于打造消费新增长点,激发上游产业生产活力。
来源:新华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