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蛇年新春,纵贯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充满春节气息,处处洋溢着人间烟火的融融喜乐。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承载着千年历史底蕴与城市规划智慧的文化瑰宝,自此在世界遗产的舞台上熠熠生辉。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将中华传统佳节的魅力带向世界。
2025年新春,春节与北京中轴线以全新的“世界遗产”身份首次携手,开启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文化交融之旅。“春节起源于上古岁首祈年祭祀,历经演变,成为集祭祀、祈福、团圆、欢庆于一体的盛大节日,凝聚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俗传统。”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副馆长潘伟介绍说:“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历经元、明、清及近现代逾7个世纪城市历史演进而延续至今,串联起众多历史建筑与文化地标,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两者相遇,恰似一场跨越时空的盛大对话。数千年来,春节的声声祈福萦绕在历史长河中;数百载间,中轴线静静守望着城市变迁。当传统佳节的喜庆撞上古老中轴线的庄重,烟火气与历史底蕴相互交织,共同勾勒出一幅交相辉映的民俗画卷,奏响传承千年、余韵悠长的新春乐章。
记者沿着北京中轴线探寻年味,一路感受着新春的热闹氛围,来到了气势恢宏的正阳门。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金锡彬介绍说:“春节期间的正阳门,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过去,正阳门承载着迎祥纳福的仪式功能,如今,它依然是春节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我们在保护修缮时,特意保留了传统春节装饰元素的位置,让红灯笼、春联等能原汁原味地呈现。”现在,正阳门作为中轴线上的文化地标,每年春节吸引大量游客,它不仅是历史建筑,更是百姓感受年味、传承习俗的精神寄托,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
当夜幕悄然降临,华灯初上,中轴线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换上了另一番如梦似幻的盛装。夜晚,记者沿着中轴线继续前行,来到长安街,看到道路两旁树挂LED藤球灯、礼花灯,将道路装点得格外温馨。2.4米高的大型“中国结”灯饰高悬在灯杆上,喜庆又气派。永定门公园到鼓楼外大街一片灯火辉煌,仿若一条金色的光带。前门大街北口,“福气盈门”景观小品十分吸睛,绣球、六角镂空灯笼架、“福”字等传统元素齐聚,在灯光的映照下,透着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前门商圈内,悬垂光影、树木光影交织,游客们穿梭其中,打卡拍照,欢声笑语不断,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街边摊位琳琅满目,剪纸艺人指尖灵动,彩纸在剪刀下化作饱含祝福的精美图案。写春联的老者挥毫泼墨,笔锋游走间,将对新年的祈愿凝于红纸上。人群里满是欢声笑语,摊位前的交谈声、孩童的嬉笑打闹声交织在一起。不远处,糖画师傅的勺子碰撞糖锅,发出清脆声响,引得孩子们好奇张望。空气中弥漫着炒瓜子的焦香,这熟悉的香味,撩拨着人们的心弦,让人满心期待着阖家围坐、嗑着瓜子谈天说地的温馨时刻。糖葫芦晶莹剔透,裹着的糖衣在阳光下闪烁,咬上一口,酸甜滋味瞬间在舌尖散开,满是年的味道。
景山公园作为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见证了朝代更迭、岁月变迁,是古都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踏入年味正浓的景山公园,入园后映入记者眼帘的是1500盏灯笼、200余个中国结与80面春节道旗交相辉映。沿着步道前行,南门处,山石盆景与传统建筑屋檐图绘相得益彰,古韵悠然;东门高大的红色“春”字立体造型十分吸睛,满是新春的蓬勃朝气;西门结合传统建筑与百福图的“金蛇送福”设计,精巧又饱含祝福。走进观德殿,“金蛇狂舞·彩绘吉祥—2025景山公园贺新春艺术展”正在展出,50余幅藏文化艺术佳作排列有序,笔触细腻、色彩斑斓。移步至东西大墙橱窗,“非遗里的中国春节主题摄影展”以影像定格非遗瞬间,让游客大饱眼福。在西区科普园,景山万春嘉年华非遗民俗市集和美食市集热闹非凡,游客们精心挑选文创产品,时不时传来阵阵欢笑,还有人正品尝着特色美食,赞不绝口。游客李女士兴奋地对记者说:“以前过年就家里人聚聚,今年来景山公园,看到这么多有意思的展览和活动,感觉年味一下子就浓起来了,带着孩子来也能让他多了解传统文化,太值了!” 温室内,近40种春节时令花卉争奇斗艳,科普小屋内的特色花卉展也满是巧思,为公园增添了不少生机与雅致。据悉,初一至初六,这里还将轮番上演变脸、越剧、皮影戏。
随着新春的第一缕阳光洒下,大年初一的北京城满是热闹与喜庆。记者来到钟鼓楼,直击“击鼓鸣钟廿四声·春节”活动现场。身着礼服的“漏刻博士”发出信号,“司晨”庄严肃穆的唱时,瞬间将现场观众带入古韵氛围。唱时结束,鼓手们在鼓楼敲响象征一年与四季的5面大鼓。振奋鼓点声声,好似历史的回响,在乙巳新春之际再次奏响。时光流转,人们如同千百年前的古人一般,在同一片天空下感受岁月更替。来自北京中轴线遗产点位的嘉宾代表接力敲响数字大钟投影装置,108声钟声响彻钟楼,代表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叠加,寓意日征月迈、万物兴荣,一年轮回、天长地久,向全国人民送新春祝福,也将气氛推向高潮。北京市文物局办公室陶贤海介绍说:“北京钟鼓楼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北端起点,始建于元代,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暮鼓晨钟’敲出了北京的‘标准时间’。在春节这一传统佳节,钟鼓楼的击鼓鸣钟仪式更是别具意义。鼓声隆隆,寓意着破除旧岁的沉疴,开启新一年的奋进;钟声悠悠,象征着岁月的更迭与新生的降临,饱含着人们对来年风调雨顺、阖家幸福的美好祈愿。”它们交织奏响,让古老的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活力,将历史记忆与新春祈愿一同传递,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春节与北京中轴线这两大“世界遗产”在蛇年新春的邂逅,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种传承与创新,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以鲜活的姿态走进大众生活,营造出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不仅让我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时深深陶醉,更吸引着全球目光,有力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风采。
【责任编辑:常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