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腊月二十八
民谚称:
“二十八,把面发。”
今天起,人们要准备过年吃的面食啦!
为什么要发面呢?
这一天又有什么习俗?
跟着小m的脚步
一起去发现腊月二十八的秘密吧!
北方: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北方就开始“扫房”,但腊月二十八也会进行一些收尾和细节清理工作,为迎接新年做最后的准备。
南方:广东地区有“年二十八,洗邋遢”的说法,会全家出动,把家里从头到尾打扫一遍,包括清理灰尘、杂物,擦拭家具、门窗等。深圳原住民在“洗邋遢”时喜欢用龙眼叶、九里香等做成的扫帚,认为可以“驱邪”,还会打烂瓦药煲寓意病痛霉运一去不返,新买碗碟筷子寓意家道兴旺。
年糕谐音“年高”,有年年升高、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寓意,象征着新的一年步步高升、事业有成,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也承载着对丰收和富足生活的追求。
而北方地区腊月二十八一般没有打年糕的习俗,而是发面准备蒸馒头、枣花馍等作为主食。南方在腊月二十八打年糕,主要是为了在除夕祭祖时请祖先品尝,祈求祖先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产丰收,当然也是春节期间的美食。
蒸出的馍在春节期间可用于供奉神灵和祖先,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祖先的缅怀,祈求新的一年得到庇佑,风调雨顺、家庭平安。馍在过去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主食,腊月二十八蒸馍,往往会蒸很多,象征着家里粮食充足,生活富足,新的一年不会挨饿受穷,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蒸馍过程中,全家老小一起参与,分工协作,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节日氛围。并且“蒸”与“争”谐音,因此春节期间 忌蒸、炒、炸等炊事。所以要在年前蒸够全家吃上一周左右的馒头、面食,叫隔年吃。
“二十八,把面发”。根据民间习俗,到了腊 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 都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腊月二十六、二十七准备了过年要吃的肉类, 到了二十八这天,就该准备面食了。在过去,社 会发展水平较低,没有如今较为方便的发酵粉, 普通的面提前做好容易怀,只有发面不易坏。
同时,“八”与“发”谐音,寓意发财。人们 希望把面发好了,来年可以财源滚滚、财运亨 通、招财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