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囊肿、卵巢囊肿、盆腔积液…揭秘6个「吓人」的妇科问题

教育   2024-09-07 13:01   北京  
点击上方 ▲ 关注「DrG科学育儿」

来源: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
(ID:D-HealthExpress)

每到一年体检季,报告引得佳人泣。
高高低低为何意,满纸异常可是疾?

不少朋友,平时觉得身体还凑合,但体检之前特紧张!尤其是有了娃以后,还特怕死,一想到体检报告就心慌……
 
光紧张就够呛了,报告上的不少妇科名词还贼吓人。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体检报告妇科部分的常见“误会”,让大家宽宽心!
1.宫颈囊肿
2.宫颈糜烂
3.HPV感染
4.盆腔积液
5.CA125轻微升高
6.卵巢囊肿

宫颈囊肿是“肿”么了?

经过了N年的辟谣,大家应该都知道“宫颈糜烂”不是病了吧?(叨叨的用户,我不允许你们还不知道!)

然而,这会儿就轮到“宫颈囊肿”登场了。
 
很多朋友体检,做了妇科检查或超声后,报告都会提示有宫颈囊肿,你是不是也满脑子疑问:
囊肿是不是炎症?
囊肿难道是肿瘤?
该怎么治疗?

答案:不是、不是、不用治疗。
 
宫颈囊肿叫“纳氏腺囊肿”,小名“纳囊”,它只是宫颈腺体开口堵塞形成的现象,没啥特别影响,因此不用治疗。
 
宫颈糜烂,哪儿烂了?

虽然经过了N年的辟谣,但关于宫颈糜烂这个概念,总有朋友想问:“到底是哪儿糜烂了?”

那我们最后再提一嘴吧:宫颈糜烂只是宫颈受到激素作用的一种生理状态,学名叫做“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简单来说,哪儿也没烂!

HPV感染≠宫颈癌

有个患者告诉我,她看到报告上赫然一行字:“HPV高危型阳性,建议妇科就诊。”眼泪立马流下,以为自己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

打住!HPV感染没那么可怕。请牢记:感染这个病毒,并不代表已经“得癌”,或踩在了“得癌”的路上。
 
医生尚且需要根据:您以前的检查结果+细胞学筛查的结果(即TCT或LCT),才能评估您的宫颈疾病风险,再决定进行“随访”或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
 
哪怕要进一步做检查,当下也不必慌张。

盆腔积液≠盆腔炎

在线上问诊中,这个问题我已回复到手软了。


人体盆腹腔本来就有一些生理性的液体,负责润滑作用,不然我们的肠道蠕动起来岂不是摩擦力很大?(此处不能细想,画面感吓人…)
 
此外,女性排卵后也会有一些卵泡液排出,所以少量的液体并不代表咱就得盆腔炎了。
 
绝大多数的盆腔游离液都没有啥特别意义,大家请不要给它加戏。
 
除非有下腹痛,查体存在宫颈举痛、子宫附件区压痛,咱再考虑治病的事儿!

CA125轻微升高≠得癌

确实,卵巢癌患者中半数以上会有CA125(肿瘤抗原125)升高,但它的特异性并不好,也就是说它“指哪儿、打哪儿”的能力很有限。
 
因为,CA125不仅会随月经周期而波动,而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盆腔炎,也可能会引起它的升高。

对于有升高的女性,需要结合:
  • 年龄
  • 升高程度
  • 其他疾病情况
才能综合判断。
 
有些专家认为,尤其对于绝经前的女性而言,CA125小于200U/ml,恶性疾病的可能性都是非常小的。另外,在后续监测其变化的过程中,建议您选择月经周期的同一时间来复查(如月经干净后2-3天),减少和月经相关的影响因素。

卵巢囊肿≠动手术

每年都有不少女性,在体检报告里发现了从未曾有过的“卵巢囊肿”。这种“去年都没有,今年忽然冒出来”的陌生信息,极易引起焦虑。
 
但是呢,在体检发现的单纯囊肿中,有不少只是“生理性的肿物”。所谓的“生理性”,就是说囊肿会随着时间此消彼长,比如“黄体囊肿”,一般都能自行消退。
 
所以,对于首次发现的、没有特殊提示的单纯囊肿,咱们建议:
  • 可于3个月后复查;
  • 复查时间建议在月经干净2-3天

因为这个时候,卵巢刚刚开始从新的周期中苏醒过来,还没开始生成生理性囊肿,正是观察的好时机。
 
即便是持续存在的囊肿,也不必惊慌。医生也会根据它可能的性质、大小、变化情况来决定治疗计划,没说一定要动手术

 
怎么样,心情轻松了一些吧?如果这6个名词真的出现在体检报告上,你还会不会被吓出一身冷汗?
 
我经常总结自己的中年人生就是:特别健康不容易,得点大病也挺难……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吃嘛嘛香~


「DrG科学育儿」合作授权转载:卓正诊所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ID:D-HealthExpress),值得信赖的循证科普和线上问诊平台。


2023

星标+点赞 我们不失联

DrG科学育儿
给你需要的育儿干货!每周一条原创亲子视频,成为更好的妈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