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收听 主播 炎夏 朗读音频
来源 | 小十点(ID:sdikid)
最近,朋友每天都为儿子的事烦恼。
倒不是因为沉迷手机游戏,而是儿子一天到晚就喜欢“妈妈”喊个不停,时刻黏在她身边。
朋友说,以前孩子小,虽然黏人但也没觉得有啥问题。
可孩子已经就读五年级了,还是出门总要牢牢牵着妈妈的手,什么事都要妈妈回应,衣食住行的琐碎小事都要妈妈盯着。
真怕孩子以后变成“妈宝”,没法独立起来。
朋友的担心不无道理。
虽说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和妈妈亲再正常不过,此时的父母确实应当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也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逐渐完成亲子之间的“分离”。
孩子还小,要给足他安全感
邻居家有个小男孩,个头小小,一问已经上二年级。
可经常看他黏着妈妈,进电梯都要紧紧拽住妈妈的手,生怕被人群冲散他们母子俩。
听他妈妈说,儿子出生前几年都放在老家,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
她和老公只能在周末和节假日回去陪陪孩子。
儿子读到幼儿园大班才接到身边,可没想到胆子这么小。
除了妈妈,谁跟他说话他都不答应。
晚上也不愿意自己睡小床,非要和妈妈挤大床。
有时爸爸想过来搭把手,陪儿子玩,儿子都要求妈妈也要在场。
每天去上学,儿子更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还不停提醒她:
“妈妈,放学你要第一个来接我,一定要第一个。”
看儿子离开她几乎“不行”的样子,她特别懊悔,要是当初咬咬牙自己带孩子,现在也不至于这样。
说到“陪孩子”这件事,不少父母有误区。
以为孩子黏人,容易紧张,是天生性格软弱怯懦。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孩子小时候出现这种问题,更多是和父母的共生关系没发展好。
以致于他对父母(尤其是妈妈)的分离感到恐惧,一看不到父母就没有安全感。
3岁以前,孩子和父母是一体的。
如果他哭了有人安慰,饿了有人喂东西吃,困了有人哄他睡觉……
他的需求及时得到满足,自然能发展出健康的“共生关系”。
等他慢慢长大,开始有客体意识,会更轻松接受“我是我,父母是父母”这种新认知。
要是他难受、饥饿、恐惧时没有父母第一时间赶过来回应他、满足他。
在他的头脑里,很容易形成灾难化的印象和概念。
为了避免再次面临这种负面情绪,一旦父母归位,或者妈妈更敏感地觉察到问题,他就死命黏住,一刻也不愿放这种安全感离开。
父母的陪伴,妈妈的气味,对年幼的孩子而言,是最能让他心安的存在。
过早缺失这一切,又不及时处理、修复,等孩子一上高年级或青春期,“黏人”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孩子大了,别忘了给他“心理断乳”
有父母问了:
3岁小孩有分离焦虑能理解,但大孩子还整天像跟屁虫似的黏妈妈,太不像话了。
探讨孩子问题的背后原因之前,先来看个求助故事。
有位爸爸写信给教育专家陈默说:
儿子14岁,个子有近1.7米,可行为实在让人看不惯。
以前幼儿园小学都住校,早就学会独立生活;可自从初中跟父母一起住,就成巨婴了。
每天起床,牙膏必须妈妈提前挤好,不然就不刷牙,妈妈只能无奈代劳。
到了晚上睡前,儿子都要妈妈给他挠痒痒,不挠就不肯入睡。
为此,爸爸还跟家人大吵一顿,反对这么惯着儿子。
是儿子“退化”了吗?
陈默直言道:因为孩子有分离焦虑,小时候父母没处理好,长大后,会用各种“儿童行为”来试探父母的爱。
不少青春期小孩,表面看上去乖巧懂事,特别顺从父母尤其是妈妈的话。
他们通过过分的依赖和亲昵,来填充自己的不安全感。
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完成早年“共生关系”的自然分化,因此被迫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验证“我值得被爱”的结论。
哪怕他最后成功实现“心理断乳”,也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代价。
想起身边一位男性朋友,从小循规蹈矩,什么事都听父母的,大到选专业,小到明天穿什么衣服。
父母不同意的,他就理解为是自己的意思,尽力配合父母的要求,扮演好“乖儿子”的角色。
开口闭口都是“我妈说了……”,把父母的话奉为圣旨,从不敢忤逆。
结果大学毕业出社会,他才发现到:活了22年,根本没为自己好好活过。
他不得不花多10年的时间,在职场和谈恋爱两件事上摔得鼻青脸肿,才一点点把消失的自己捡回来。
教育专家说过:一段好的亲子关系,理应走向分离。
如果到了该独立的年纪,孩子依赖心过分强烈,青春期还很黏妈妈,父母要意识到:
是不是和孩子的“共生关系”没处理好,妈妈承担太多养育责任,这才导致孩子的心理混乱、未分化、彼此不分。
一旦孩子“独”不了,自然很难“立”得住。
过分享受被父母照顾、保护着的状态,大概率无法成长为合格的大人。
孩子最需要的成长养分
是先爱,再分离
心理专家武志红说:
幼年时代,父母无条件的爱就像是在打造一个安全岛,心中有了安全岛,孩子才会信心十足地探索世界,和人交往。
他们深信,如果受伤了,受挫了,可以随时回到这个安全岛上来。
孩子前几年,父母需要花时间和心思照顾、关怀他,让他在共生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价值感。
等到一定年龄,孩子开始有自我意识,需要完成共生分离时,父母特别是爸爸,要主动参与和指引。
在这里,分享3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给各位家有“黏人娃”的父母们参考:
1、积极陪伴孩子,接纳孩子的不安、焦虑。
不管孩子处在什么阶段,他的情绪、感受正暴露他内在的需求。
尤其当孩子习惯生活中有父母的存在,对父母说什么干什么高度敏感,会在父母离开时害怕丢下他一个人。
父母要做的就是积极陪伴他,接纳他,用实际行动回应他:别怕,爸爸妈妈都在。
孩子情感需求高,尽可能多满足他,没有哪个年纪小的孩子会嫌父母爱太多。
越是孩子缠着自己,感到焦虑不安时,父母越要专注他、看见他。
注意,尽可能全家人共同参与其中,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妈妈。
只有家里的大人充分理解和包容孩子的负面情绪,多抱抱他,和他有身体的亲密接触,孩子才能安心、放心,继续探索独立自主的自我世界。
2、实行“渐进式分离”。
孩子的成长,需要循序渐进,不要觉得“分离”的时间到了,就硬生生把孩子往外推。
特别是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感的孩子,父母更需要慢慢来,让孩子逐渐适应父母的退场。
比如刚开始,提前跟孩子说“爸爸妈妈要离开一下下,什么时候就回来”。
得到孩子的同意后可以离开,但要在约定好的时间回来,让孩子清楚父母是可信的。
慢慢地,逐渐延长离开的时间和次数,不断强化孩子内心的积极预期,用渐进的方式实现与孩子的分离。
3、放手鼓励孩子学习独立。
想更好达到和孩子健康分离的效果,父母要主动、敢于让孩子尝试独立完成某件事的过程。
可以的话,爸爸多参与其中,主动带孩子干家务活,收拾自己的房间,拿垃圾到外面扔……
相比起妈妈的亲力亲为,爸爸的教育方式,反倒容易给孩子不一样的体验,让他有更多机会去亲自尝试,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当孩子靠自己的双手收获成就感,深信自己离开父母一样能行,才能顺利地成长又成年。
有父母的支持、鼓励,也有对自己的信心,他必能靠自己的智慧和韧劲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都说养育孩子,犹如升级打怪。
孩子每个阶段,都有专属的课程,等待父母去研读、作答。
尽管孩子的成长,没有既定公式,也没有一定能拿满分的解题方法。
但只要我们沉下心去爱他,陪伴他,理解他,便能在相处中不断探寻最优解。
哪怕有些成长的课题对孩子来说,是革新涅槃的疼痛之旅。
但请相信,他终究能在爱中蜕变、跃进,成为对自己负责任的人,自信满满过好自己的人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