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破五节”
传统习俗中的迎新与敬畏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中国传统春节中一个颇富韵味的重要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民间诸多独特的习俗与禁忌交织,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与对生活的敬畏之心。不同地区的“破五节”有着各自特色,甘肃省民勤县在这方面就有不少独特风俗。
春节,从除夕开始,便进入了一个充满仪式感与禁忌的时段。除夕的团圆守岁,是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与对新一年的展望;而初一到初四,又有着诸多的讲究,比如忌动针线,说是动了针线会招来口舌是非;忌讨债催债,意味着节日期间要以和为贵,避免不愉快之事。这些禁忌,在一定程度上营造出节日的庄重与祥和氛围,这在民勤县亦是如此。
然而,到了初五,“破五”来临,那些之前的禁忌逐渐被打破。人们开始恢复正常的生活节奏,这也象征着从节日的喜庆氛围中,稳步走向日常的生产生活。“破五”的“破”,并非是肆意妄为地破坏,而是一种突破与解脱,是告别节日期间的特殊规范,重新拥抱常规生活的仪式。
在民勤县,“赶五路财神”的习俗有着独特的韵味。天还未亮,一家人便会早早起身,打扫房屋,清扫庭院,以清爽、洁净的环境迎接财神降临。随后,人们会在家中显眼位置供奉财神画像,燃放鞭炮,摆上供品,虔诚祈祷。同时,一家人还会穿上新衣,在村子里、街道上随意走动,寓意着走出去,把财气迎回家。五路财神,分别是东西南北中五方的财神,寓意着财富源源不断地从各个方向汇聚而来。这种对财富的祈愿,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新的一年里,家境殷实,事业顺遂,这与民勤人民勤劳质朴、对生活充满奋斗热情的特质相契合。
“破五”吃饺子在民勤县也有特别的讲究。饺子的形状酷似古代的元宝,吃饺子有招财进宝之意。民勤人包饺子时,特别注重馅料的搭配和制作。除了常见的韭菜象征着长长久久,白菜寓意着百财聚来外,有的家庭还会包上红枣、核桃等,寓意着生活和和美美、事事皆如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着饺子、聊着过往一年的趣事和对新一年的期望,在热气腾腾的氛围中,享受亲情的温暖,也期待着新的一年财源广进。
除了习俗,这一天也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传统规则。在民勤,依旧要避免争吵与骂人。春节期间,人们追求的是和睦、欢乐的氛围,即使在“破五”,这种氛围的维护更是被重视。民勤人热情好客、团结友善,他们相信,言语的温和、友善能带来好运,而争吵与恶语伤人则会破坏好运气,给新一年带来不顺。
此外,民勤县的商家在“破五”这一天也有特殊的活动。许多商铺会在这一天重新开门营业,门前会张贴新的春联或吉祥横幅,以全新的气象迎接新一年的生意。商家还会提前准备一些小礼品,在店铺开业时送给顾客,寓意着与大家共同分享新年的喜悦,祈愿在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顾客盈门。
正月初五“破五节”,既是对春节期间特殊文化禁忌的一种突破,也是人们迈向新一年生活的起点。它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待,人们通过传统的习俗,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感受到了民勤人民在岁末年初对生活的热爱与敬畏。
1.民勤圈子内容文章旨在宣传民勤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