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过年:那些藏在味蕾里的温暖童年记忆
在这繁华喧嚣的都市中,我时常会思念起那遥远的家乡——甘肃省民勤县。每当新春佳节来临,那熟悉的年味,便如同一首悠扬的老歌,在我的心底轻轻奏响。而在我关于家乡过年的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的,便是那些藏在味蕾里的温暖童年时光。
家乡的年,是从腊月开始的。当凛冽的寒风在空旷的黄沙地上肆虐,家乡的人们便开始了忙碌的春节准备。母亲会早早地去集市,挑选新鲜的食材,为即将到来的佳节筹备美味佳肴。而我最期待的,便是母亲做的那盘筋道可口的手工碱面。
手工碱面,是家乡过年时的特色美食。母亲制作时极为用心,她先将精选的优质面粉倒入盆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然后慢慢地揉成面团。这碱水可是有讲究的,浓度需恰到好处,才能让面条带上独特的碱香和筋道的口感。揉好的面团需要放置一段时间,让它“醒”过来,就像给面团注入一股神奇的魔力,让它变得更加柔软又有劲道。醒好的面团被母亲擀成薄厚均匀的面片,再用刀切成细丝,然后拿起一根,双手巧妙地一甩,那些细丝便在空中飞舞,宛如灵动的银蛇,落入手中的案板上,整齐有序。最后,母亲用湿纱布盖好,等待煮面的时刻。
除夕夜,当一家人团聚在温暖的屋子里,吃着团圆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母亲便会在这时下厨煮面。当大锅里的水欢快地翻滚着,母亲将手工碱面轻轻下入锅中。那面条在水中舞动着身姿,随着水波上下翻腾,不一会儿便煮熟了。母亲用长长的筷子将面条捞起,放入碗中,再浇上那精心熬制的热汤。这汤里,有香气扑鼻的臊子,有鲜嫩的蔬菜,各种食材的香味相互交融,让人垂涎欲滴。
我总会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那筋道的面条,送入口中。轻轻一咬,面条那独特的弹性便在齿间弹动,碱香在口中弥漫开来。再细细品味汤的鲜美,臊子和蔬菜的滋味在口中交融,仿佛是家乡的年味在舌尖上跳跃。每一口面条,都带着儿时的欢乐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让我在寒冷的冬夜感受到无比的温暖。
除了手工碱面,家乡过年的蒸馍也是别具风味。母亲会将面粉发酵后,揉成面团,然后分成一个个小块。在她的巧手下,这些面团变成了各种形状,有圆圆的,寓意着团圆;有可爱的小兔子形状,象征着新的一年活蹦活跳;还有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如意馍。这些蒸馍被整齐地摆放在蒸笼里,当热气腾腾的蒸汽弥漫开来时,蒸馍的香气也扑鼻而来。咬上一口,那松软香甜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除夕夜,当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碱面,还有各种各样的馍馍、油果子,一边品尝着其他丰盛的美食,心中满是温馨与喜悦。
春节期间,拜年也是家乡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一家人都穿上新衣,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去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会给晚辈们分发现金和糖果。那些五颜六色的糖果,甜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如同我童年美好的时光。而我也总是在这个时候,缠着长辈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感受着那份浓浓的亲情。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在家乡过年的次数越来越少。但那些藏在味蕾里的温暖童年记忆,却永远刻在了我的心中。每一道美食,每一个欢乐的瞬间,都成为了我漂泊在外的精神支柱。
如今,我在繁华的都市里努力奋斗。每当春节来临,我总会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家乡美食的味道。那手工碱面的筋道、蒸馍的香甜,依然能让我的心回到那个温暖的小村庄,回到那充满欢笑和泪水的童年时光。
家乡过年的美食,是我童年最珍贵的回忆。它们不仅给我带来了味蕾上的享受,更让我在漂泊的岁月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无论我身在何处,家乡过年的味道,都将永远伴随着我,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
1.民勤圈子内容文章旨在宣传民勤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