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2024 | 南昌地铁奋进答卷(改革篇)

政务   2025-01-15 08:02   江西  

这一年

我们深入推进“一优化 两转型”战略

坚定不移深化企业改革

全面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以实干书写变革求新的“发展答卷”

💯💯💯


01

“一优化 两转型”
按期完成率100%

集团以“推进管理优化,实施市场化、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压紧压实责任,通过定期调度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其中,《管理优化实施方案》63项目标任务,已完成41项节点任务,按期完成率100%。《市场化转型实施方案》48项目标任务,已完成15项节点任务,按期完成率100%。《数字化转型任务清单》23项任务,目前已开工建设10项,已完成集团数字底座规划,按照“一网三域”的框架,分别承载集团的生产业务、管理业务、对外服务业务,促进各部门的业务融合、数据融合。

02

40项改革举措

全力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制定《市轨道集团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从突出主责主业、优化产业布局、创新机制体制、强化科技创新、加强国资监管、落实党建引领六大方面明确了改革任务,科学制定40项改革举措,年度任务完成率已超上级下达的目标要求。

03

3个维度深化改革

持续完善现代化公司治理体系,推动“劳动、人事、分配”3个维度深化改革。实现各级次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覆盖,通过“年度+任期”双重考核、企业分类考核、设置企业规模系数、设立超额贡献奖、考核等级强制分布等多种方式优化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集团与13个部门、1个直属机构、10个分子公司、7个控股参股公司均签订了年度绩效考核责任书。
04

非票务收入占比提高24%

自2022年以来,积极推进实体化、市场化、效益化发展,紧紧围绕“地铁建设、地铁运营、地铁经济”三条战线,借助自身优势完成了涵盖十大业务板块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布局,打造了完整的“轨道+”生态圈,推动了一批轨道交通强链、补链、延链项目落地,非票务收入占比由改革前的63%提升到87%,提高24个百分点,增强了企业造血功能。
05

综合造价下降至6.32亿元/公里

精细化造价管理,创建了“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体系,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各线路综合造价指标呈现出逐步降低的趋势,从1号线的7.21亿元/正线公里降至3条延长线的6.32亿元/正线公里,在全国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


06

发文流转效率提升30%
议事协调机构精简62%

2024年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进一步优化发文流程、严控文件数量、精简议事协调机构,简化公文审签流程,精简组织结构、合并冗余职能,发文流转效率提升了30%,收文总量同比下降10%,议事协调机构精简62%
07

人力成本节约超2000万元

依托管理优化降低人力成本。通过减少站务人员运巡视、施工管理作业量等优化措施,减少员工工作量约5.91万小时/每年;通过减少站务夜班排班,节约人力成本约547.6万元/每年。在客服管理方面,采用线上+线下检查模式为一线生产减负,将现场检查频次下降50%。
深化企校合作,首次采用培训前置的学员培养模式,针对5个专业共计677人,开展为期9个月的企校合作培训,为三条延长线开通储备人才,缩短培训周期,节省人力成本超2000万元。
08

上线3个首批数字化平台

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实现数字化转型3个首批项目全面上线试运行,包含工程建设管理平台、运营生产管理一体化平台、廉政风险防控平台
7月,上线工程建设管理数字化平台,迈出集团工程管理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平台以建设轨道交通行业工程数字化项目标杆为目标,通过BIM、GIS、大数据等前沿信息化技术,建设一套完备的覆盖前期、设计、施工、竣工、移交全过程信息可视化的数字平台,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全要素的安全高效管理。
8月,上线廉政风险信息化防控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抓取数据、触发规则预警,对集团合同管理、计量支付、资产管理、资产租赁等业务的实时监督。
9月,上线地铁运营生产管理一体化平台,帮助设备运行能耗降低40%,其中通风空调能耗降低20%。设备检修业务效率平均提升3.67倍
09

首次运用BIM模型平台

科技创新助推数字化转型,在1、2号线延长线工程首次实现 BIM模型平台展示,联合设计、施工、BIM总体集中办公,合力推进BIM建作,极大地发挥了BIM可视化的优势,有效提高了设计质量。

10

新增、修订制度43项

坚持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堵塞风险漏洞,年内共新增、修订完善规章制度43项,废止制度2项。2024年9月,印发《集团构建大监督体系实施办法(试行)》《集团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强化了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与约束。
11
307个关键节点

优化集团风险管控体系,打造安全生产、市场经济、干部廉洁三位一体的风险管控体系。对集团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诊断,梳理出307个关键控制节点,持续推进风控和内控体系搭建。
12

109项 QC课题

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完成了109项QC课题,获得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创新成果亮相省级交流大会,6项历年0C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切实将项目成果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
13

3个体系认证

2024年8月,轨道物业公司顺利完成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认证工作,3个体系认证为南昌地铁自主承接物业项目、面向市场化转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4

竞争性差额选拔29名

建立管理序列“职务职级并行”的“并轨制”岗位晋升机制,设定累计积分制、优化晋升职数比例、中高层级实行竞争性差额选拔。2024年通过竞争性选拔PK,29名同志成功晋升,进一步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导向。
15

“三合一”救援工作机制

组建了一支60余人的兼职防汛应急救援队和30余人的专业应急抢险队,与76个地铁车站周边街道及33个结合部的公安、气象、城管和街道等单位建立了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构建了“三合一”救援工作机制
16

新评工匠工作室3个

为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开展年度“工匠工作室”评选及授牌工作,2024年授予集团“工匠工作室”3个:运营分公司电子维修工匠工作室、运营分公司高压运维工匠工作室、南昌轨道房桥建材有限公司建材技术创新工匠工作室。截至目前,集团共成立6家工匠工作室,专业涵盖电子维修、高压运维、建材技术创新、车辆检修、接触网、主体结构防渗漏控制等。
17

节约采购成本千万元

运营分公司共创建4个工作室,解决了工装研发、弓网关系、耗材自主生产等方面的技术攻关,获得了11项国家专利;以自主维修为抓手,开展电客车架修由整体委外向自主架修模式转变,节约了近千万元采购成本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止境

新的征程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踏上改革的必由之路

管理筑基、市场驱动、数字赋能

于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

铸就企业新辉煌

👍🏻👍🏻👍🏻



▸来源 | 党群工作部
▸文图 | 郁子涵
▸编审 | 党群工作部

南昌地铁
南昌地铁实时信息资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