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日本特产的印象,还停留在寿司生鱼片的层面上,却万万想不到,日本竟然也是黄金大国。
根据《每日新闻》的最新报道,现有已经有5家外国资本的企业正在日本的至少42处金矿遗址展开调查和试挖工作。而日本的法律和政策也欢迎外国资本来本国开采。比如日本政府于2012年修改了《矿业法》,允许外国公司在满足技术能力、经济实力、社会信用等条件的情况下,在日本勘探矿山。这种严谨的方式就是为了确保金矿资源的合理开发,避免滥采滥挖导致的环境破坏。另一方面,日本已经有40多年没有发现新的金矿了,也确实盼望能有外资力量让这些蛰伏的资源重见天日。金子在哪儿都发光,但前提是得先把金子开采出来。
早在二战之前,日本就已经开发了大小金矿500多座,只是在1943年前后,当时的政府认为,开产金矿对于战争没有什么多大的作用,而是集中精力开产铁和铜,这种“丢了西瓜捡芝麻”的做法直接导致日本金矿纷纷关闭。虽然在二战之后,有一部分金矿也恢复了开产,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依然没能重现早年的兴盛,而且因为产金量的低下,许多金矿直接遭到废弃,这也让日本彻底告别了产金国家的辉煌。毕竟曾经辉煌过,总还是有残留的星光——到目前为止,整个日本仅有一座还在开产的金矿,就是位于鹿儿岛县的菱刈金矿。它是在1981年发现的,目前年产金6吨,预计存量还有155吨,可以继续开产40年。
这就是日本金矿尴尬的“40年危机”。一方面40年来没有再发现新的金矿,另一方面唯一的金矿只能挺过40年。如果再不开采发掘,日本的金矿就真是“青黄不接”了。
于是,有来自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五家勘探公司,把握时机开始申请在日本寻找金矿。到目前为止,这5家外国勘探公司在北海道、鹿儿岛等9个道县的42处地方进行勘探,但也还是针对旧金矿的再开发,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发现大型金矿的矿脉。但日本黄金公司(加拿大)首席执行官约翰·普鲁斯特(John Proust)却信心满满。他表示,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热情洋溢地称日本为“黄金之国”,那就没有理由让这个国家躺在沉睡的金矿上。对于目前主导在日本26个地点推广金矿开发项目,这位执行官也认为困难是暂时的,“钱”途是光明的。
就在这些外资公司要“大干一场”的时候,日本媒体却爆料他们不过是想“大捞一笔”,比如《每日新闻》就披露正在开发金矿的五家外国公司中有两家在其注册总部所在地没有办事处。而两家公司也都承认,他们打算将部分工作外包给咨询公司,并以咨询公司的地址作为注册地点。对此其中一家公司的代表解释说:“我们是一家初创公司,致力于勘探的技术,需要降低拥有员工和办公室的风险。”
这与日本现行法律还是有所相悖的,因此也有人问责日本经济产业省在审查上的疏漏。此外,开采金矿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过程,不是说金子挖出来就完事儿了,还有矿山关闭后的善后工作以及有害物质和废水的处理问题,这些不仅需要足够的经费才能得以完成,而且需要采取足够的环境保护措施,考验的不仅是进驻金矿的外国企业的实力和能力,更是考验日本政府的宏观政策和微观把控。
而对于广大民众来说,“黄金之国”的头衔并没有“生态之国”的保护重要。因为一些旧金矿在沉寂的那些年已经被改造成了旅游景区,突如其来的新勘探必然会令这些景区的游览受到影响,因此,一部分日本住民开始抵制外国勘探公司的“入侵”,或许在他们看来:黄金有价而快乐无价。(作者系涉日业务中国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