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被抓的那些网络水军,都犯了什么事?

教育   2024-12-29 11:30   河北  

网络水军,又名网络枪手,是指在网络中针对特定内容发布特定信息的、被雇佣的网络写手。他们通常活跃在电商平台、论坛、微博、短视频、直播等社交网络平台中,通过伪装成普通网民或消费者点赞、评论、发布、回复和传播博文等,对正常用户产生影响。


网络水军身着伪装,最初由简单的发帖“灌水”发展而来,现在可不只是简单的刷刷流量、控制评论,他们还可能造谣引流、舆情敲诈、非法删帖。


2024年,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警方破获网络水军案的新闻,这篇文章我们盘点一下,那些网络水军案,看看这些网络水军都做什么?都犯了什么事?


一、5万元制造热搜,虚假流量误导公众


视频里宣传说可以帮助快速增粉、增加账号热度。”自媒体微博账号的车评人牛先生说,他偶然刷到这类视频后,未能禁得住诱惑,在与客服简单沟通后,向对方支付了5万元“宣传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快速涨粉。


拿到“宣传费”后,网络空间另一端的“刷手”,便根据牛先生的要求,通过软件迅速对指定文章进行转发、点赞、评论。


眼看自己这篇车评博文浏览量、点赞量、评论量迅速上涨,并登上当时汽车榜单热搜,牛先生却高兴不起来。他说:“评论区里面都是些‘不错’‘很好’等跟博文内容无关的评论,点开这些发布评论的账号,全都是空号,自己的粉丝数并没有增长。”


新乡网警发现,多个微博账号异常活跃,频繁发布推广广告,大肆宣扬其团队可以帮助客户大幅提高账号内容的浏览量,提升账号热度,甚至可以根据客户要求上微博热搜榜单。


“我们以客户身份与平台客服聊天,发现里边问题很大。”新乡民警透露,“平台客服称他们公司拥有不少真实使用的‘网红’‘大V’账号,还有大量普通的微博账号,他们承诺可以将顾客指定的内容短时间内炒上热搜。


民警判断,微博账号都是实名认证,如果这家公司利用非法手段操控大量微博账号转发、点赞、评论的话,很有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


发现情况异常后,新乡公安汇聚网安等力量,迅速成立打击“网络水军”违法犯罪专案组。经缜密侦查,一个以非法盈利为目的、披着文化传媒公司外衣的“网络水军”团伙逐渐露出水面。


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用自己的账号进行转发、点赞、评论,不过这样的收入微乎其微。为了增加收入,我购买了可以进行批量操作的中控软件。”犯罪嫌疑人张某交代。


警方在张某的工作室里发现,10台电脑上都安装了大量的手机模拟器,每个手机模拟器上,都登录了微博账号,并且都安装了一个名为“千语中控”的软件,可以对微博账号自动进行点赞、评论、转发。据统计,张某工作室每台电脑装有50个手机模拟器,10台电脑就可控制500个微博账号。


随着深入调查,警方发现,像张某这样的“网络刷手”在全国还有很多,仅张某所在的这家河南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招募的“网络刷手”已达千人。


如此大量的业务,警方判断应有多家公司参与。通过分析涉案公司资金流水,设在厦门、天津的两家网络公司浮出水面这两家网络公司均掌握大量“大V”账号,这些账号少则几十万粉丝,多则上百万粉丝。


警方通过梳理案件犯罪链条,摸清了涉案公司作案手法。例如,某品牌方需要项目推广,这些网络公司会为品牌方提供热搜推广的规划方案,以广告合同的形式签约。签约后,网络公司将任务以固定价格打包给下游的文化传媒公司,下游公司再组织“网络刷手”通过批量转发、点赞、评论将品牌方要求的内容推上热搜。


“我们会根据品牌方给的费用制定不同的推广方案,比如,冲上热搜排行榜收费5万元,冲上非热搜排行榜收费2万元。如果想在榜单持续较长时间,我们要价就会更高,使用的‘网红’‘大V’账号也不同。”犯罪嫌疑人赖某说。


警方介绍,整个产业链结构完整,链条清晰,覆盖范围广泛。在链条上游,管理着众多“网红”“大V”账号的网络公司,利用手中的资源,策划推广方案,制定冲榜目标。在链条下游,“网络刷手”被各类文化公司招募后,通过虚假点击、评论、点赞等手段,成为制造热门话题的“工具”。


掌握相关犯罪事实后,警方开展收网行动,先后在河南、福建、天津、上海等地抓获赖某、张某等276名犯罪嫌疑人,同时缴获作案手机和电脑若干。


经查,该“网络水军”犯罪团伙涉及虚假微博“转赞评”操作达8亿次,内容涵盖社会舆论、热点事件、明星形象、广告推广及账号运营等多个领域,严重扰乱网络生态。


目前,警方已采取刑事强制措施94人,移送起诉19人,打掉“网络水军”公司6家,查获自动批量“转评赞”软件4个。


二、沉降负面贴文、美化搜索下拉词


今年3月,上海警方发现,张某所开设的上海某文化有限公司通过发布虚假正面贴文来沉降负面贴文、美化搜索下拉词等方式违规优化某连锁品牌房屋中介公司负面评论。


经专案组调查发现,该公司对外声称其业务为企业品牌形象优化,实则提供处置虚假贴文信息服务。经查证,张某系公司法人代表兼实际经营者,公司由7名员工组成,架构清晰、职责分明,下设运营组、2个对接组及技术组。


在获取业务后,运营组负责先期对接,将业务分派至对接组进行操作,技术组提供技术保障。对接组工作人员根据客户需求,聘请文案团队撰写不实文章,交给外包公司利用控制的大量账号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予以发布。


经调查,2022年5月以来,该公司在未获取《互联网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先后与某生物技术公司、某房屋中介公司、某游轮服务公司等十余个品牌运营方签署品牌网络优化服务协议,并根据品牌方要求,在未实际体验过或接触过相关产品的情况下,组织“写手”黄某撰写虚假正面文字稿150余篇,交由吴某经营的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小红书、百度、微信等互联网平台上批量发布,意图稀释负面舆情、下沉负面贴文,虚增指定产品的影响力、曝光度、好评度、美誉度,涉嫌违法犯罪。


5月7日,专案组分别在本市和河北、浙江、安徽等地集中收网,全链条捣毁由运营公司、写稿人、发稿人组成的“网络水军”团伙11人,现场扣押作案手机30部、电脑11台、相关合同11份,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


三、电商刷单炒信、刷量控评


测评网站评论里推荐的东西都一样?满是五星好评的商品买到手却是“买家秀”与“卖家秀”的天壤之别?匿名差评后竟有人联系删除评价?没错,你可能遇到“网络水军”了。


近日,贵州警方成功打掉一个刷单炒信、刷量控评的“网络水军”违法团伙,揭开了“好评”背后的秘密。


“警官,我被骗了!”6月26日,接到辖区商户王先生报警称。原来,王先生经营的网店这段时间生意不太好,他想提升店铺的购买率及好评率,听说刷单能让店铺流量变大,于是他心动了,便通过网络在社交软件上找到了一家刷单平台打算刷单。


王先生痛快地交了“刷单费”,期待流量的到来,不料对方没给王先生刷几单就停了下来。“怕不是被骗了?”王先生越想越不对劲,遂报警。


刷单就是模仿网购环节,以虚假交易形成交易记录、对假交易记录点评、打分以赚取好口碑。刷单行为严重破坏市场公平和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部分刷单可能涉及诈骗,就算不涉及诈骗,刷单本就是违法行为。


“接到有商户刷单的警情后,我们循线摸索研判,逐步挖出幕后平台。”案件侦查民警说,“通过多部门联动摸清了该平台的刷单流程、获利方式以及人员架构等,最终挖出主要犯罪嫌疑人。”


据了解,该违法团伙为躲避打击,成立了多家空壳贸易公司作为掩护,并且分工明确,有招商人员、技术人员、刷手、客服等不同工种,通过架设刷单平台,大肆为网购平台商家开展“刷单炒信”“刷量控评”等违法活动。当商家在该平台充值和发布刷单任务后,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刷手”进行接单和完成刷单任务,平台和“刷手”就分别从商家支付的刷单费中获取相应的报酬。


经查,2019年至今,该违法团伙已累计为4000余家网店提供虚假评论,发展会员共计5万余人次,涉案资金流水达3.7亿元。


这个盘踞于外省的违法团伙9名成员已全部被抓获到案,现场扣押作案电脑17台,手机11部。


四、冒充公司招聘经理、人事主管发布虚假招聘信息


2024年4月以来,犯罪嫌疑人蔡某伙同叶某、唐某等人以非法获利为目的,架设专门网络,冒充公司招聘经理、人事主管等身份在各大网络平台发布大量虚假招聘信息。


并雇佣网络水军有偿发布虚假评论,制造虚假转发量、点赞量,帮助相关帖文提高热度,获取受害人信任,进而引流推广获利。


湖南警方依法侦破蔡某等人发布虚假信息引流网络水军案。经查,该团伙累计发布不实信息60余万条,涉案金额500万余元。


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8人,行政拘留39人,捣毁网络窝点3处,现场扣押电脑148台,手机345部。


五、“刷单”“涨粉”“删除差评”


2024年6月初,集美分局民警,在日常巡查工作中捕捉到线索,发现有人在微信等社交平台公然发布刷单、刷粉、删差评等服务广告。


通过深入调查,民警迅速锁定了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网络水军”业务的犯罪团伙。


2024年6月下旬,集美警方根据前期侦查获取的线索,组织警力将该犯罪团伙一网打尽,抓获以沈某柱、陈某宽、陈某伟为首的11名犯罪嫌疑人,查获作案工具电脑50余台、手机30余部,初步查证涉案金额高达1200余万元。


经查,犯罪嫌疑人沈某柱自2023年上半年起,伙同陈某宽、陈某伟等人,以成立的某传媒公司为掩护,通过在抖音、微信群发布“刷单”“涨粉”“删除差评”等服务广告招揽客户。


接单后指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刷单炒信、刷量控评根据服务模块每条收取3元至300元不等的金额,从中谋取利益,并逐步形成了一个覆盖技术开发、招揽客户人工刷手等多个环节的犯罪链条。


写在最后


“网络水军”不仅限于刷量控评,还涉及造谣引流、舆情敲诈、非法删帖等多种违法犯罪行为,其危害深远,不仅破坏了互联网生态,更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公安机关将持续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坚决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互联网生态。在此,警方呼吁广大网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营造和谐、清朗的网络环境。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如果大家有其他的想法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好文!点个在看!

分享、在看、点赞,3连

会运营
专注运营、直播、网红、电商、创业、热门、人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