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中医】杏林之声第三十四期

政务   2025-01-05 09:24   四川  

 听·见中医









人参

【别名】

地精、山参、园参。

【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功效主治】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用法用量】

3~9克,另煎兑服;也可研粉吞服,每次2克,每日2次。

【使用禁忌】

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配伍应用】

大汗、大泻、大失血、久病所致元气虚弱、脉微欲绝:用有效,如独参汤(《景岳全书》)。

【现传统药膳】

人参粥

原料:人参末3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人参末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同人锅中,加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慢煮至粥成,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用法:秋、冬季当早餐食用

功效:益元气,补五脏,抗衰老。

适用:元气不足引起的老年体弱、五脏虚衰、久病羸瘦、劳伤亏损、食欲不振、慢性腹泻、发慌气短、失眠健忘、性功能减退等。

独参汤

原料:人参适量。

制法:将人参表面洗净,用湿纱布包裹好放入锅中蒸软,趁热切成薄片,晾干。

用法:服用时每日取3~6克入盖杯中,加热水浸泡30分钟后即饮。每剂可重复冲服3~4次,每晚临睡前将参片嚼烂冲服即可。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适用:气虚欲脱、肺气虚弱、脾气不足、热病气津两伤、气血亏虚等。







石斛

【别名】

石兰、吊兰花、金钗石斛。

【性味归经】

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效主治】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瘘软。

【用法用量】

6~12克,煎服;鲜品15~30克。

【使用禁忌】

热病早期阴未伤者、湿温病未化燥者、脾胃虚寒者(即胃酸分泌过少者),均禁服。

【配伍应用】

热病伤津、烦渴、舌干苔黑:常与天花粉、鲜生地黄、麦冬等同用。

胃热阴虚所致胃脘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可与生地黄、麦冬、黄芩等同用。

肾阴亏虚、目暗不明:常与枸杞子、熟地黄、菟丝子等同用,如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

肾阴亏虚、筋骨痿软:常与熟地黄、山茱萸、杜仲、牛膝等同用。

肾虚火旺、骨蒸劳热:宜与生地黄、枸杞子、黄柏、胡黄连等同用。

【传统药膳】

石斛粥

原料:鲜石斛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石斛加水,久煎取汁约100毫升,去渣取药液。将药液与粳米、冰糖一同放入砂锅中,再加水400毫升左右,煮至米开粥稠停火。

用法:每日2次,稍温顿服。

功效:养胃生津,滋阴清热。

适用:脾胃虚弱者。

石斛茶

原料:石斛15克,麦冬10克,绿茶叶5克。

制法:将石斛、麦冬和绿茶一并放入茶杯内,开水泡茶。

用法:代茶频饮。

功效:养阴清热,生津利咽。

适用:阴虚胃热、咽干口渴。






今日分享就结束啦

大家下期再见~

-END-




音频来源|新媒体中心播音部  齐雨

文字来源|神农本草经

编辑|新媒体中心 李晓美

初审|张志伟 杨成秋 傅春花

终审|舒心刚

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
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