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为引导全县广大中小学生挖掘家训家史,追溯村风民俗,传承中华文化,县教育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于2015年寒假联合启动了中小学生“写家训•书家史•研村志”教育实践活动,吸引了全县中小学生的广泛参与,得到了众多家长的高度认可,更是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获评杭州市区域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十大名片,已逐步成为区域推进德育工作的“桐庐新样本”。
十年回眸,家国情怀的涵蓄与培育在众多个体的家风家训挖掘演绎践行中传承。为持续激发和唤醒全县广大中小学生心底里那份浓浓亲情、乡情,我们将传承“写家训•书家史•研村志”,叙写“传县情·铸国魂”主题实践活动新篇章,“一以贯之,久久为功”,蕴家国情怀,探回“家”之路。
家训:信(心)向善
2015年桐庐县迎春小学六(2)班
阮博野
“博野,明天是大年三十,中午我们一家人去雨花斋做义工……”
带着一份不解,更带着一份好奇,我渐渐入睡。
第二天——羊年年三十,不到10点,我们一家四口已来到“雨花斋”。它,地处滨江路,面临富春江,推门就见桐君山……门口长凳上坐着几位花甲老人,再往里看,只见“雨花斋”的入门处是一只大书柜,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弟子规》《幸福人生篇》《论语》……墙上挂着“大爱无疆”“惠风和畅”“食勿语 嚼不言”等字幅,足有60个平方大小,每张桌上端端正正地摆放着一把水壶、一张“感恩词”,那么敞亮又如此雅静!
这样一处绝好的“江景房”,怎么就成了“免费餐馆”?怎么就叫“雨花斋”呢?为什么这里的“服务员”要给每个进门的客人90度鞠躬,双手托着筷子递给客人呢?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不解,拉着我挑一个僻静的角落坐下:
“据传,有位老人捐出了他全部的积蓄,想要开一家免费餐馆,有许多和老人有着共同心愿的人,有的提供场地,有的做起了志愿者。”
我点点头:“哦!我们最美桐庐的‘雨花斋’是谁提供的场地?谁拿出的钱、米、油、菜?这些‘服务员’要报酬吗?”
“这呀,说来话长。2014年,爸爸和几个热心慈善的朋友共同出力筹建了‘雨花斋’慈善机构,经过几个月的多方奔走、募捐,到2015年1月20日,桐庐的‘雨花斋’终于开业。你知道姚伯伯吧,‘雨花斋’的房子就是他免费提供的,一年得10多万的房租呢!”
虽然,我知道“信(心)向善”是爸爸的处世信条,更是爸爸教育我们的家训;我知道爸爸是“新合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秘书长,也是“阮氏宗亲慈善”的秘书长,总听妈妈说他一直在为家乡新合的教育和全国的阮氏人做慈善,实践着“信(心)向善”——2013年,爸爸得知在洋洲种菜的新合外松山人阮某中风了,妻子在女儿仅七八个月大的时候就因穷得叮当响而回四川老家了,女儿叫阮雯洁,已经10多岁了,却还和爸爸挤在工棚的一张床上,父女俩吃喝拉撒全部在这个十来个平米大的“房间”。见到同乡人如此糟糕的境遇,爸爸的心像被刀剜了似的,马上买来家用品和孩子的衣物、学习用品,帮他俩重新整理、布置工棚,送女儿到“二小”读书,资助从未间断。如今,每次见到女儿,他脸上总挂着淡淡的微笑。这几年,爸爸还代表阮氏宗亲,通过“阮氏宗亲QQ群”用助学金资助了失去双亲的阮卓宁,先后动用“阮氏重大疾病基金”8万、15万援助了1个安徽的眼癌患者(一岁多的女孩)和3个四川籍、江西籍的白血病患者。今天,我亲眼看见“雨花斋”帮助着这么一大群老人,也同时看到一些中年人、年轻小伙来这“吃素斋,去浮躁,寻求一份平和、感恩的心境”,爸爸在我眼里更温暖更高大了!他,就是“善良”“仁厚”“感恩”的传承者!
我正想得入神,爸爸又向我介绍起了一位阿姨:“儿子,这个阿姨叫王剑飞,来自建德,是‘雨花斋’慈善会长,她和爸爸一样热心‘忠孝悌’,每天都在这做志愿者,管理雨花斋开办的‘传统文化’课堂和免费餐厅运营,节假日也不休息。很感谢她对爸爸的支持啊!”
没等我和她打招呼,一个白发老奶奶走进门,她赶紧迎上去,又一个90度的鞠躬、双手呈上筷子,那份和善,又溢满了整个“雨花斋”餐馆!我想,这大概就是爸爸常说的:“这样,就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和谐,互助,友爱等高尚的道德情操。”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11:00,来雨花斋吃饭的老人、青年越来越多,此时,爸爸已起身换上“雨花斋”义工服,说:“博野,我们一起来做志愿者吧!”此时,我和姐姐早已没有昨晚的那份疑惑和忸怩,也穿上义工服,穿梭在餐厅,鞠躬、递筷、抹桌、端盘,端坐在餐桌前吃饭……“食勿言嚼不语”,一切都在平静中开始,都在平静的心境中结束。看看爸爸向一个个客人弯腰鞠躬、微笑感恩,真不敢相信这就是我那管理着一个企业的爸爸。
永难忘,爸爸的90度鞠躬之美!永难忘,爸爸的善良之美!
我是爸爸的儿子,我是阮氏的后人,“雨花是生命,雨花朵朵布善缘,我愿做雨花,传承善良,让自己的存在更有价值和意义”!
打那后,我常去雨花斋做义工……常在心中默念“心向善良”。
△滑动查看全文
家训:百善孝为先
2018年桐庐县实验小学四(3)班
江子鉴
我出生在桐庐县荻浦村,荻浦村不仅风光秀丽,还是个孝义之村。那里自古就流传着很多孝义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乾隆皇帝为一孝子御赐的孝子牌坊。我从小在这里长大,无形中就受到了孝文化的熏陶,耳濡目染了爸爸妈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的“百善孝为先”的真谛。他们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妈妈大学毕业后就离开了家乡重庆,来到千里之外的桐庐工作。由于离家太远,妈妈不能经常回家看望外公外婆,只能每个星期给他们打个电话,问问他们身体怎么样?药有没有按时吃?聊聊这个星期发生的事情。每次打电话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而且电话挂断后,妈妈总是依依不舍。
因为外公外婆节俭惯了,舍不得吃好的,所以妈妈总是买些保健品、坚果、水果等快递寄回重庆。一到寒暑假,妈妈就会早早地订好车票,拎着大包小包,带着我去重庆。到了重庆,邻居们都羡慕外公外婆有个孝顺的好女儿。晚饭后,妈妈就陪外婆去江边散步。当外公、外婆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妈妈就带着他们去医院检查。一有空,妈妈就会抢着做家务。我是妈妈的“小尾巴”,也帮助妈妈一起洗菜收碗。我还是全家的开心果,经常给外公外婆讲笑话,让他们笑口常开。
我不仅有位孝顺的好妈妈,还有位孝顺的好爸爸。爷爷奶奶家住在离桐庐近在咫尺的荻浦。因为离家很近,所以每逢周末,爸爸总是开着汽车带着我们一家人回荻浦。爸爸会买一些爷爷奶奶爱吃的东西回家。爷爷爱吃糖,爸爸会买一些五彩缤纷的水果糖回去,让爷爷放在口袋里,时不时地摸上一颗。要烧饭了,有一手好厨艺的爸爸总会抢过奶奶手中的锅铲,让她可以休息一下。而妈妈呢?带着我洗洗擦擦,忙得不亦乐乎。村里人都说奶奶的福气是最好的。
从小,我就知道爷爷奶奶希望我长大后有出息,为他们争光。每次取得好成绩,我就会第一时间告诉他们。爷爷奶奶听后,总是会乐得合不拢嘴。出门游玩时,我会给两位老人家带点小礼物。当我发现家里太安静时,我就给他们讲笑话。有了我们用心的陪伴,爷爷奶奶是我们村里老人最羡慕的人。
“百善孝为先”这颗种子已经在我心里悄悄地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我要把“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舐犊之情”的这种孝心一代代地永远传承下去,愿“百善孝为先”的美德之花开满人间。
△滑动查看全文
家训:规圆矩方,正品立身
2019年桐庐县凤川小学四(1)班
刘新烨
一走进我家大门,就会看到“规圆矩方,正品立身”八个大字的一幅书法作品,横挂墙上。这是老爸特意请一爱好书法的伯伯写的。一走进我的房间,小床对面是我第一副书法作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是我家的家规。
记得我还是三四岁时,对玩具世界充满好奇,对什么都爱不释手,恨不得把整个玩具店都买下来,在玩具店门口一站就不肯离开。后来,老妈立下一条规矩:每周只能买一次玩具。我只能在喜欢的玩具中挑选一样,而且,每次玩好玩具,必须自己收拾整理好玩具,如果没有整理好玩具,那本周买玩具的机会就取消。为此,我耍过赖,滚过地,嚎过嗓,可老妈总是轻轻一句:“宝贝,这是规矩,定下规矩就不能违反。”于是,我的任何手段在规矩面前都无济于事。
那时,我不懂“规矩”是什么?只是感觉这东西特厉害,我使劲哭都拗不过它!可在规矩的约束下,我学会取舍,在众多喜欢的玩具中选择最有意思的玩具;我学会了整理,在玩好后必须自己归位。
渐渐地,如何吃饭,如何待客,如何玩,甚至是如何走路,我家都有具体规矩!比如:每天晚饭过后我洗碗;周一到周五,只放新闻联播,周末家里看电视时间每天不能超过1小时;每天晚上7∶30到8∶30,是全家阅读时间;每周只能玩一次游戏;游戏次数不得超过5关……
上小学一年级了,妈妈每天在送我上学路上都会和我一起学习走路的规矩。于是,我渐渐认识了人行道、斑马线、红绿灯。
一次过红绿灯,没有什么车辆,只有偶尔几个行人,看到没有来往的车辆,就在红灯时穿过斑马线,我也想跟着那几个行人闯红灯。妈妈严厉地说:“儿子,不行,只要是红灯,就坚决不能过马路,这是规矩!”于是,我们母子俩就在空荡荡的斑马线前等绿灯亮起。
两个月后,妈妈让我自己上下学,并告诉我:“儿子,只要按规矩走路,你就很安全!”渐渐地,小小年纪的我,就能自己上下学了!这时,我明白了规矩是一把安全保护伞!
每次制订这些规矩,可是我家大事,非常隆重。每个学期的开学初,每个寒暑假第一天,我们全家都要郑重其事地围在一起,先由我提出具体哪些“规矩”,然后全家一起商量,最后由我执笔写下规矩。定好规矩后,严格执行,全家互相约束,互相督促。
妈妈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爸爸常说:“规圆矩方,正品立身”。现在,我四年级了,在家规的约束下,我的阅读量远超同龄同学,我的写作能力也领先同班同学。我就在家规的约束中逐渐成长,我相信“规圆矩方,正品立身”这一家规,将为我一生护航!
△滑动查看全文
来源:学生成长指导中心
编辑:陈煜懋
初审:李苏
终审: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