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宏,女,彝族,中共党员。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推免至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现为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现服务于保山市龙陵县象达镇。本科期间,在学院担任足球队负责人,曾获云南省优秀毕业生,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等荣誉。
1
我为什么选择加入研支团?
独特的成长经历是我选择加入研支团的原因之一。就我个人而言,漫漫求学路上,我受到了许多来自国家以及社会的关爱与资助。在他们的帮助下,使我得以走出大山,迈入大学校园。由此我内心一直有,想尽我所能去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最初看到学校发布的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招募通知时,我的内心是纠结犹豫的。于我而言,这是一个实现自身抱负以及提升能力的机会,但我深知与其他优秀的同学相比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面对有限的名额,入选的几率很小。在与家人商讨后,我决定抓住机会。班级报名,学院推选,学校面试。面试前夕,在无人的教室里,在对着镜子练习,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介绍,一遍又一遍的试讲,最终我入选了研支团,得到了前往西部、投身祖国建设的机会。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研支团的宣言铭刻于心。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坚定医学道路的初心不曾改变,却也向往一些突破自我的经历。加入研支团,奔赴支教,对我而言就是这样一次勇敢且不悔的选择!
2
支教中有哪些特别的体验?
未到象达之前,它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小点,是学长学姐们支教难忘的地方,是我令我好奇又向往的一个“新家”。从昆明到象达,山风呼啸,山路蜿蜒,颠簸的大巴车拐过一道又一道弯,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怀揣着忐忑与期待,我们在七月的最后一天来到了侨乡小镇—象达。我与170个孩子们的故事,在2024年8月拉开了帷幕……
3
转变角色,站上三尺讲台。
从医学生走向教师,从课桌走向讲台。我相信大家都在最初的时候都和我一样,有着这样两个主旋律——“学习”与“适应”。因学校工作安排,我承担了5个班英语的教学任务。那时,尚未完全熟悉环境的我,面对自身不擅长的英语和陌生的教学课堂以及教学经验缺乏,感受到了巨大压力,这也算是转变角色时成长的苦恼。
4
但,成长的压力下偶尔也伴随着美丽的惊喜。
是教师节那天下午,当我上完2班的英语课时,孩子们一起围过来对我说:那老师,祝你教师节快乐。大家纷纷递上自己的小贺卡。那一刻的喜悦,于我来说是无以言表的。或者是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孩子们会叹息:“哎,怎么就下课了,老师我们还想上英语。”或者是课余时间孩子们围在我身边,嬉笑交谈讨论,说我是她们遇过最好的小那老师。也许这就是成长中不期而遇的小惊喜吧!每次上英语课的时候,看着孩子们乖乖坐在下面,专注的看着我,回答问题的声音响彻一条楼道。不仅仅是我在为他们上英语课,他们同时也在为我上课,让我学会了责任与爱心。初为人师,能力微小,责任重大。当我站上讲台的那一刻,就肩负着教书育人传播知识的重任。
5
心灵交融,鼓励支持。
此外,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对英语课程不够重视,时常能在他们的口中,听到“又不出国为什么要学英语”“中国人不学外国语”等消极思想,我心急之余又感到无措。于是,我通过播放昆医的校园生活视频,分享我的校园故事,以往学习英语的经历,在课堂中增加了英语小游戏和加分小勋章等,激发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他们开口说英语。
我一个人的努力也许微乎其微,但我明白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我站在讲台上,不仅要教授同学们必要的知识,更要传递对梦想的向往和对生活的奋进。
6
步履不停,奋进前行
时间转瞬即逝,上半学期的支教过程整体顺利,我在个人能力上得到提高,同学们在英语学习方面也有了提高,我们收获了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在刚刚结束的象达镇中心学校期中统考中,我的5个班英语成绩也得到了提升。
作为昆明医科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接下来,我将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力量,点燃孩子们的希望,让他们找到自己的梦想和方向,不断前行。用好一年不长的时间,做好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图文来源:那宏
图文编辑:护理学院新闻中心网络媒体部
审核: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