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国标红木与硬木:概念大不同
要了解当下的红木,有两个专业术语必须知道,一个是国标红木,另一个是传统硬木。硬木,就是那些达到一定技术标准的木材,像密度、油性、纹路、韧性等方面都不错的,都能叫硬木。它的范围特别广,包含的木材种类很多。国标红木呢,是由一些专家、生产企业和行业里的“大佬”一起制定的参考标准,算是进入红木领域最基础的技术指标。现在市场上,国标红木规定了5属8类,一共29种木材。简单来说,硬木范围比红木广,是硬木不一定就是红木,但红木肯定属于硬木。
## 二、历史溯源:从硬木到红木的演变
在还没有“红木”“国标红木”这些说法的时候,中国家具发展和制作过程中用的材料,都叫硬木。以前在北上广经常能看到什么木器厂、硬木家具厂,那时候和现在说的红木没啥关系。“红木”这个词最早在书上有记载是在乾隆时期。当时紫檀越来越少,酸枝木作为高档木材的替代品,被行业和达官贵人喜欢。因为它颜色发红,还有酸香味,北方师傅习惯叫红酸枝,南方师傅叫酸枝木,这就是最早对红木的称呼,一开始就单指红酸枝这种木材。清末民国的时候,越来越多外来木材被引进,像花枝巴厘黄檀、白酸枝奥氏黄檀,它们都和红酸枝类似,工匠师傅就把它们叫做新红木。改革开放后,大家生活好了,对木质家具和传统家具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多国外木材被引进,古旧家具市场火起来,也带动了仿制古典家具市场的发展。一些高仿家具和新研发的古典硬木家具走进了老百姓家里。
## 三、国标红木的发展历程
为了规范红木市场和原材料市场,2000年,专家、生产企业和木材经营者一起研究,颁布了国标红木,规定了5属8类33种木材,给整个红木产业提供了参考标准。到了2018年,又公布了新国标,这次红木种类没增加,反而减少到29种。其实在国标红木出现之前,中国古典硬木家具常用的木材主要有黄花梨、小叶紫檀、红酸枝、花梨木、铁梨木、鸡翅木、条纹乌木。国标红木公布后,有些材料没被纳入,像铁梨木,它其实是非常优质的硬木材料,密度、油性和质感都很好,木性很棒。而大家熟悉的金丝楠木却是软木类。这也说明,被划为国标红木的材料不一定就是好的,没被划入的也不一定就差。有些国标红木材料现在市场上很少见,大众也不太了解。国标只是行业的一个最低门槛,而硬木的品质才是关键。
长按二维码联系我 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