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酸枝:从“论吨贱卖”到“按根论价”,红木市场巨变惊人!

文摘   2024-12-04 09:30  

## 一、大红酸枝啥来头?家人们,今儿得唠唠这红木里的“大腕”——大红酸枝,学名交趾黄檀,主要产自老挝、泰国、柬埔寨那一片。听老一辈考证说,它可是“接棒选手”,紫檀(小叶紫檀)、花梨(黄花梨)货源枯竭后,打乾隆年间起,就从南洋进口,慢慢成了皇室、富贵人家做家具的香饽饽。以前叫“红木”,“红木家具”这名儿也是打它这儿来的。晚清民国时,为跟巴里黄檀、奥氏黄檀这些“新红木”区分开,就改口叫“老红木”了。

## 二、往昔“辉煌”:论吨卖的寻常日子往前推个十几年,大红酸枝在市场上那叫一个风光。那时候,口径 25 公分以下的都算小料,常规料起步都是 30 公分往上,最抢手的得是净 42 公分以上径级的,为啥?因为这尺寸能开出独板门板,做出来家具倍儿气派。 2008 年的时候,市场啥行情呢?30 公分以上正宗老挝大红酸枝长料,便宜得超乎想象,好的时候 2.2 - 2.6 万/吨,金融危机一冲击,1 万多一吨的都有,品质次点的,几千块钱就能拿下一吨,要是那会儿有人说,以后这料得按斤、按块、按根卖,大伙保准当笑话听。

## 三、今朝“变局”:身价飙升,按块计价可谁能想到,风水轮流转,如今大红酸枝的交易方式彻底大变样。大原木、方料按根议价、按斤出售,板料更是精细,按宽度、厚度、品相一块一价,折算成吨价,能惊掉下巴。在越南,品质不咋地的大红酸枝宽板,成交价折合下来都能到 800 万/吨,这在以前谁敢想?就连前几年被当垃圾扔的边角料、小料,这会儿都成了市场“香饽饽”,交易火热,占的份额越来越高。

## 四、未来“隐忧”:资源枯竭,何去何从?眼睁睁看着大红酸枝从市场主力,一年消耗几万吨、十几万吨,到如今一木难求,个头越来越小,价格却越来越贵,这变化速度,谁都始料未及。它本就是短期不可再生资源,从黄花梨、小叶紫檀,再到大红酸枝,红木枯竭的速度远超想象。 往后看,红木受国人乃至华人文化圈追捧是大趋势,资源却不断减少,虽说供应链太长,市场时不时有点小波动,但总体肯定是越来越“疯狂”。说不定过个三年、五年、十年,回头看现在,又会感慨某些木种曾经咋那么多、那么大、那么便宜呢。大伙不妨猜猜,下一个大红酸枝会是啥木种?要是您钟情小叶紫檀、沉香、黄花梨这类名贵木材,想多学点门道,欢迎关注咱们公众号“红木爱好者”,微信里搜一搜、点一点就能关注,干货满满别错过。

长按二维码联系我 每日更新红木行情

红木爱好者
始于2013年,不加V但是更懂红木的《红木爱好者》全国最大的红木交流即时交流平台,请关注本号,或加和微博群“红木爱好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