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又特别又名贵,一方面是因为用的材料珍稀,另一方面,榫卯、雕刻这些传统工艺,让它和别的家具有了不一样的价值。现在是定制时代,好多客户都纳闷,为啥定制的红木家具比现货贵。其实,定制的家具独一无二,从设计到选材再到制作,每个环节都精挑细选,还得花不少时间和人工,价格自然就高些。下面,就通过详细了解红木家具的生产过程和周期,来看看它到底贵在哪。
一、设计先行,专属定制(1 - 2 周)
1、草图勾勒梦想:设计师按照客户的想法,把红木家具的样子先在纸上画出来,不管是徒手画还是用电脑画,这草图就是设计的第一步,把脑海里的构思变成能看到的雏形 。
2、三维透视显真容:在草图基础上,设计师把家具的样子变得更具体,用三维透视图展示出家具各部分用什么材料、尺寸多大,基本能看到成品大概啥样了。
3、实物模型定方案:因为透视图是平面的,有些地方表现不全面,所以要用简单材料做个模型,反复修改完善,确定最终方案后,再做个和实物一样大的模型。
4、精细图纸保一致:设计方案确定后,就要画施工图,包括家具的整体装配图、每个零部件的图纸,还有加工要求、尺寸、材料等,保证做出来的产品和模型一模一样。
二、精挑细选,寻觅良材(1 周左右,特殊选料时间更长)
家具设计好,就该选原材料了。选料包括挑木材、运回来和分类,一般一周能完成,要是有特殊要求,时间会更久。
三、精准切割,合理开料(1 - 3 周)
开料就是用机器把原材料切成需要的尺寸,具体切成多厚、多长、多宽,都按设计图纸来。正常情况下,只从木头厚度方向锯切。在要求高的工厂,把长料锯短、宽料锯窄用,可是严重失误。就像俗话说的 “短瓦匠,长木匠”,配好料后,不管是画线、锯切还是刨削,都得留足尺寸。要是必须截短或裁窄,就得想好剩下的料怎么用。只有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木材才不会浪费。
四、耐心等待,干燥板材(厚板 1 个多月,薄板 2 周左右)
把原木锯成不同厚度的板材,分类后放进干燥窑干燥,让木材水分含量在 8% - 12%。厚板材干燥要一个多月,薄板材大概 2 周。
五、巧妙搭配,合理配料(3 天左右)
配料就是合理搭配材料,这关系到木材用得是否合理、家具造型好不好看、能用多久以及视觉效果。以前的红木家具,都是在保证木料结构稳固、不浪费的基础上,确定各部分用料尺寸,慢慢演变来的。
配料要特别注意两个地方:一是框腿料,这是家具框架的主要部分,它的造型和用料确定了,家具制作才有基础;二是面板的拼缝搭配,像桌面板、凳面板这些,拼缝搭配得好,制作质量才有保障。
配料还要遵循 5 大配对原则:径切板面要平直对,弦切板面颠倒对,箱板拼缝错开对,屉面板配置纹相对,雕花木板顺纹对。尽量用同种木材、材质软硬和颜色相近的木板拼缝。
六、巧制榫卯,稳固根基(1 - 3 周)
德国学者说加工红木家具的法则是能不用木销钉、胶粘和镟制就不用。根据家具不同部件需求,把干燥好的木料锯成合适尺寸,再用压刨让尺寸更精确,然后开榫,现在一般用机器打榫。
红木家具各个部件靠榫卯结构连接,榫和卯巧妙组合,能限制木件乱动,不会撑裂木材,保证家具整体性,提升内在品质。每个榫头和卯眼都能固定锁紧,装配时分散承重力,从家具外表看不到木材横断面,只能从纹理通断看出接缝,这些精巧的榫卯结构,是硬木家具的独特工艺。
七、精雕细琢,锦上添花(时间不定,复杂雕花 1 个多月)
家具组装前,如果有雕刻,就得进行雕刻装饰。雕刻时间看雕刻方法、工人熟练程度和花样复杂程度。比如一块一面雕花的床围,花纹繁琐的话,熟练老工人也得雕一个多月。
为了提高效率,现在也有机雕加手工雕的方式。先机雕出大致轮廓,这是半成品,再人工雕刻细节,像鸟羽毛、松针等,能节省不少时间。
八、巧妙组装,初现雏形(时间不定)
组装在木作行业叫 “攒活儿”,小部件组装会用到 “攒斗” 工艺,就是用榫卯结构把小木料拼成几何纹样,组成大面积装饰板叫 “攒”,用锼镂小木料簇合成花纹叫 “斗”。
九、精心打磨,光滑如镜(以罗汉床为例,3 个工人至少 4 周)
雕花后要抛光,然后组装,这时家具雏形有了,但表面粗糙,需要打磨。以罗汉床为例,3 个工人打磨至少 4 周,还不包括床围部分。
打磨分初步打磨、整体打磨和水磨。初步打磨用刮刀等工具,让部件交接处圆润,棱角磨出弧形;整体打磨根据家具部位特点,先用铁片小刀粗磨,有裂痕就用胶水、木粉修补,再用不同粗细砂纸打磨;最后水磨,用湿布让木纤维显现,再处理。经过这些打磨工序,家具轮廓匀称、棱角齐平、纹理清晰、榫卯连接顺滑。
经过这么多复杂工序,一件红木家具才诞生。定制家具要求更严格,这也让红木家具显得更加名贵。
长按二维码识别联系我 一起交流定制红木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