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7月13日,综合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的液态阳光绿电甲醇e-fuel·船舶燃料轮机升级技术研讨会在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研究院鲲鹏大讲堂顺利召开。会议旨在深入探讨甲醇作为船舶燃料的技术创新、政策导向、市场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促进甲醇新能源内河船舶改造技术的交流与推广。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研究院、深圳市航能氢醇能源创新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广西北港西江港口有限公司、中俄远东商会远洋捕捞船厂等多家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会议通过线上形式在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海工程学院设广西分会场。
会议由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匡海波教授主持。
大连海事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轮机学院孙玉清教授致欢迎词。他表示,甲醇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其在船舶燃料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对于推动航运业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希望与会专家充分讨论交流,推动关键领域科技攻关,为船舶能源低碳发展路径提供更加清洁、高效的解决方案。
深圳市航能氢醇能源创新研究院院长连波介绍了液态阳光绿电甲醇 e-fuel·船舶燃料轮机升级技术的进展情况。他表示,绿电燃料e-fuel绿色甲醇是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具有前瞻性的重大产业方向,扩大绿电、绿醇等能源在船舶领域的应用,是实现国家能源自主安全、双碳达标的重要举措。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隆武强教授介绍了内河船舶甲醇燃料轮机的工作原理,并从船机改造、双燃料改造方案、发动机可靠性、双燃料优势、改造周期、服务及维保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深圳市航能氢醇能源创新研究院工程师徐岗、邓洪娟介绍了内河船舶甲醇燃料轮机升级改造进展情况。
中俄远东商会远洋捕捞船厂代表宋林原介绍了中俄远东商会远洋捕捞船厂内河船舶甲醇燃料轮机升级改造的经验。
广西北港西江港口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广西贵港北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杨志勇通过远程网络介绍了广西内河船舶升级改造想法,并聚焦船舶使用甲醇燃料的可行性、周期性、安全性,甲醇燃料主机及辅助系统的可靠性,绿色甲醇的可供性等问题与各位专家进行讨论交流。
本次技术研讨会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甲醇新能源船舶改造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中心将继续以“双碳”战略目标为导向,携手各方,通过技术创新、政策研究、人才培训,共同推动甲醇新能源船舶改造技术的发展,为建设绿色的航运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DMU综合交通运输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