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难免会遇到欧元不够用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会需要去换汇,但是去银行换汇比较麻烦,到账时间较慢,而且有数额限制。
于是,就会有很多小伙伴选择跟朋友,甚至是在网上换汇。但是,这样一来被骗的风险就大了。特别是开学的这一段时间里,就经常会看到各种换汇被骗的新闻。
所以,小编整理了一下相关的资料,给大家准备了这篇换汇防骗攻略。
常见的换汇骗局:两头骗
人物:
受害者A:RMB换藕
受害者B:藕(现金)换RMB
骗子C:两头骗
这类诈骗通常会有2个受害者,骗子C会首先去各大微信群或是其他的网络渠道,先发布低价出藕的消息,找到一个受害者A。
※ 假设市场价为7.3,骗子就会以低于7.3的汇率来换。
确定A上钩后,C又会到没有A的群聊里发布高价收藕(现金),以此来钓到一个受害者B。
为了能得到A和B的信任,在聊天过程中骗子C会提供很多图片、定位等信息,甚至是会打语音电话进行沟通,再厉害一点的可能会给发一下C自己的假驾照或护照照片等。
达成口头交易后,C就会约两个受害者在线下换汇,然后假装自己有事没办法去,要委托朋友帮忙换,让A和B见面后直接交易。
或者,谎称自己是帮朋友换的钱,让A和B双方不要搭话,直接交易,这样一来自己(C)就能在中间赚点汇率差。
见面的时候,A会直接将人RMB转到骗子C的指定的账号,然后拿到B手上的现金,但是B却收不到约定好的RMB汇款(可能会收到假的转账截图,说会延迟)。
等到两人反应过来,骗子C就已经删掉两人的联系方式跑人了。
此类骗局的特征:
以低于市场价的汇率换藕,如按实时汇率或低于实时汇率;
先转账(转RMB到骗子的账户),再换现金的欧元;
为证实自己在德国,会发定位,但有时候定位会跟骗子口中的所在地不一样;
用私人证件抵押;但朋友圈可见的信息比较少。
常见的换汇骗局:“熟人”局
在“朋友”或“同学”这一层皮聊了一段时间后,会让大部分人放松警惕;
起初换汇额度不大;
汇率低于市场价,吸引力太大;
朋友圈内容确实像是学生,或是发了类似学生证等证件证明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