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多家媒体引援据香港经济日报消息,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鹏饮料”)据报正寻求2025年香港上市,集资额料最多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目前正招聘银行处理。
“功能饮料第一股”诞生
东鹏饮料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的“深圳市东方速冻食品厂”,之后又陆续更名为“深圳市东方企业有限公司豆奶饮料厂”、“深圳市东方企业有限公司东鹏饮料厂”。
1997年,林木勤加入东鹏饮料厂,并在后来的国企改制浪潮中,成为东鹏饮料的掌舵人,并依靠每盒赚两三分钱的菊花茶让濒临倒闭的公司活了下来。
后来,依靠自己在中国红牛代工厂积累的经验,东鹏饮料开始再次将目光聚焦到功能饮料品类上,于2009年推出了瓶装“东鹏特饮”。
经管和红牛在包装上存在差异,但长期以来,东鹏特饮都是中国红牛的跟随者。
直至2016年,泰国天丝与华彬集团的合作协议产生了分歧,让东鹏饮料抓住了时机。2017年,东鹏饮料推出PET瓶+防尘盖包装的500ml东鹏特饮,终端售价5元/瓶,正式开启自己的“时代”。
依靠聚焦人群和极高的性价比,2012年,东鹏特饮首次营收破亿,并正式开启向东莞之外的外阜市场拓展。
2015年,东鹏特饮在能量饮料的市场份额达到5%,并在2020年增长至15.4%,位居行业第二。
而到了2021年,东鹏特饮在销售量上成功超越红牛,成为销量最高的功能饮料。同年,东鹏饮料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中国“功能饮料第一股”。
此后,东鹏饮料的业绩也是一路水涨船高。
持续走强
2021年至2023年,东鹏饮料的营收分别达到69.78亿元、85.05亿元和112.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72%、21.89%和32.42%。同期,东鹏饮料的净利润分别达到了11.93亿元、14.4亿元和2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6.9%、20.75%和41.6%。
尤其在2023年,东鹏饮料旗下核心大单品年度销售额首次突破100亿元,正式跻身“百亿大单品”。
进入2024年,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25.58亿元,同比增长45.34%;归母净利润27.07亿元,同比增长63.53%,成为上市以来业绩水平最高的一次。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85亿元,同比增长47.29%。
对比去年同期,东鹏饮料本期毛利率水平略有提升。
单看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5.81%,同比增长4.29%,同比大幅提升主要因白砂糖等成本下降和规模效应。
产品层面,东鹏特饮这一款产品对公司收入占比贡献度达83.86%以上,但占比同比去年有所减少。东鹏补水啦、其他饮料的占比增速在提升。比如公司新品“东鹏补水啦”报告期内,销售占比由上年同期的3.58%提升至9.66%。
前三季度,东鹏饮料销售费用变动比例为45.11%,主要是公司用来做广告和投资方冰柜,以及销售人员薪酬增加所致。由此可以看出,东鹏还在持续的上量之中。
今年上半年,东鹏付出了12亿之多的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41.91%。
渠道反馈来看,11月份以来东鹏延续高速增长态势,部分渠道出现爆单及供不应求的现象。
中国软饮料行业自2013年后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但其中不乏结构化机会频出,能量饮料、运动饮料成为近十年其销量增长最快的两大子赛道,2013-2023年销量CAGR分别为14.0%、7.5%。
目前该行业国内呈现出高集中度的态势,市场排名前五的品牌被红牛、东鹏特饮、乐虎、中沃、魔爪所瓜分,市场占有率合计高达89.9%。
根据尼尔森IQ的报告,东鹏特饮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在中国能量饮料中销售量排名第一,销售额排名位于第二,成为全球范围内收入增速最快的功能饮料企业。
暴露“野心”
根据胡润研究院10月底发布的《2024胡润百富榜》(财富统计截止时间为2024年8月30日)显示,林木勤、林煜鹏父子的财富达到510亿元,排在榜单第74位。而在上一年的榜单上,该父子俩以435亿元排在108位。
在今年的资本市场动态格局中,A股企业增发港股成为热潮,众多A股企业正在积极推动“A+H”布局。这一趋势不仅为企业自身发展带来了新的国际化契机,也对提升企业在境内外市场吸引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资本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东鹏饮料早在2022年就寻求以GDR(全球存托凭证)在瑞士上市,今年初以“内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产生变化”为由,终止瑞士上市计划。
若文章一开头的消息属实,东鹏饮料将目光放在港股,也再次暴露这家百亿巨头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