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抓住新质生产力这把“金钥匙”

时事   2025-01-22 20:18   辽宁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全面振兴的关键位置、作为动能转换的首要力量,以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总抓手,着力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全省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科技成果转化提质增效,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



在辽宁滨海实验室,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新技术目前已完成25千瓦级装置的测试验证。



辽宁滨海实验室高级工程师 朱培鑫

年底我们要建工完成的10兆瓦级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该装置产氢量是2500标方每小时,额外联产淡水6000吨每年。


在辽宁黄海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研发数控缠绕机,用来生产储氢瓶。



辽宁黄海实验室主任助理 王大志

在2025年主要是围绕着工业母机和复合材料这两个方面进行发力,力争快速产生一些重大性的、原创性的、系统性的、增量性的成果。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2022年9月,我省以全新体制机制高水平组建材料、辽河、滨海、黄海4家辽宁实验室,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布局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截至目前,辽宁实验室已集聚科研人员698人、实施自主科研项目72项、转化科研成果181项。


我省还主动对接国家实验室体系,并先行投入累计超11亿元启动了大连先进光源、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和海洋工程环境实验与模拟设施3个大装置建设。



东北大学深部工程与智能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王者超

这三个科学装置和我们辽宁省提出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结合也是非常紧密的,从目前建成大科学装置来讲,它肯定是一个高能级的科研平台。


攻坚之年,我省区域研发经费投入增速6年来首次高于全国水平,投入强度创10年来新高。


随着大连英歌石科学城、沈阳浑南科技城核心启动区相继开园、沈抚科创园启动建设,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也在攻坚之年初具形象。一批“卡脖子”难题接连攻克。新型隐身战机歼-35A、1000千瓦级内电混合动力机车、全球最大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用曲轴等一批含绿量、含新量高的大国重器相继诞生,以“辽宁之为”担当“国之重任”,我省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力越来越强。


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攻坚之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持续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2个重点产业集群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占比首次超过1/3。沈阳航空、沈大工业母机、大盘绿色石化3个集群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全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206家,高新技术企业1625家,新增“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94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茁壮成长,见证了辽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大作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朱蓓薇

特别要感谢的就是省委省政府给我们的这种支持,就是把我们取得的基础研究进行中试、进行产业化,那么我们一手抓基础、一手抓技术、一手抓产业,所以这样就连成了一个很好的链条。


在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8项技术成果已完成中试熟化和产业化。刚刚进入千吨级中试的“甲基丙烯酸甲酯”项目,总投资达21亿元,建成后将极大缓解我国MMA化工原材料市场供需矛盾,年预计营收14亿元。


今天的辽宁,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决胜时刻,我省将继续深化改革、建强平台、加速转化,登“高”而上,向“新”而行,在拓展新赛道上再发力,在重塑传统产业上再发力,在攻坚“硬科技”上再发力。



北方重工设计研究院新产品设计研究所所长 赵绪平

我们要无惧风险挑战,把握发展机遇,奋力争先向前,加速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 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处(国际合作处)处长 宋兴奎

回望来时的路,我们充满了自豪,展望新的征程,让我们更有信心。我们将以整装待发的创新力量,迎接2025年,继续砥砺前行,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勇攀科技高峰。



来源:本台新闻中心

记者/佟欣 付珊丹


监制/李莹

审核/于黎黎 主编/宁明思 编辑/李佳孺


辽宁破解→

最新!锦州给这件大事交出一份“答卷”

李乐成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北斗融媒
辽宁广播电视集团(台)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