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设为星标」,及时获取更新内容!
文丨承承
编辑丨李壮
据京东方A、燕东微近日公告,京东方下属全资子公司天津京东方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和燕东微全资子公司北京燕东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亦庄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公司共同向北京电控集成电路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增资,用于投资建设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生产线项目。北电集成注册资本从1000万元增至200亿元。
目前,高端12英寸晶圆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据中芯国际8月9日发布的投资者调研纪要显示:“到今年年底,公司月产能较去年底预计净增6万片12英寸约当量,由于12英寸供不应求,客户与公司共同承担风险,快速推进量产,12英寸产能的增量会体现在三季度的出货里,带来平均销售单价和收入的提升。”同样,京东方A在公告中也指出,12英寸晶圆项目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27年我国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供需缺口将增加到约37万片/月,市场空间较大。”
京东方、燕东微拟以70亿元增资北电集成
据京东方A、燕东微11月15日公告,两家公司拟联合几家北京市的国资公司,投资建设北京电控集成电路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电集成)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标志着北京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京东方A发布的公告,该项目总投资高达330亿元,其中建设投资315亿元,流动资金15亿元,注册资本金200亿元。其中,燕东科技现金出资49.9亿元,持股24.95%;天津京东方创投出资20亿元,持股10%。燕东微拟通过与天津京东方创投、亦庄国投及北京国管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实际控制北电集成(见表1)。此次投资,京东方A、燕东微合计出资近70亿元。
表1 北电集成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增资情况
数据来源:京东方A公告
据了解,北电集成成立于2023年,是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电控)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在此次增资前,北京电控全资持有北电集成,北京电控同时为京东方、燕东微、国芯聚源及北电集成的实际控制人。
另外,京东方A在关联交易事项中披露,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国管)的董事长吴礼顺先生过去十二个月内曾任公司董事,北京中发助力贰号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中发贰号基金)的投委会成员潘金峰先生过去十二个月内曾任公司董事。
据燕东微公告,北电集成项目产品面向显示驱动、数模混合、嵌入式MCU等领域,依托燕东微现有技术基础,通过自主研发与适当引进的方式构建工艺技术平台,引进28nm-55nm基线工艺IP,同时通过特色工艺平台的自主研发,在基线IP基础上形成自主特色IP,搭建支持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同时,公司指出,该项目有利于燕东微搭建以国产装备为主的28nm-55nm HV/MS/RF-CMOS、PD/FD-SOI等特色工艺平台,建设一条规划产能5万片/月的12英寸生产线,实现由65nm向40nm/28nm技术演进。
北电集成项目所在地位于北京,国家集成电路发展战略重要承载地之一,集成电路产业综合实力强,在集成电路设计业、制造业、封测业、设备业、材料业等环节均有企业布局,产业链环节覆盖全面,但相对集中于设计端,制造端和封测端企业相对较少。因此,京东方、燕东微预计,投资本项目有助于推动大力发展特色工艺,突破关键技术,推动“补短板”“锻长板”齐头并进。
北电集成项目推进“时间表”十分紧凑。项目预计于2024年启动,2025年四季度设备搬入,2026年底实现量产,2030年满产。
抢占高端晶圆制造市场
通常来说,高端处理器芯片大多基于12英寸晶圆制造。这意味着,只有掌握了12英寸晶圆制造,先进芯片的研发和生产就有了更好的发展基础。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产量达到3946.78亿块,较2011年增长了4.5倍。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集成电路产量3156亿块,同比增长26%。其中,北京集成电路产量从2011年的320万块增长至2023年的2191.3万块,翻了近7倍(见图1、图2)。
图1:中国集成电路产量
资料来源:Wind
图2:北京集成电路产量
资料来源:Wind
在产量连年增长的同时,集成电路出口量也在持续增长。据中国海关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出口集成电路9311.7亿元,同比增长21.4%。
不过,在集成电路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其国产化率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高端集成电路产品供需缺口较大。据燕东微披露,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国产化率为16.7%,预计到2026年可上升到21.2%,预计到2027年我国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供需缺口将增加到约37万片/月。
这意味着北电集成12英寸晶圆项目的市场空间较大。同时,该项目势必面对激烈的竞争,其竞争对手包括台积电、中芯国际、SK海力士、华虹半导体、华润微、长电集成电路(绍兴)有限公司、东科半导体(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重庆中科渝芯电子有限公司、江苏长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仅从注册资本来看,北电集成项目注册资本金200亿元,远超大多数竞争对手。据了解,台积电、中芯国际、SK海力士、华虹半导体注册资本分别为623.83亿元、577亿元、189.83亿元、124.35亿元,北电集成项目注册资本仅弱于台积电、中芯国际。
从技术来看,北电集成项目依托燕东微现有技术基础;从市场来看,北电集成产品规划和目标客户明确,显示驱动IC、数模混合芯片、MCU等市场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目前北电集成已与多家合作伙伴签订合作意向,市场前景广阔。整体上,北电集成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
京东方、燕东微共推“芯屏”战略
作为京东方和燕东微的实际控制人,北京电控近年来持续落地“芯屏”发展战略,旨在建设以芯片(芯)和显示屏(屏)为核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而“芯屏”战略两大支点即是京东方A和燕东微。
透过京东方,北京电控实现了在TFT-LCD领域的产品出货量和出货面积稳居全球第一。目前,京东方投资建设了国内首条、全球首批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和越南整机二期项目,引领全球显示产业发展。其中,8.6代AMOLED生产线于9月26日提前封顶;京东方越南整机二期项目于4月18日在越南巴地头顿省富美市举行了开工仪式,预计2025年量产。该项目是京东方首个海外自主投建的智慧工厂。
而燕东微已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半导体功率器件十强企业”,在中国半导体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燕东微以成为卓越的集成电路制造及系统方案提供商为愿景,目前,公司拥有一条6英寸晶圆生产线(产能6.5万片/月)、一条6英寸SiC晶圆生产线(产能2000片/月)、一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工艺节点110nm,产能5万片/月)、一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建设过程中,工艺节点65nm,产能4万片/月),主要面向AIoT、新能源、汽车电子、通讯、超高清显示、特种应用六大领域。
随着京东方和燕东微在北电集成成功“牵手”,北京电控的“芯屏”战略也将更进一步。
京东方在公告中指出,本次投资北电集成项目符合京东方发展战略,有利于完善京东方产业链体系建设,以显示及创新市场为牵引,以产业链合作伙伴的集成电路制造能力、装备和工艺开发能力为基础,共建更为稳固的“芯屏”集成电路产业生态链。通过与生态链伙伴建立更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有效支撑京东方显示等战略业务需求,形成深度业务协同,助力主业更好更快发展。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京东方实现收入1437.32亿元,归母净利润33.10亿元。
燕东微在公告中指出,基于北京电控以“芯屏”为核心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显示产业的需求带动和装备产业的供应保障作用,以京东方等IC市场为牵引,以燕东微8英寸/12英寸集成电路制造能力为基础,辅以北方华创装备及工艺开发能力,构建强大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链。“通过本项目的建设,燕东微将实现更好的晶圆生产线的产业布局,推动工艺技术能力向更高工艺节点迈进,有效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实现公司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北电集成项目的推进,预计将有效缓解国内高端集成电路供应紧张的局面,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同时,项目也符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有望享受政策支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