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叔河,男,1931年生,湖南平江人,编审。原来在出版社当编辑,业余也做点研究,写点文章。现已离休,但有时也写一点。主要著作有《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 《从东方到西方》《念楼集》《天窗》《钟叔河散文》《念楼学短》《学其短》等。编辑作品有《走向世界丛书》《凤凰丛书》《知堂书话》《儿童杂事诗图笺释》等。
钟叔河,这位历经风霜的学者、编辑、散文作家,以其非凡的毅力和对知识的追求,引领了一代中国人走向世界。
钟叔河:从苦难中走出的出版巨人
钟叔河,1931年出生于湖南平江,是中国著名的编辑、学者和散文作家。他的一生,是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一生,是抗争与奋斗、苦难与辉煌交织的一生。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缩影。
早年经历:从叛逆少年到报社记者
钟叔河的父亲是梁启超的学生,与一代名将蔡锷同堂读书,钟叔河作为家中的老来子,自小被寄予厚望。然而,他并不是一个顺从的孩子,他在学校只读了六年书,就因为不满国民党的腐败和黑暗,决然投向共产主义的新世界,进入《新湖南报》工作。
风雨如磐:被错划为右派,身陷囹圄
1957年,钟叔河因发表《关于民主、自由……的四十八条》和主张办党外报纸《同人报》,被划为右派,开除公职,一度中断出版生涯20年。1970年,他又因“污蔑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被判刑十年,被发配至茶陵洣江农场劳改。
在那个黑暗的时期,钟叔河并没有放弃学习和思考。他在劳改队里,因为队里正缺绘图技术人员,他便被分到机械厂的绘图室里。在绘图室一位青年工人的帮助下,以工人的名义从场部职工图书室借来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书籍,钟叔河一有空如饥似渴地攻读。
重获自由:以出版影响时代
1979年,钟叔河平反出狱,调湖南人民出版社工作。他以《走向世界丛书》闻名出版界及史学界,该丛书收录了1840至1911年间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赴海外留学、出使、游历和考察留下的文字,也是早期中国人走向世界、观察现代文明的记录。
钟叔河的学识令人佩服,他的胆识和勇气更加值得敬重。他是国内最早主张编辑大型系列图书《周作人作品集》和《曾国藩全集》的编辑,这在出版圈内同样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晚年辉煌:中风偏瘫,笔耕不辍
1988年,在岳麓书社内部的一次民主评议中,钟叔河落选,他不再担任总编辑,次年,58岁的钟叔河提前退休。然而,退休并没有让他停止工作。2012年,岳麓书社重启中断了三十余年的《走向世界丛书》续编工程。在20余人的团队中,82岁的钟叔河仍是主编之一。
2021年,耄耋之年的钟叔河中风偏瘫,从此活动范围就是医院病床这咫尺天地。而拖着半边不能动的残躯,用右手执笔继续笔耕不辍,医生建议他右手输液,他坚持让把针扎在左边病肢,他说:“我只争朝夕。”就这样,钟叔河写成《钟叔河集》。
引领中国人走向世界
钟叔河的一生,是与书为伴的一生。他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在学术、思想乃至文化界引起轰动,被誉为“整理古文献中,最富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一套丛书”。这套丛书,不仅为中国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更激发了一代人走向世界、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决心。
钟叔河说:“我出的所有的书,都指向一个方向,中国不能不改变。”他以学者的素养、编辑的眼光,为我们再现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沧海拾珠,千山巨静,天地生此人间惊鸿客,他的顽强,他的倔强,是照耀世间所有不幸的光芒。
结语
钟叔河,这位坐过十年牢狱、如今偏瘫的老人,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无论遭遇多大的苦难,都不能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他用他微弱的个体,支撑起中华民族的文学灵魂,引领一代中国人走向世界,提醒我们不能脱离全球文明的正轨,只有保持开放,只有不断改变,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集成家居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