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中小企业被卷入破产潮,化工巨头则纷纷采取裁员停产并购等多种方法应对“艰难时世”。中国的化工行业亦遭遇寒流。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有1000多家化工企业因为各种原因走向破产,仅今年9月和10月宣布进入破产程序的山东地炼企业已超过4家。
是狼来了?还是化工行业真正面临寒冬?
目前国内已公布、在建和拟建、计划“十四五”末投产的乙烯产能还有3475万吨/年。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届时我国乙烯产能或将面临产能过剩,其他基础化工原料也将处于产能投放高峰。
“为缓解低端过剩、高端短缺矛盾,‘十三五’以来,石化产业持续创新并快速发展,高端产品和高性能材料短缺矛盾有所缓解,但基础产品和通用材料过剩状况不仅没有改观,还呈日益严重之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表示,“可以说,化解产能过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这种现状不改变,我国石化产业就只能长期在产业链的中低端徘徊,在产能过剩的漩涡里消耗。”
过剩问题凸显
随着恒力石化、浙石化、盛虹石化等为代表的新型炼化一体化炼厂崛起,我国炼化一体化总产能达7600万吨。2023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总能力为94885万吨/年,仍是全球第一产能大国。
另外,2023年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分别与华锦集团、荣盛石化、盛虹石化和裕龙石化等炼化企业签署相关合作协议,为这些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注入和稳定、长期的原油供应。
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带来了产能过剩隐忧。
据业内人士分析,2025年之前,石化行业即将投产项目的平均新增产能占目前总产能的20%左右。也就是说,中国40多种大宗化学品,至2025年之前产能将会继续增长1/5左右,个别产品新增产能将超过70%。大宗化学品新增产能压力,无疑将导致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升级。
“长期以来,石化行业以规模论英雄,过分重视量的增加,而忽视质的提升。由这种传统思路和发展理念作祟,又叠加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和技术瓶颈制约,导致大量投资主要用于扩大规模和增加产量,而投向结构优化和高端化、差异化方向的占比较少。”傅向升说,“这就造成今天鲜有一个基础产品和通用材料的产能产量不是世界第一,而高端聚烯烃及其弹性体、高档电子化学品和高纯超纯试剂、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和高性能膜材料却长期依赖进口,或者有的关键单体和关键原料长期难以攻克,甚至存在‘卡脖子’难题。”
2024年4月,日本三井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宣布最迟于2026财年关闭千叶市原事业所的苯酚工厂。这是三井化学继宣布关闭千叶乙烯工厂后,不到十天内又一项业务调整举措。两年前,老牌化工巨头三菱化学决定在未来几年内退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业务,引领该国基础化工行业向碳中和方向整合。
上述不仅是日本化工企业的转型之策,也是为了应对化工行业经营困境采取的手段。据媒体报道,2023年,日本多家化工企业表示由于原料和燃料成本高企、全球经济放缓以及俄乌冲突导致的国际形势恶化,化工企业经营陷入困难。
2022年,欧洲化工企业身受能源危机下成本飙升之苦,众多企业倒闭。
飙涨的天然气价格,让欧美一些企业不得不考虑将工厂迁往能源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或者削减产量。2023年三季度,巴斯夫在欧洲支付的天然气费用比2019~2021年的平均费用高出了约40%;2024年4月,埃克森美孚宣布将关闭在法国格拉雄翁工厂的蒸汽裂解炉及相关设施,欧洲运营成本高昂以及能源价格较高是两个主要原因。
综合分析认为,销量下降、价格下降和生产成本高企,让化工企业的盈利压力陡增。
2023年,全球化工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以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为代表的多家大型化工企业的利润降幅超过50%。今年第二季度,巴斯夫净利润和销售额大幅下降:销售额161亿欧元,同比下降12亿欧元、降幅6.9%,归因于所有业务领域的产品价格下跌。
德国化学工业协会对会员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约40%的公司将在2023和2024年减少在德国的投资;与2023年的销售疲软相比,化学品生产商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有所改善,但高昂的成本让他们对利润持悲观态度。
其实,早在2020年年初,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就发出预测:化工行业可能会“面临一个与从前非常不同的也更加艰难的新十年”。种种迹象表明,化工行业十年的“黄金期”或许已经结束。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