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名|丝绸作为图像载体:14-15世纪欧亚织物上的狩猎动物

文化   2024-10-16 18:19   浙江  

【文澜博看】亚洲文明系列


2024年,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联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推出“亚洲文明”系列讲座。该系列讲座将通过亚洲考古、亚洲文博、亚洲艺术、丝路亚洲四个板块为大家追溯亚洲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描绘亚洲各国文明对话交流的历史轨迹。想了解亚洲文明的伙伴们,请跟着专家的专业视角,来共同揭开亚洲文明古老与辉煌的面纱。



德国艺术史学家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1866-1929)曾以“图像载体”(Ger:Bilderfahrzeuge,Eng:Image Vehicl)这一术语阐述纺织品在图像迁移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他指出,织工作为图像的匿名创作者,能够根据顾客的需求重复制作同一主题。它不像壁画那样永久地固定在墙上,而是图像迁移的载体。在图像复制与传播的历史中,纺织品可被视为印刷术的先驱。



本周六下午两点,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博士后石榴老师将做客文澜讲坛,为大家带来“亚洲文明”系列讲座的第十三讲《丝绸作为图像载体:14-15世纪欧亚织物上的狩猎动物》。



鉴于纺织品作为图像载体的特殊性质,本次讲座以14至15世纪欧亚大陆纺织品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狩猎主题纺织品在欧亚大陆的分布、使用与流变。这一时期,使用矛隼进行狩猎是统治阶层普遍热衷的政治与享乐活动。参与狩猎的贵族亦是奢华丝绸的消费者。伴随着矛隼、鹰猎知识和人员在欧洲大陆的流动,鹰猎图案的纺织品得以跨越不同区域,被各地区统治者所理解、接纳,并广泛传播。


活动详情简介 

活动时间

2024年10月19日(周六)14:00


活动地点

浙江图书馆之江馆 二楼报告厅


分享嘉宾 



石榴,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博士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欧洲大学研究院(意大利佛罗伦萨)历史系联合培养博士(2020-2021)。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艺术,蒙元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丝绸艺术,中西跨文化艺术交流。曾赴芝加哥大学艺术学院、德国马普科学史所访问研究访问研究。发表中英论文10余篇,参与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外译项目《中国纺织考古与科学》。



活动报名


  



来源:阅读推广与宣传中心

编辑:徐婷

审核:谢贝妮 乔静仙 

签发:李俭英



浙江图书馆
为读者提供书目查询,续借,新书推荐等各类咨询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