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变老”:一场悄然发生的大型社会文化进程

文摘   财经   2025-01-30 08:45   湖北  
作者 周超
银发财经创始人&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日益加剧的老龄化现象,正在深刻影响社会文化生态,作为国民文化符号的央视春晚,其节目内容也在这一背景下发生显著变化,并由此带来价值取向、社会功能、商业模式等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春晚“变老”:从边缘走向主流的中老年春晚


过去十年,中老年春晚作为一个特定人群的文化现象、商业模式,逐渐从边缘地带走向主流视野。银发财经整理出近几年比较有影响力的中老年春晚,发现不少有意思的亮点。

1.     2025年全国中老年春节联欢晚会

主办方: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联合主办。

演员情况:自2024年5月启动全国海选,累计报名人数达10万余人,最终1000多名演员参与录制。

节目简介:晚会以《有Young中国年》为主题,节目形式多样,包括歌舞、器乐演奏等,展现了老年人的活力和精神风貌。

观众数量:未明确提及具体观众数量,但晚会通过电视及新媒体平台播出。

社会影响力:晚会旨在展示老年人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生活的积极态度,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2.     2024年中老年春节联欢晚会

主办方:由敬老工程管理委员会、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2024中老年春节联欢晚会组委会主办。

演员情况:全国多个选区参与,通过初选、复选及总决选的形式选拔优秀节目,最终邀请优秀演员到北京录制。

节目简介:晚会以“弘扬中华文化魅力,演绎时代银龄风采”为主题,节目形式多样,涵盖歌舞、器乐演奏等。

观众数量:未明确提及具体观众数量,但通过电视和新媒体平台播出。

社会影响力:晚会通过展示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3.     2020年全国中老年电视春节联欢晚会

主办方:老年福电视频道。

演员情况:全国32个选区进行层层选拔,推选出优秀节目。

节目简介:晚会融合具有各个地域及民族文化特色的代表性节目,是一台完全由中老年人自主演绎的晚会。

观众数量:不明。

社会影响力:晚会践行文化兴国发展战略,颂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4.     2018年“幸福中国”第十届全国中老年春节联欢晚会

主办方:国声智库文化发展中心、养老智库提供学术指导,国家养老网、中国国际中老年艺术节组委会、全国老年文化服务联盟主办。

演员情况: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个中老年艺术团参演。

节目简介:节目形式丰富,包括歌舞、小品、相声等,如《陕北情》《大美长白山》等,展现了老年人对新时代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观众数量:超过1000人在现场观看演出。

社会影响力:晚会全面反映了全国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共同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良好精神风貌。

5.     北京中老年春晚

主办方:北京市老龄办、北京电视台、文旅集团联合主办

演员构成

专业团体:中央民族歌舞团退休演员、北京人艺老艺术家

群众团体:海淀区红叶舞蹈队(平均年龄68岁)、朝阳区银发合唱团

特色节目

《岁月如歌》音乐剧(80岁指挥家执棒演绎红色经典)

京韵大鼓《老有所乐》(融入智能手环监测健康数据元素)

观众规模:线下剧场800人,北京台播出覆盖超200万中老年观众

社会影响:推动社区老年艺术团数量增长40%,催生"胡同春晚"文化现象

6.      上海银发春晚

运营模式:SMG联合复星康养集团商业化运作

创新亮点:

全国首设"数字分身"技术(老年演员与虚拟形象同台)

引入适老化弹幕系统(字体放大3倍,滚动速度降低50%)

商业合作:

平安健康险植入健康知识问答环节

携程老年游推出"春晚同款戏曲研学路线"

经济效益:单场广告收入破千万,衍生文创产品销售额超500万

  1. 7.      广东大湾区老年春晚

地域特色:

粤剧名家红线女传人领衔《荔枝颂》数字焕新版

港珠澳三地老年交谊舞冠军联演《湾区共此时》

技术应用:

5G+8K直播覆盖港澳养老院

实时AI字幕支持粤语、葡语、英语三语切换

传播数据:YouTube海外播放量破百万,带动广府文化国际传播

  1. 8.      四川老顽童春晚

草根特色:演员90%来自社区选拔(最大年龄参演者92岁)

创新节目:《麻将交响乐》融合川剧锣鼓点

政企合作:

成都文旅局提供杜甫草堂实景舞台

腾讯开发"银发K歌"小程序进行观众互动

社会效应:带动老年艺术培训市场规模年增长25%

9.     江苏省老年春晚

主办方:江苏省老龄办等相关部门,具体由专门的导演组进行组织实施。

演员情况:从2012 年到 2025 年已连续举办 13 年,2025 年参演队伍从上千个老年表演团队和 3 万多名老年人中海选而来,涵盖全省 13 个地市,年龄跨度较大,有 89 岁的指挥马熙林等。

节目简介:2025年有民乐合奏《金蛇狂舞》、情景歌舞《问江南》、合唱《莫尼山》、舞蹈《青春进行曲》、小品《银龄生辉》、非遗歌舞《倒花篮》等,节目具有时代精神、地域特色、银龄风采和新年氛围。

观众数量:2025年近 2000 名观众在现场观看演出。

社会影响力:成为江苏第一老年文化品牌活动,促进了全省老年文艺水平的提升,展现了江苏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和多彩生活,推动了老年精神关爱工作。

10.  河北省中老年春晚

主办方:河北省老龄办、中国人寿河北省分公司、省宣传部、省老干部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健委、省体育局、省老龄事业宣传服务中心。

演员情况:2025年有 300 余位演员,是从 “中国人寿杯” 河北省中老年才艺风采大赛中的优秀节目为基础,选拔全省各地部分优秀节目参演。

节目简介:2025年有 18 个精选文艺节目,涵盖歌舞、戏曲、器乐、小品、服装走秀、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等。

观众数量:暂无确切总体观众数量数据,但作为全省性活动,受众较广。

社会影响力:成为全省中老年朋友关注和期待的年度盛事,是河北省参与人数多、涉及面广、并具有延续性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对 “助老安康工程” 有宣传作用。

11.  云南省中老年春晚

主办方:2024 年云南省第七届老年春晚由云南省老龄工作委员会、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人寿云南省分公司、云南广播电视台主办。

演员情况:2024年有来自全省各州市的老年文艺爱好者和知名表演艺术家,160 多个艺术团体、3000 余名中老年人参与前期海选,参演演员平均年龄超过 55 岁,最大年龄超过 84 岁。

节目简介:涵盖声乐、舞蹈、器乐、戏曲、朗诵、模特走秀及非遗表演等,还有专题式 VCR、原创音诗画、音乐舞蹈情景剧等形式。

观众数量:2025年 “一带一路 金色澜湄” 第二届全国中老年春晚各平台直播观看数量高达 80 万次。

社会影响力:全方位展示了云南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和老龄事业成就,“金色澜湄艺术团” 还开展了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12.  贵州怀旧春晚

主办方:贵州 2025 怀旧春晚组委会。

演员情况:以 50、60年代走过来的老同志为主,还有各艺术团演员、知名艺术家、草根明星等。

节目简介:围绕 “爱尚健康艺术,展示营养人生” 主题,有经典歌曲、舞蹈、小品等,重现中老年人记忆中的美好时光。

观众数量:暂无确切数据,但作为地方特色春晚,受当地中老年群体关注。

社会影响力:挖掘了贵州的怀旧文化,展示了贵州的文化特色,为中老年群体提供了文化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13.  东营市中老年春晚

主办方:2025 年由东营市民政局、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演员情况:2025年前期筹备海选吸引全市中老年文艺爱好者踊跃报名,累计参与人数达千余人,最终经筛选的一批演员登上舞台。

节目简介:涵盖歌舞、戏曲、小品、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

观众数量:可通过多个平台收看,受众覆盖东营市及周边部分关注人群。

社会影响力:弘扬了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丰富了东营市中老年群体的文化生活,为当地中老年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展示平台。

这些中老年春晚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了新时代老年人的积极风貌,同时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春晚“变老”:时代向前,老人形象大升级


除了为中老年人群特意“定制”的中老年春晚外,主流电视台在主流时间段、面向全年龄人群的春晚,也在主题、形象、价值观方面逐渐“变老”。

1.老年形象的多元化呈现:从“被照顾者”到“主体表达者”


早期春晚中,老年人常被塑造为需要被照顾的弱势群体(如家庭剧中的“唠叨长辈”或“健康问题承担者”)。近年来,老年形象逐渐转向展现其社会参与感和生命力,例如广场舞、才艺表演、甚至模特走秀等节目,凸显老年群体的活力与自主性,体现了“积极老龄化”理念。

这种转变不仅是对老年群体的尊重,更是通过媒介形象重构社会对“老”的认知,推动尊老敬老价值观的回归。

2.节目主题的“老龄关怀”深化


主流春晚越来越聚焦于家庭与代际关系。老龄化社会下,家庭养老、代际矛盾成为社会热点。春晚小品和访谈类节目越来越多地探讨赡养责任、老年心理健康等议题。

例如近年节目中常出现的“空巢老人”、“智能养老”等话题,既引发共鸣, 释放社会对老龄化问题的焦虑,也引导公众思考解决方案,倡导积极应对态度,发挥价值引导和社会共识构建的作用。

还有诸如通过家庭小品化解代际矛盾,或通过励志故事展示老年人的社会贡献(如老年志愿者、社区活动组织者)。

政策导向也在融入主流春晚,春晚节目主题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联动。例如2024年中老年春晚以“弘扬中华文化魅力、演绎时代银龄风采”为主题,通过文艺展演传递“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理念。

主流春晚还在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老年人常被视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春晚通过戏曲、民俗表演等节目强化这一角色,例如京剧选段或地方非遗展示,既满足老年观众审美需求,也促进文化代际传播。

3.挑战:受众分众化与内容平衡


春晚“变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年轻化与老龄化的博弈。春晚近年试图通过流量艺人、网络热梗吸引年轻观众(如B站弹幕互动、脱口秀节目),但老龄化率提升迫使节目需兼顾老年群体的内容偏好。

例如2025年春晚在节目单中弱化地域标签,强调“两岸一家亲”,既符合老年观众对家国情怀的重视,也试图弥合代际文化差异。

第二个挑战则是技术应用的矛盾。新媒体技术(如弹幕、短视频二创)增强了年轻观众的参与感,但老年观众可能更依赖传统节目形式。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如大字体字幕、慢节奏剪辑)服务老年群体,是未来春晚需探索的方向。

春晚“变老”,商业焕新


中国快速而广泛的老龄化催生数十万亿体量的银发经济,春晚作为全社会尤其是中老年人群的关注焦点,无疑成为相关产业(如养老社区、保健食品、健康管理、老年旅游)的最佳宣传推广平台。

以下是近年来在中老年春晚中有过商业合作的知名品牌及其合作情况:

1. 孝当先

合作情况:孝当先作为社区中老年综合服务平台,携手IPTV登陆2025年央视春晚和元宵晚会。该品牌以“以商养善,孝行天下”为理念,致力于为中老年人提供“康”“养”“游”“娱”“学”等多元化服务。

合作形式:通过晚会展示养老服务理念,弘扬爱老尊老敬老的文化价值。

2. 天和骨通贴膏

合作情况:天和骨通贴膏联合漱玉平民大药房及山东生活频道,助力2025年山东省老年春晚。

合作形式:在演出现场提供打卡区与休息区,通过线下门店联动、播放活动视频、发放代金券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并推动连锁业务增长。

3. 中科乐享

合作情况:中科乐享成为2025年上海电视台乐游频道全国中老年春晚的冠名赞助商。

合作形式:提供资金、技术及资源支持,助力晚会筹备与举办,推动中老年文化事业发展。

4. 青岛双星名人集团

合作情况:作为“2019全国中老年电视春节联欢晚会”唯一指定用品单位,与老年福电视频道合作。

合作形式:提供旗下全线产品支持,助力老年福购物商城发展。

5. 山西省康养集团

合作情况:与老年福电视频道等合作,共同打造养老产业新模式。

合作形式:通过资本注入与资源整合,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6. 同程旅游

合作情况:与旅游卫视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出品“中国首届中老年旅游春晚”。

合作形式:围绕中老年群体旅游主题,打造春节联欢活动。

这些品牌通过与中老年春晚的合作,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也为中老年人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享受生活的机会,同时推动了养老、健康、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分析近十年中老年春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商业变现方式:

  • 广告植入:在中老年春晚的节目过程中插入广告,为企业提供品牌曝光的机会。广告形式可以是电视广告、网络广告、节目冠名等。

  • 产品销售:通过中老年春晚的平台,直接销售与老年人相关的产品,如保健品、老年服装、老年护理用品等。

  • 旅游业务:结合中老年春晚的活动,推出老年旅游产品,如老年旅游团、老年旅游线路等。

  • 知识付费:提供老年教育课程、技能培训等知识付费产品,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 会员服务:推出会员制度,为会员提供专属的优惠、服务和活动,增加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中老年春晚为各行业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商业机会和变现途径。企业可以通过广告植入、产品销售、旅游业务、知识付费、会员服务等方式参与中老年春晚,并通过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产品销量、拓展业务范围等途径实现获利。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与中老年春晚的合作,深入了解老年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趋势,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春晚,在“变老”,也在变好


老龄化不仅是人口结构的变化,更是文化叙事重构的契机。央视和地方主办的各种春晚通过节目内容的调整,正在从单纯的娱乐载体转变为“老龄化社会共识”的建构者:

文化使命:通过节目传递“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价值观,推动社会从“被动应对老龄化”转向“主动拥抱银发经济”。

功能升级:从“节日联欢”到“社会议题讨论平台”,回应老龄化带来的家庭、伦理、政策挑战。

商业潜力:老年观众群体的扩大催生内容定制、广告投放、衍生产业(如老年文艺培训、康养旅游)的需求。

未来,春晚需在代际需求平衡、技术适老化改造、内容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持续探索,以更包容的姿态承载老龄化社会的多元文化诉求和银发经济发展需要。


学习银发经济,抓住时代红利,就加入银发财经会员!

详情点击下方链接:

银发财经会员权益大升级 | 一本新书+银发知识库+会员需求清单+线上社群+不少于10场全国线下活动,助你抓住银发经济时代红利!

添加银发财经工作人员企微,获取最新银发经济研究成果、行业秘辛、创业锦囊:



银发财经 简介

银发财经成立于2021年8月,是定位于老龄化和银发经济的专业智库,致力于廓清中国走向老龄化时代的发展迷雾,构建引领中国银发经济健康发展的投资决策咨询体系,为企业、政府和投资机构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撑。
银发财经主要业务为:基于银发经济投资决策咨询体系而开展的战略咨询、产业策划、定制培训、创业辅导、行业社群等。


如您有战略咨询、产业策划、定制培训、演讲邀请、媒体采访、活动合作等需求,欢迎添加周超老师微信,添加时请务必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银发财经
周超,银发财经,创始人\x26amp;首席经济学家 辽宁养老智库咨询专家,浙江大学银发经济营特邀讲师 《下一个风口:中国银发经济黄金三十年》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