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临死前,下令让妃嫔殉葬,3岁女儿的一番话救了母亲性命

2024-07-12 07:30   山西  


1398年的一个静谧深夜,朱元璋躺在奢华的龙床上,他年迈体衰,气息微弱而沉重,面容苍白如纸,那双曾经炯炯有神的眼眸,此刻满是难以言喻的疲惫与不舍。
宝庆公主来到床前,伸出细嫩的小手,温柔地触碰着父亲的脸颊,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与关切:“父皇,您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
朱元璋艰难地喘息着,声音微弱却尽力保持着慈爱:“父皇生病了,孩子,你说父皇还能好起来吗?”
一旁,张美人,这位温婉的女子,宝庆公主的生母,闻言面色骤变,苍白如纸,双手紧握成拳,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她内心焦灼万分,生怕这沉重的话题会伤害到无辜的孩子,却又不敢轻易打断,只能默默祈祷。
宝庆公主说:“父皇,您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每次生病,只要睡一觉,第二天就活蹦乱跳了。父皇您也一定能,睡一觉,等明天醒来,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她边说边将小脸蛋紧紧贴在朱元璋的脸颊上,用她那稚嫩却坚定的声音,为父亲送去最真挚的祝福与安慰。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笑意,那是对女儿纯真爱意的深深感动。他颤抖着手,轻轻抚摸着宝庆公主的发丝,尽管笑容中夹杂着几分无力与苍白,但那份父爱却如同冬日暖阳,温暖而坚定。
不久后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宣布:除了张美人外,其余46位妃嫔,全部要陪葬。
殉葬,这一古老而残酷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根源,其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期。
那时,人们相信死后的世界与生前无异,于是将生前的亲属、妻妾、仆从乃至财物一并埋葬于墓中,以供死者在阴间继续享用。这一风俗在秦朝时曾一度被禁止,然而到了元朝,它却又以一种更为奢侈而残酷的形式被恢复,成为了那个时代一个不可忽视的标记。
朱元璋在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下令恢复了这一早已被历史尘封的殉葬制度。他要求自己的妃嫔们陪他一同赴死,以此彰显自己的权威与荣耀,仿佛要将生前的权势与威严延续至死后的世界。
这一消息传出后,宫中妃嫔们无不惊慌失措,她们深知自己即将成为这一封建社会对女性残酷剥削的牺牲品。尽管朱元璋为参与殉葬的人制定了一系列封赏政策,让他们的家人可以获得巨额的赏赐、爵位等,但这依然无法掩盖殉葬计划本身的残酷与无情。
在葬礼之前,宫中充满了哭声与绝望。然而,朱元璋的殉葬计划让谁也不敢轻易冒险违背。最终,这些女子不得不放弃希望,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她们重新穿上美丽的礼服,享受了最后一顿丰盛的大餐,然后被抬上床。白绫悬挂在床头,她们吞下毒药后将自己裹在白绫中,最终窒息而亡。
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毒药让她们饱受折磨。也有一些女子不愿意顺从这一命运,她们挣扎着试图逃离死亡的阴影,但最终都被宫人镇压并装进棺材,陷入了永恒的黑暗之中。
在这群即将面临死亡的女子中,宝庆公主的生母张美人无疑是幸运的。
由于在临终前,宝庆公主看着卧病在床的父亲,令朱元璋觉得宝庆公主才四岁,她需要一个母亲的照顾。如果再让她的母亲殉葬,她无疑将成为孤儿,没有人会关心她的成长和幸福。这不是一个父亲希望看到的结局。
就这样,因为宝庆公主的一番天真无邪的话语,张氏免于了殉葬的厄运,成为了朱元璋后宫中唯一幸存的妃嫔。
这一残酷至极的人殉制度,自朱元璋的统治时代起便笼罩于世,长达六十六载春秋,无情地剥夺了无数无辜者的生命。直至明英宗朱祁镇的时代,这一黑暗篇章终于迎来了转折的曙光。在朱祁镇生命即将落幕之际,他毅然决然地颁布了废除人殉的遗诏,殉葬的制度才得以成为历史的尘埃。
--end--
往期推荐:





只因和朱元璋共度一夜,一代江南才女从此殒没


李林甫,经常半夜换地方睡,连老婆都不知道他睡哪

姑娘聊历史
以前是账房先生,现在是野生文史博主。阅读历史故事,建立对世界更清晰的认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