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苏州的美食,自然不能错过苏州糕点
云片糕、梅花糕、海棠糕、方糕
桂花糕、定胜糕、糖年糕……
数不胜数!
不过,随着天气逐渐转凉
最想吃的,还是那口甜蜜的海棠糕和梅花糕~
话说,清朝初年,姑苏城里有一大户人家,丫鬟将做饭剩下的食材,加上赤豆沙、面粉放在铜碗里,架在火上烤,家里的小少爷循着香味来到厨房,尝过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天天嚷着要吃这个“塌塌饼”,因丫鬟名唤“海棠”,故美其名曰“海棠糕”,这便是海棠糕的雏形。
而梅花糕源于明朝,发展到清朝时就成为江南地区最著名的传统特色糕类小吃。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其形如梅花,便赐名梅花糕,流传至今。
在哪里可以吃到正宗的两种糕点呢?
前不久
黄埭镇吴门德仁轩的海棠糕与梅花糕制作技艺
入选“相城区第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今天,苏相儿就带您去尝一尝!
四代传承
吴门德仁轩的海棠糕与梅花糕制作技艺,其渊源深远,可追溯至民国时期,承载着几代人的匠心与传承。起初,第三代传人吴德仁先生以一己之力,在黄埭镇东桥菜市场的喧嚣中,用一个小小的摊位,精心烘焙着这份甜蜜的事业。在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帮助下,吴门德仁轩在冯梦龙村的冯埂上寻得了一方静谧之地,设立为固定经营点,让这份传统美味得以更加稳固地扎根于当地。
而今,作为糕点世家的第四代传承人,吴周成自幼便浸润在糕点的香甜之中,与奶奶一同添柴烧火的日子,成为了他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一口甜蜜
如果你吃过吴门德仁轩的梅花糕和海棠糕,就会觉得他们的面皮很特别,外皮金黄酥脆,内里软糯香甜,格外有韧劲。吴门德仁轩沿用传统方法,使用常年累积的“老酵”制作面糊,这样的面糊发酵后更加蓬松,入口即化。
尽管市面上有现成的红豆馅,但吴氏父子坚持每日亲手熬制红豆馅,确保每一颗豆子都煮得软糯香甜,糖、水与红豆的配比精确到毫厘,传承百年的老配方,造就了无可替代的醇厚口感。
为了确保豆沙不露顶,铺满后再用面糊覆盖上去,加入水晶猪油,这可是海棠糕的精髓,选用有年份的猪板油,经过精心腌制后,不仅增添了糕点的风味,更使得整体口感层次更加丰富。最后放上红枣、烤制过后的瓜子仁坚果以及最传统的红绿丝。
吴周成介绍,第一锅得在公模上面撒点白砂糖,公模和母模覆盖后,接下来就交给时间和经验,正常烤一分钟左右。待到白糖全都化成黄褐色,逐渐往外面溢出,海棠糕就可开锅了。
梅花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精致的梅花形模具。别小瞧这个模具,重达35至40斤,想要让面糊均匀填满,可得费些功夫。吴周成吴氏父子每天以此模具精心制作,确保每一块梅花糕都形状完美,如同盛开的梅花。
在保留传统红豆馅的基础上,吴门德仁轩还创新推出了黑芝麻馅及咸口的蛋黄肉松馅,满足不同顾客的口味需求,让传统美食焕发新的活力。
梅花糕的制作,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恰到好处的火候,让糕体外表金黄酥脆,内里绵软细腻,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
为了更好地发扬传承手艺,吴门德仁轩创立品牌,后期将允许加盟开启连锁让更多的人方便尝到这一口老底子的味道,并且将推出海棠糕真空包装随手礼盒以便顾客馈赠佳友。
在机器轰鸣的现代工业中,这些手艺人坚持用最原始的方式,一锅一锅地烘烤糕点。他们深知,这份手艺不仅仅是谋生的技能,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每一次倒模、每一次烘烤,都蕴含着对食材的尊重和对工艺的敬畏。正是这份匠心独运,让海棠糕与梅花糕不仅仅是食物,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人们在品尝间,感受到那份久违的温暖与感动。
地点:冯梦龙故居
营业时间:周末、节假日10:00—17:00(雨天不营业)
地点:繁花中心负一楼吴门德仁轩(附近可外卖)
营业时间:10:00—20:30(雨天正常营业)
联系方式:13915580760
来源:资源促进科、黄埭镇
编辑:薛 佳 吴慧慧
审核:徐政德 陈晓燕
签发:潘 虹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