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头条现场报道:2025年1月5日(今日),《少林堂馆藏中医药手稿本》系列大型丛书与《少林堂馆藏针灸图典》出版首发仪式在重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举行,这批重庆中医“少林堂”馆藏古文献的出版发行,将会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创新实践。
该批古文献,由四川巴蜀书社出版发行,历时5年,参与学者近百人,是对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巴蜀先辈医药专家智慧的致敬献礼,更是对巴蜀中医药传播与推广的生动实践。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巴蜀地区的地域性医学文献典籍,具有浓烈的地域特点,是古代传统中医与地域文化交织、融合、发展的产物,承载着历代巴蜀人民的劳动智慧与文化精髓。
本次活动旨在鼓励更多的非国有博物馆、中医药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界,沉心静气搞科研,要求真务实搞文化传承,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与关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落到实处。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博物馆协会秘书长雷学刚主持,重庆市文旅委一级巡视员幸军、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周勇先生重庆市渝中区人大主任何积光、原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名誉馆长王川平、重庆美术馆馆长王发荣等嘉宾参加。
重庆市博物馆协会秘书长 雷学刚
活动第一阶段进行了《少林堂馆藏中医药手稿本》系列丛书与《少林堂馆藏针灸图典》出版首发仪式。
重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馆长 刘光瑞
重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馆长刘光瑞介绍了《少林堂馆藏中医药手稿本》系列丛书、《少林堂馆藏针灸图典》的出版背景。他说,对于中国传统医药古籍及相关文物的收集整理工作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父亲刘少林曾对他说过,“金钱的拥有让人嫉妒,而文化的拥有让人尊重。”正是基于这种对文化的尊重,在1996年,刘光瑞与父亲创建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这也是重庆第一家民办博物馆,集中展示民间医药精华,涵盖民间医药藏品等。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又建立了匾额博物馆和国医书院,共收藏中医药文物及标本20000余件、古匾3000块、古籍50000余册。202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调研发现,重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馆藏中医古籍主要集中为清代康熙、乾隆至光绪年间的刻本,还有部分明代、清代(包括康熙年间)、民国时期,以及日本古代的各种针灸挂图80余幅,有些是十分珍贵的孤本绝版。
活动邀请重庆市渝中区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李真真、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朱艳、重庆市渝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艾正兵、重庆美术馆馆长王发荣、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周勇以及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幸军等领导进行发言致辞。
渝中区文旅委党委书记 李真真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 朱艳
重庆市卫健委(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事业发展处处长 黄春
重庆市美术馆馆长 王发荣
重庆市文旅委一级巡视员 幸军
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 周勇
活动第二阶段进行了中医药文献珍藏赠予仪式。
重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对重庆华岩佛教博物馆、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泉州市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进行了《少林堂馆藏中医药手稿本》或《少林堂馆藏针灸图典》赠予仪式。
活动最后举行了巴蜀中医药学术交流会,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天回医简》研究著名专家柳长华、重庆市、成都市中医药专家进行发言。
交流会上,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天回医简》研究著名专家柳长华进行学术分享、重庆市中医药专家、成都市中医药专家纷纷发言,就巴蜀中医药传承发展展开学术交流。
重庆中医少林堂堂主、重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馆长刘光瑞就“巴渝医学特征”进行了学术分享。重点阐述了巴渝五大医学“巫祝、天文、扶阳、炮制、草本”。
成书背景
历史上巴蜀数千年的历史,从三星堆文物,到阆中春节的祭祀,从天回医简的出土和研究,到巴渝医药扶阳医学的广泛运用。从长江流域自然植物的周而复始生长,到各少数名族医的生活炮制的习惯。千千万万本地的民间医者,留下了无数的丰富多彩的中医药和自然疗法的宝贵遗产。
巴蜀为天府之国,物产丰富,特别是中药材及动物、矿物用药是特定环境下的自然产物。各种道地药材更是全国第一。而民间医生在这种环境中,产生出不好拥有绝技,独门绝活,冷门绝术的民间高人。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了古籍整理这项工作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古籍是中医学术传承数千年的重要知识载体,是中医药学继承发展、创新的源头,底气和自信。从2007年开始,国务院已公布了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累计收录古籍13026部,其中有大量内涵丰富,充满生活智慧的中医药典籍。《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还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记忆名录》。
202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过对少林堂馆藏中医药古籍进行调研,发现其中一些古籍在版本上有很大的价值,这些中医古籍主要为清代康熙、乾隆至光绪年间的刻本,如明未清初医家喻嘉言晚年撰《尚论篇四卷》,是《伤寒论注十人书》系列之一,为医家经典之作,其版本为乾隆28年癸未(1763)黎川陈守诚刻本集思堂藏板底本。
《三指禅三卷》,清·周学霆撰,脉学著作,最早刊印于道光七年(1827年),博物馆藏有清道光十二年(1832)宏道堂刻本,这个版本除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等少数公藏单位收藏外,其他未见收藏。
在针灸类挂图古籍收藏方面,博物馆现存有明代、清代(包括康熙年间)、民国时期、日本古代的各种针灸挂图80余幅,有手绘版、拓印版、刻印版,有彩色、黑白版本。部分已被翻印出版发行,部分为绝版。
介于少林堂中医药古籍的在版本及医学方面的价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少林堂馆藏古籍给予了50万元的资金帮扶。
馆藏精华
少林堂馆藏明·清·民国中医药手稿本是源自于巴蜀两地长江中上游的民间医者的手稿本,也就是说每个医者对自己医术的体会、感悟总结的精华,在整理数千册民间医者的手稿本中,精选300余册,具有典型的巴蜀地域特征和长江中上游少数民族特色的手稿本。
在此基础上严谨地将学术价值,临床价值,地域习惯历史价值融合一体。按中医药体系,较为创新与传承相结合的方法,按中医药理·法·方·药·术·雅六大类划分归纳。其中有不少珍贵的绝方,绝术,绝招也在其中。严格按博物馆界对古籍保护和抢救的原则,及时地将这批十分宝贵的中医药古文献,用影印版的方式,由电脑录制到影印出版问世。
同时古针灸图典,也是百余幅精品,其中国家二级文物、三级文物也在其中,有孤本针灸挂图,也能清晰地看到中国针灸的发展历程,也包括民间手绘本针灸的精准和经典,也是当今及未来研究中国巴蜀针灸的演变史,提供十分精准的物证。自天回医简的针灸人出土,这批民间的针灸挂图的问世,也说明自古巴蜀两地及长江中上游对中医药学的贡献。更能证明中国针灸的数千年临床运用和不断探索的文物佐证。
专家评述
该系列丛书及针灸图典是凝聚了历代数百位医者的心血和结晶,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而重庆中医“少林堂”和重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花费心血将这批文献进行系统整理,择其精华影印出版,使其化身千百,造福社会,精神可嘉。
-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
中医药委员会会长 曹洪欣 -
国家级非遗针灸传承人刘光瑞先生,将收藏的一百多幅古针灸挂图影印出版,体现了刘光瑞先生对古老神秘的中国针灸的研究及运用成果。中国针灸的全球发展,我们应该深入发掘其精华。
这批珍贵的古针灸挂图,分为官版、民版、手绘图与其它共四类。进行对比考证后,也经过中医药专家鉴定,分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和三级文物有三十多件,另有一百多件优秀文物归档。中国针灸挂图在历史上的传承作用,到现在的临床应用来看,古针灸挂图就是一个学习针灸的标准图和意向体验图,图中的解答也说明,古针灸图的运用和循经走向规律,为后来的临床探索及循证施术是一个极好的参考。
-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
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 柳长华 -
重庆少林堂主人刘光瑞先生,世代业医,家学渊源深厚,是善读“黄帝正经”的民间医生,盖缘家有万卷藏书。今闻光瑞先生从中精选300余种中医珍善本古籍,整理校定,即将付梓,并嘱余作序。感其乐而好古之心,将助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复兴,是为之序。古籍整理是“上对祖先,下对子孙后代的大事”。为少林堂此次出版的书籍表示祝贺。
- 重庆市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
重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
重庆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
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
重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勇 -
《少林堂馆藏中医药手稿本》系列大型丛书与《少林堂馆藏针灸图典》堪称煌煌典籍、医界秘籍,本次出版发行是一件好事、大事、盛事,也是一大壮举、义举、善举。这套典籍具有“四大价值”,即对于发掘和丰富祖国中草药科学宝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填补了巴蜀中医学界民间手稿本及古针灸挂图专业出版发行的空白,既有重要的中医药文化史证价值,又有学术研究、临床应用的现实价值;是在国家实施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的进程中,重庆与四川合作开展地方中医药文献整理和出版的一个重要项目,为庆祝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实施五周年献上了一件厚礼;这套传统医药典籍是重庆史上的宝贵财富,其出版发行为研究重庆传统医药历史、研究重庆文化提供了重要史料。
-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 幸军 -
充分肯定了重庆中医“少林堂”、重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主编并发行《少林堂馆藏中医药手稿本》系列丛书与《少林堂馆藏针灸图典》的重要意义,鼓励中医药界、文博界要联合挖掘中医药古文献资源,加大对巴蜀中医药学术研究力度,推动更多古典古籍古方创造性转化为实践应用,造福更多百姓。
“望闻问切”
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望、闻、问、切”四个层面深入挖掘、广泛收集、实地调研以及实践应用,确保珍贵文化资源得以保护和活化。以本次汇编的《少林堂馆藏中医药手稿本》和《少林堂馆藏针灸图典》为例,在“望”的层面上,博物馆是在梳理数千册民间医者手稿本的基础上,精选300余册具有典型的巴蜀地域特征和长江中上游少数民族特色的手稿本,按照中医药理、法、方、药、术、雅六大类划分归纳汇编而成;“闻”意味着博物馆积极从民间各角落收集资料,为当下及未来的研究提供至关重要的物证。
本次汇编的《少林堂馆藏中医药手稿本》和《少林堂馆藏针灸图典》,有效填补了专业出版发行巴蜀中医药界民间手稿本与古针灸挂图的空白,不仅是对传统中医药认知体系的一次系统性实践,更是对珍贵古医药学良方的抢救与研究,对促进巴蜀中医药传承发展、文物文献学术研究、巴蜀中医药临床应用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问”代表博物馆开展实地考察与交流学习活动。深入到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环境中去,亲身感受非遗的魅力,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与传承人的面对面交流,了解非遗背后的故事和精神内涵。同时,博物馆也可以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参与调研,共同探讨非遗保护的有效途径,分享成功的案例和经验。正如此次举办的巴蜀中医药学术交流会。“切”指的是将理论付诸实践。博物馆不仅要展示非遗,更要推动其活态传承。例如,可以通过设立工作坊、体验区等方式,让观众亲身体验非遗技艺;或者开展培训课程,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
编辑:郑祉韵
审核:戴静怡
监制:博物馆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