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芯片企业冲击,美国芯片制造厂不玩了,挂牌出售

文摘   2025-01-29 06:41   山东  

谁说"国外的月亮更圆"?在半导体领域,这句话恐怕要改改了。美国芯片巨头Wolfspeed突然宣布出售工厂,这个消息在业内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更令人瞠目的是,这家曾经的碳化硅领域霸主,如今股价暴跌84.7%,市值蒸发超过200亿美元!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曾经的"半导体之王"沦落至此?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产业震荡?

回溯到2022年,当美国政府高调宣布对中国实施最严厉的芯片禁令时,恐怕没人能预料到这场"围堵"竟成了一记"助攻"


美方的种种限制措施,不仅包括先进制程、核心设备,甚至连成熟工艺都被卷入战局。但现实总是充满戏剧性 - 禁令不仅没能阻止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反而成了倒逼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就拿碳化硅这个小众但关键的赛道来说。这个被誉为"第三代半导体之王"的领域,原本是欧美企业的"私家花园"。但短短两年间,中国企业完成了从"门外汉"到"产业主力"的华丽转身。

特别是在功率器件这个细分市场,中国企业凭借着成本优势和快速响应能力,正在重塑整个产业格局

这种变化,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Wolfspeed这样的行业巨头会陷入困境。数据显示,这家曾经的市场领导者近12个月累计亏损7.5亿美元,股价更是创下30年来的新低。

细看Wolfspeed的困境,简直像是一部"冰火两重天"的商业大片。这家公司曾是碳化硅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其6英寸碳化硅晶圆曾经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谁能想到,短短两年时间,形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4年,Wolfspeed股价暴跌84.7%,2025年开年又跌了26%,简直像是坐了过山车。更让投资者心惊的是,公司近12个月巨亏7.5亿美元,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其2023年全年收入的一半!

但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24年底。Wolfspeed突然宣布出售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150mm生产线,这个决定震惊了整个产业界。要知道,这条生产线可是公司的"摇钱树"啊!为什么要在此时出售?

业内人士分析,这背后有三个关键因素:

  1. 1. 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挤压了其传统市场

  2. 2. 新建200mm生产线的投资压力过大

  3. 3. 市场需求向低成本产品转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在Wolfspeed陷入困境的同时,中国碳化硅企业却实现了产能的快速扩张。据统计,2024年中国碳化硅晶圆产能同比增长超过200%,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竞争对手感到压力。

表面上看,这是一家美国企业的经营困境,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实际上是整个半导体产业格局重构的缩影。

成本之战

中国企业凭借着全产业链优势,将碳化硅晶圆的成本压低了约30%。有专业机构测算,同样规格的6英寸碳化硅晶圆,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比国际竞争对手低1000-1500美元。这种差距在大规模量产后会进一步扩大。

技术突围

更令人意外的是,中国企业在技术层面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三江半导体、山东天岳等企业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一些国际巨头。特别是在车规级芯片认证方面,已经有多家中国企业拿到国际车企的订单。

市场重构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碳化硅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突破35%,预计2025年将超过45%。这种变化正在倒逼国际巨头调整战略。不只是Wolfspeed,就连欧洲的STM、Infineon等企业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市场策略。

Wolfspeed的这场"失意",某种程度上成了产业变革的一个注脚。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构,不仅是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更是产业链、技术路线和竞争模式的全面革新。

在这场变革中,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正在成为新的制胜法则。而中国企业,正在用实力改写游戏规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