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利用好民族团结互助传统习俗——以云南红河州“牛马亲家”为例

文摘   2024-11-07 21:51   云南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诸多流传至今的民族团结互助传统习俗。在我国红河流域,各族群众以牛、马、田、水等为载体,结成团结互助的“牛马亲家”,在生产生活中互帮互助,如亲戚般世代交往。本调研组深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全面考察“牛马亲家”民族团结互助传统习俗,研究其内涵与本质,阐释其对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


“牛马亲家”

民族团结互助传统习俗的生成基础


红河州地处滇南,居住着汉、哈尼、彝、傣等11个民族。各族群众相邻而居,在生产生活中相互往来、相近相亲,以牛、马、水、田等生产生活资料为联结载体,经友好协商,自愿结成亲家关系,当地俗称“牛马亲家”。这种关系的产生具有深厚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和文化基础,其本质是族际关系的再造与重构。


自然环境基础。生存空间交错是“牛马亲家”关系生成的自然环境基础。红河州山谷错落连绵,海拔气候不一,可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各族群众彼此交错、农时不一而又相互联结的生产生活空间。当地傣族群众多居住在河谷地区,而哈尼族群众多居住在山间梯田地带。初春时节,河谷地区气候温暖、青草嫩绿,正值撒种栽秧之际,耕牛驮马由居住在河谷地区的傣族亲家使用。四五月间,山间梯田进入犁田栽秧之时,而此时河谷地区正值农闲,傣族群众便赶着耕牛驮马上山帮助哈尼族亲家进行农事劳作。六七月间,傣族群众忙着插栽晚稻,哈尼族亲家则赶着牛马下山一起劳作。晚稻栽完,河坝炎热,牛马交给哈尼族亲家带至水清草肥的山区饲养。十月以后,山坝气候转冷,草木干枯,牛马则回到气候相对温暖的河坝过冬。生产生活空间的交错联结,便于各族群众共同饲养、繁殖和使用牛马,来应对农时节令的变化,实现牛马等生产资料错峰使用、共同饲养。


生产生活基础。生产生活互惠互助,是结成“牛马亲家”的生计基础。耕牛在红河州各族群众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去,依靠耕牛耙田犁地,个体农户往往无力购买耕牛等大牲畜。各族群众自愿结成“牛马亲家”,共担饲养成本、共用耕牛劳作、共享养殖收益,既节约了耕牛购买及使用成本,又提高了养殖收益,还增进了彼此间的情谊。


民族关系基础。总体来看,历史上我国红河流域各民族关系较为融洽。首先,习俗相近。长期以来,当地各族群众都有认干亲、拜亲家习俗。除结成“牛马亲家”外,当地还有因给子女起名而结成的“人亲家”。如,汉族群众给哈尼族“干子女”起汉语名字,汉族“干子女”也有哈尼语名字,这些传统习俗拉近了各族群众的距离。其次,语言互通。当地各民族相互通晓彼此语言的现象较为普遍,比如汉族群众会讲哈尼语,哈尼族群众会说彝语等。第三,节日同过。各民族互相邀请,同过本民族传统节日,已成为惯例。例如,哈尼族传统节日“十月年”、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都是各民族共同欢庆的节日。


传统习俗

蕴含的时代价值


“牛马亲家”民族团结互助传统习俗打破了地理与族际界线,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推动交往。“牛马亲家”促使多民族的两个或多个家庭及成员之间相互了解、接纳,结亲以后交往更加密切,情感更加相亲,风俗习惯更加交融。这种跨民族的“亲家”关系,对后代产生重要影响,培养了年轻一代开放包容的心态,提升了他们的交往能力。例如,在红河县迤萨镇龙街村,大多数傣族、汉族村民都与居住在半山腰的哈尼族、彝族村民存在“牛马亲家”关系。龙街村现已推广机械化生产,但亲家关系依然密切,是代代相传的情感联系。


增进认同。在“牛马亲家”关系中,牛、马不仅是各族群众进行生产生活的必要生产资料,也是促进各民族交流互助的纽带。“牛马亲家”的友好关系逐步从个体家庭之间的相互帮扶和互惠互利扩展到家族、村落,深化了各族群众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增进了情感和认同,进一步夯实了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心理和情感基础。


促进团结。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需要内驱力,要借助相应的载体,以共同利益为联结,让维护民族团结成为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习惯,并从中受益。“牛马亲家”基于牛、马这类重要生产资料,促进了各族群众交流往来,联结了共同利益,强化了情感联系,是各民族守望相助的生动实践。而这种深入的利益联结、生产互帮、生活互助、情感互融,也从利益、意识、情感等维度实现了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广袤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形成了诸多类似“牛马亲家”的民族团结互助传统习俗,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对此类资源应挖掘利用,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在内容、载体、形式等方面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云南民族大学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王传发 阮朝奇 陈航 张轩睿 胡紫晨

编辑:庞玉珍

在“两创”中赓续中华文脉

共建美好家园 共赴美好未来

【聚焦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倒计时16天,各地积极备战!

走精品路径、活庄园经济、促咖旅融合——临沧咖啡产业渐入佳境

丽江德宏文旅合作 共商发展大计




云南民族时报
《云南民族报》创办于1992年,1995年被云南省委宣传部列为五家省级党政综合报之一,2001年7月更名为《民族时报》。是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交流民族工作经验、普及民族文化知识、反映群众心声为己任的综合性时政类报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