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美山水城 同心腾玉龙】白沙镇玉湖村:念好五字诀,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

文摘   2024-11-14 16:47   云南  


日前,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玉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旺盛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跟随载誉归来的和旺盛走进这个玉龙雪山脚下的小乡村,许多人才发现,这个曾经闭塞贫困的小村落已华丽蝶变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一幅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这里焕发出勃勃生机。


玉湖村,纳西语称为“巫鲁肯”,坐落于丽江市玉龙县白沙镇,是一座以石料构建出独特韵味的石头村落,石墙石屋,石径纵横。村中现有9个居民小组,居民399户,共计1603人。近年来,玉湖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念好法治强、民族兴、产业实、文化盛、生态美的“强、兴、实、盛、美”五字诀,探索出了一条极具玉湖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基层治理“稳定器”

玉湖村始终坚守党建引领的核心地位,通过不断强化党组织建设,创新性地推出“党建+”模式。目前,村党总支设5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汇聚了116名党员力量。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打造强有力的支部、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乡风文明、共建美丽家园为“四轮驱动”,全面推行“五主十责”党建工作法,确保每一个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都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最强有力的推动者。


自2004年起,玉湖村便以“党支部+合作社”的创新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如今,玉湖村作为丽江市“2+6”乡村振兴示范点,将乡村旅游的转型开发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党组织领导+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有效推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2023年,玉湖村党总支荣获云南省委组织部授予的“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称号。在党建引领下,全村各民族群众紧密团结,共同投身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中,他们不仅注重经济发展,更关注社会和谐与生态文明,努力构建着一个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乡村。



强化法治建设,筑牢基层治理“安全线”

在玉湖村,法治建设的春风已悄然吹遍每一个角落,为这片土地铺设了坚实的法治基石。自2006年荣获“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再到2012年斩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殊荣,玉湖村始终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迈向新高度。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洒落在玉湖完小学校旁的法治广场上,这片面积虽小却意义非凡的空间,成为了村民与游客共同学习法律知识、感受法治力量的温馨殿堂。孩子们每天背着书包经过这里,那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条文,如同种子般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为未来的法治社会培育着希望之花。


法治广场的落成,是玉龙县委依法治县办与县司法局精心策划的结晶。它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法律知识,还通过讲述法治名人的故事,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融入,为玉湖村的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引领着村民们在法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强大的法治动力。


在玉湖村,乡村法治建设早已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和6名“法律明白人”在一线的奔走活跃,让法律宣传更加贴近人心,矛盾纠纷得以迅速化解。游客投诉受理中心与人民调解委员会也总能及时回应游客关切,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今年,两起宅基地纠纷在他们的耐心调解下圆满解决,彰显了法治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强大力量。玉湖村党总支副书记、“法律明白人”和新华回忆道:“当时双方情绪都很激动,我们通过耐心沟通和引导,最终让双方心平气和地解决了问题,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法治的力量。”


此外,玉湖村还充分利用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等现代化社会治理方式,确保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深入人心。每个村民小组都设有网格小组,通过信息采集上报、政策宣传等手段,确保村民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法律资讯。同时积极利用新媒体建设线上普法阵地,为农民群众学法用法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途径。如今,玉湖村的法治建设成果显著,基层社会治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促进民族团结,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在玉湖村,纳西族、汉族、藏族、白族、普米族、彝族等多个民族和谐共居,共同编织着一幅幅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美丽画卷。作为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村,玉湖村始终将民族团结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和谐之美。


村两委作为玉湖村治理的核心力量,始终将民族团结视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他们精心策划各类民族文化活动,如民族文化节、民族运动会等,搭建起各民族交流互鉴的桥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深入了解与情感交融。在村两委的引领下,玉湖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共生局面,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走进玉湖村,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位村民说道:“在这里,我们不分你我,各民族兄弟姐妹都亲如一家,这种氛围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


玉湖村还注重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通过建立健全民族团结工作机制,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成功化解了多起潜在的民族矛盾纠纷,确保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夯实产业发展,赋能基层治理“强引擎”

在玉湖村,一个独具匠心的“1+1+4+10+N”乡村旅游体系逐渐成型。特色马经济、创意旅拍、四大导流项目、十大非遗院落等多个旅游配套项目,共同打造了一个集休闲观光、康养度假、音乐体验、博物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感受玉湖村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玉湖村紧跟产业发展潮流,深度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盘活闲置资产与集体土地,携手好好生活(丽江)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创立了玉湖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在“党组织领导+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四方紧密合作下,玉湖村实现了从单一建设向综合经营的华丽转身,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大幅跃升。


村民和杰林勇立潮头,将自家纳西民居改造成文化体验馆,提供磨豆花、穿纳西服饰等民俗活动,不仅成为村里的文化新地标,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回报。


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升温,激发了村民们的创业热情。他们或当导游,引领游客领略乡村风光;或成为马夫,让游客体验骑马乐趣;或开农家乐和民宿,为游客提供温馨住宿。如今,玉湖村已拥有24家民宿、客栈及酒店,提供400余个床位,以及10家农家餐馆、8家咖啡吧和3个民俗文化体验院落,75%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既赚了钱又顾了家。乡村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村民们铺就了一条致富之路,更在玉湖村书写了基层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弘扬文化传承,焕发基层治理“软实力”

作为纳西族先民最早聚居的村落之一,玉湖村以其悠久的历史、保存完好的建筑风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无数人向往的圣地。千年的古村落,见证了纳西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基层社会治理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玉湖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村两委班子深知,乡村振兴与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他们肩负重任,将保护古村落和文化视为首要任务,致力于通过基层社会治理,让村民们“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愁”。


自2004年起,村两委便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规定新建或装修房屋必须使用当地石头垒建,以保持古村落独特的建筑风格。这一举措不仅有效保护了古村落的风貌,更让游客在游览中深深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玉湖村因此荣获“中国传统村落”的美誉,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典范。


和新华感慨道:“文化,是玉湖村的灵魂所在。没有文化的村子,就像失去了灵魂的躯壳。我们始终坚守着这份宝贵的文化,这也是玉湖村能够发展得如此繁荣的秘诀。”在玉湖村,三多节祭祀、火把节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依然热闹非凡,特别是已持续34年的“火把杯”足球赛,更是独具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火把节期间,村民们还会在村内举行民俗文化展演和文艺活动,共同传承和弘扬纳西族文化。村里还成立了老年协会传统文化传承队和中青年文化宣传队,他们携手并肩,共同为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让基层社会治理更加充满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




做实生态保护,书写基层治理“绿美篇”


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玉湖村坚持生态保护为核心,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固的绿水青山生态屏障。


玉湖村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精心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严谨细致的村民公约。这些公约不仅规范了村民的建房、修缮等行为,更明确禁止盗采金矿、滥伐林木等破坏环境的行为,使村民们从过去的破坏者转变为如今的守护者,成为名副其实的“护林人”与“守矿人”。


在提升村民居住环境方面,玉湖村同样不遗余力。每月一次的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已成为村里的固定传统,党员们以身作则,带领村民积极参与,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对于连续缺席三次大扫除的农户,村里会采取扣罚或取消生态环境保护补助等措施,这一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村民们的环保热情,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同维护的良好氛围。


此外,玉湖村还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升级,通过基层社会治理的智慧,配备了现代化的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赛马场等设施,既满足了游客的旅行需求,又确保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如今,玉湖村凭借其独特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荣获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宜居村庄”等诸多殊荣。这些荣誉见证了玉湖村的蜕变与成长,也激励着村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共同守护这片玉龙雪山下的和谐美丽家园。





来源:丽江政法

编辑:庞玉珍

全省教育大会在昆召开

【春融磨憨 幸福昆明】昆明托管磨憨——帮带共建带来看得见的“幸福”

【云新发布】丽江:在旅游发展中把文化底色擦得更亮

【苍洱处处石榴红 籽籽同心爱中华】漫游苍洱 解码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大理样本”

【聚焦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备赛直击】攀椰竞速:争战“椰树之巅”




云南民族时报
《云南民族报》创办于1992年,1995年被云南省委宣传部列为五家省级党政综合报之一,2001年7月更名为《民族时报》。是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交流民族工作经验、普及民族文化知识、反映群众心声为己任的综合性时政类报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