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学习时,经常开小差,东张西望;
做作业时,速度慢,拖拖拉拉,且粗心大意;
老师、家长说话时,无法集中精神,听不进去。
……
出现这些情况,很多家长误以为是孩子的问题。实际上,专注力和视觉、听觉、触觉、执行4大功能相关。
每个孩子都可以拥有专注力,关键在于家长的培养与引导。那些坐不住的孩子背后,可能都站着事事爱插手、爱唠叨的父母。破坏孩子专注力的这4件事,你或许正在做……
不断地提醒与干扰
破坏视觉注意力
孩子一写作业、看书,就开始走神、抠手指、发呆,有时坐姿七扭八歪的,家长就会忍不住一遍遍地提醒:“认真一点,专心一点,快点坐好了……”
孩子正专注于某项活动时,很多家长会不时地打断他们询问是否需要喝水,或提醒吃水果;有的还会因怕弄脏衣服、怕危险而制止孩子继续活动,粗暴地打断孩子的专注体验和认知的过程。
殊不知,这些好心提醒和变相干扰,不仅会打断孩子的节奏、思路,也正在破坏孩子的视觉注意力。
专注力主要依赖的通道有“视听嗅味肤”等器官能力,而在所有的能力中,视觉是最重要的。
我们大脑获取的信息80%都是来自视觉,没有了视觉专注,孩子的专注力将会大打折扣。
蒙台梭利博士说:
“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提醒孩子“坐直了”“去背书”“记得吃水果”,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挥,从而看错、记混、模糊信息。
家长要在合理、适当、安全的范围内,给予孩子自由规划、安排、做事的权利,并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兴趣。
当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往往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家长应当珍惜这种机会,不阻碍、否定孩子,这份专注力也会逐渐迁移到其他的方面。
不停地指责与唠叨
破坏听觉注意力
家长不间断地唠叨:你这儿没做好,你那儿犯了错;不许这样,不准那个;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孩子听不进去,还会让他们更加厌烦、疲倦和麻木。
听觉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记忆”的基础。
听觉注意力弱的孩子,很容易出现以下障碍:
充耳不闻,把大人的话当耳旁风。
不等别人说完话就打断,没有耐心聆听。
上课时经常走神,喜欢东张西望、窃窃私语。
老师提问时答非所问,听题不完整。
不同年龄、不同发育水平的孩子,听觉注意力水平各有差异。
但长期的指责和唠叨,会大大破坏孩子的听觉注意力,让孩子出现发呆、走神、听不懂等情况。
更严重的会让孩子形成逆反心理,变“自己的事”为“家长的事”,从而更加无法专注。
作为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减少唠叨和训斥。在孩子需要时,给予他们提供具体的帮助,如一起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接下来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改进;在孩子取得进步、态度认真、努力时,及时肯定他们;在孩子沮丧时,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相信、支持他们。
做好这些事情,孩子对学习、生活有信心、有主动性,注意力的提升就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一味地包办与限制
破坏触觉功能
一味地包办孩子的一切,不仅无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会破坏孩子的触觉功能。
触觉系统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原始的触觉系统,另一个则是先进的触觉系统。
成年之前,原始的触觉系统主导孩子的行为反应,可以帮他们训练专注能力。
反之,总是不允许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走出去接触更多的人和事,不尝试多样的户外活动,其实在隐形破坏孩子的触觉功能。
触觉功能训练不到位,反馈在学习上,就会表现为做事拖拉、反应迟钝、依赖性强。
家长做得太多、管得太多,孩子无法感知到鲜活的世界,没有真实的体验感,自主能力变弱,反而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当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行为和表现时,他们也可能会制造一种压力和焦虑的环境,孩子也可能会因此感到不自在与不安。
智慧的家长,要学会“用”孩子,带着他们干家务、做运动、走近自然,培养触觉能力的同时,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过度刺激与不良示范
破坏执行功能
孩子面临过多的外界刺激,如嘈杂的环境、过多的电子设备等,这些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孩子在写作业时,家里电视、手机声音很大,或者旁边有人大声讲话,都会让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媒体、电子产品都在抢占着我们的注意力,不只是孩子,成年人也存在专注力减弱的问题。
工作、学习没几分钟,就想拿出手机刷短视频、看朋友圈,不能持续投入在有一定难度、需要思考的事情中。
看电视、打游戏、刷视频,都属于高刺激,不需要怎么思考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取正向反馈。
如果孩子长期沉溺于这样的活动中,注意力就会遭到破坏,不能专注于相对来说有挑战性、需要长时间坚持才能看到成效的学习、认知活动中。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可以专注地玩手机、看动画片,却不能专注地听讲、写作业和阅读。
执行功能是大脑的认知管理系统,是一种目标导向的能力,和专注力紧密相关。
经常分心、自制力差,做什么都“三分钟热度”,这样不利于孩子执行专注力的发展。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做的专注力研究发现,婴儿的专注时长与陪伴他的成人的专注时长密切相关。
实验发现,在与孩子互动时,成人专注度高的,孩子能专注的时间是其他组的4倍。
生活中,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时,喜欢玩手机、看电视,一会儿接个电话,一会儿离开去做别的事。
看着家长的一举一动,孩子也会受到影响,不能集中在眼前的活动中,不利于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事的习惯。
家长可以从自身出发,为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看到父母做事专注的样子,潜移默化中受到正面影响。
来源:洞见父母、钱志亮工作室、盛夏书香、光明少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