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内容为商城广告 ——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煮商城”查询订单、物流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日。
这一天闹花灯、猜灯谜、放烟花、舞龙狮……从古至今,元宵节总是热闹非凡,给人们带来了无尽欢乐。
元宵节起源可追溯到汉朝,公元前180年,汉文帝刘恒平息吕氏家族的叛乱,恰在正月十五,刘恒为了庆祝平叛的胜利,大郝天下,普天同庆。
正月又称元月,“夜”在古汉语中叫“宵”,所以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
从此每到元宵节,皇帝都要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
唐玄宗酷爱元宵灯会,元宵庆典,那叫一个奢华。安福门外搭建高达二十丈的灯轮,上面悬挂着五万盏花灯,宛如绽放的巨型花朵,绚丽夺目。灯轮下,宫女、民间艺人载歌载舞,“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表演持续三天三夜,彰显大唐的盛世繁华。
李商隐的“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生动描绘了当时灯节的盛况。
到了宋朝,元宵节不仅是全民狂欢的节日,皇帝也常常与民同乐,彰显亲民。宋代文人喜欢在元宵节制作灯谜,悬挂在花灯上供人猜解,灯谜文化由此达到鼎盛。宋代小词中写道:“奏舜乐,进尧杯,传宣车马上天街。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可见当时的元宵节不仅是娱乐,更是文化的盛宴。
中国国家博物馆有《明宪宗元宵行乐图》,能看到 500 多年前明朝紫禁城闹元宵的热闹场景。元宵节吃汤圆也是从明朝开始的,汤圆象征着团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随着时间推移,灯节越来越盛大,灯期也越来越长。汉代灯节一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明代从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堪称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清代缩短到四至五天。
到民国,据《国民生活历》记载,这天的主要习俗是:举行赛灯大会。举行乡饮酒,席间歌鹿鸣三章以侑饮。举行上元宴,有宗祠者集族人在祠宴饮,社团集合同志举行元宵会。晚间举行灯会,放河灯。农家以芦苇作火把,往来照耀田间。
老舍写道: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灯市以笪桥、评事街、夫子庙等处为盛。”姜白石写得更有想象力:“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而肖复兴说:在老北京,上元的灯,东风夜放花千树,曾经是多么辉煌灿烂。如果没有最后这样辉映整座京都的灯节,就像一出戏没有了名角出场唱的出彩儿的压轴戏一样,春节是无法落幕的。
是啊,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汪曾祺有他的爱好:“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附设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有谁记起,2019年的元宵节,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建院94年来的首场灯会——《紫禁城上元之夜》,这也是故宫首次夜间开放,整座紫禁城“爆灯”,美奂绝轮。
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是年轻人的社交盛宴。
在古代,待字闺中的姑娘,平常是不能私自出门的。但元宵节时,姑娘们会精心打扮,结伴而出,赏花灯、猜灯谜。男女青年借着赏花灯,在人群中寻找自己心动的对象,或趁此机会和意中人幽会谈情。
《红楼梦》、《西厢记》中,都有描写元宵节男女相会的情节。传说在这天,天上的仙女会下凡与凡人相会呢。
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和薛绍第一次见面,就在元宵节的街市上,薛绍戴着昆仑奴的面具,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经典。
潮剧《陈三五娘》,说的是明朝泉州人陈三与潮州人五娘,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彼此一见钟情,从而产生出委婉曲折的爱情故事。
明末戏曲名家阮大铖的《十错认春灯谜记》,描述了青年才子宇文彦和女扮男装的韦影娘,在元宵夜观灯时,上演一场浪漫的邂逅。
都是美好的故事。
想想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多浪漫啊。
明 佚名 《上元灯彩图》
1918年正月十五,极具盛名的文艺巨匠李叔同,到虎跑寺欲拜住持弘祥法师为师,弘祥谦辞不受。后拜弘祥的师父了悟法师为师,是为在家弟子,了悟法师赐李叔同法名演音,自号弘一。
李叔同从此出了家,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但人各有际遇,空门才是李叔同的归处。
入寺前,李叔同曾做一偈词,“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
数语之中,佛心已现。
悲欣交集,元宵节也算成就了弘一大师。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可以说元宵节,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浪漫情怀,是一部鲜活的民俗史,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惊喜与欢乐。
在这灯火辉煌、明月高悬的夜晚,让我们穿越时空,一同祈福,观灯赏月,感受元宵节的魅力。这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精神坐标,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 以下内容为商城广告 ——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煮商城”查询订单、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