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小粉条迸发致富“薯”光→

时事   2025-01-17 11:44   陕西  

粉条产业链让群众收获满满



“100、200、300……”1月15日中午时分,兴平市丰仪镇水寨村农拓粉条加工专业合作社办公室,72岁的农户刘希豪数着钞票,脸上挂满笑容。当天正是合作社发工资的日子,20多名在此务工的农户们领取12月的工资。


刘希豪(左一)在销售粉条。

“我12月满勤3100元,你领了多少?”“跟你差不多。”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相互打听着工资的数额。“领上钱就置办年货去,瓜子、糖果、蔬菜……”刘希豪一边掰着手指头细细念叨,一边乐呵呵地说。

“别谝了,客户还等着要货哩!”此时合作社负责人李秀渊推门而入,催促大伙备货。

水寨村位于渭河滩地,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是种植红薯的理想之地,所产红薯个大均匀,淀粉含量高,适合加工粉条。

生产车间里,一口大锅热气腾腾,通过漏勺一根根细长的粉条入锅煮熟,经过清洗、分离、沉淀、提取、加热、和面、漏粉、冷冻、晾晒等近20道工序,红薯就变成了光滑爽口的粉条。包装车间内,工人们用切割机将粉条切成段,分别包装。

“在村里,制粉手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李秀渊说,1981年他从驻京某部队退役后,开始尝试在家里加工粉条,也赚了一些钱。

但是随着同质类产品越来越多,竞争日趋激烈,加之没有统一品牌和统一销售渠道,分散经营大家的利润越来越薄。

2012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就想动员大家将这一产业做大做强。

“红利怎么分?”“赔了算谁的?”当时这个“大胆”的想法被许多农户拒绝了,但是还是有个别粉条加工户选择加入。

当年,经过整合兴平市农拓粉条加工专业合作社成立,把原先分散加工粉条的群众集中到合作社统一加工,申请了商标并印制了精美的包装,制定了制度,按照入股占比进行红利分配,账务公开年终决算。

“当时市场上每斤粉条售价在2元,咱这卖6元,销路不畅。”李秀渊说,为此他们在兴平秦岭广场开了一场免费品鉴会,纯手工红薯粉条才逐渐打开了市场,现在每斤售价在9元。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合作社拥有35亩红薯种植基地,还解决了周围群众红薯的销售问题,从每年10月至次年1月,4个多月时间,能生产10多万斤粉条,产值过百万元。

规范的运营,合理的分配,加工户们跟着吃上了红利。红薯粉条做得风生水起,合作社也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21年李秀渊被评为咸阳市第二届“最美退役军人”。

时代在发展,从手工作坊到合作社,生产条件大为改善,但依托红薯种植传统优势,这里一直秉承传统制粉技艺。“新春佳节还未到,粉条销量已过大半。”谈起今年的销售情况,李秀渊笑得合不拢嘴。

新的一年里,合作社有了发展目标,进一步扩大红薯种植和合作社加工规模,形成红薯种植、淀粉加工、粉条生产、市场销售的“一条龙”模式,带动起村上更多闲置劳动力,让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海报轮播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石 文/图

编辑:陈静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声明:我们重视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图片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往期回顾

咸阳:凝心聚力谋发展 笃行实干惠民生

咸阳日报评论 | 坚持系统观念 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上取得新突破——论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咸阳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95%以上!

全省重点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咸阳+3!


咸阳日报
传播党的声音 反映群众意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