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棉花铃重的途径

健康   2025-02-03 10:00   新疆  


一、棉花铃重下降原因
1.地力下降,施肥量少(尤其是花铃期),水肥管理及促控不当,以及花铃期叶病(叶斑病和轮纹斑病)、虫害(红蜘蛛、蚜虫),导致棉株迟发、早衰、中空(抓不住最佳结铃期内在较适宜的温光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中部棉铃),从而导致铃重的大幅度下降。
2.品种的退化。品种多年种植,忽视了品种的保纯和更新,棉花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如不注意品种的保纯和更新,势必造成铃重的下降。
二、提高铃重的途径
1.选育良种和提高种性。品种的长期种植,如不注意良种的选育和提高种性,则势必造成退化混杂(生产上凡是大面积棉种更新一次,棉花产量便出现一次飞跃)。
2.提高在高温足光下的成铃数。通过促进棉苗早发,早现蕾,早开花可充分利用前期的热量资源。
早开花结铃,向前延伸了有效开花结铃期,使大部分棉铃能集中在最佳结铃期的最适宜光温条件下生长发育。
3.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是提高铃重的一个重要措施。
4.改善和提高棉株的成铃营养基础。一是合理供肥,二是改土培肥,提高地力。

花铃期是棉铃大量形成的时期,也是棉株一生中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从试验研究结果可知,开花至吐絮这个阶段,棉株吸收的氮素占全生育期吸收总氮量的60%以上,吸收磷、钾的量均占其吸收总量的70%以上。所以,重施花铃肥是保伏桃争秋桃、铃多铃大、不早衰的关键措施。盛花期以后,生殖生长占优势,养分集中运向棉铃,这个时期重施花铃肥一般不会引起徒长。当然也要防止过晚过多的施用氮肥,以免后期贪青晚熟。

花铃期是棉花的需水高峰期。该时期气温高,棉花生长发育旺盛,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50%以上。这个时期棉株对水分非常敏感,如水分失调,就会使生理代谢过程受阻,引起大量蕾铃脱落。这个时期,0~80 cm的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适时适量灌水是丰产的首要措施。


5.改善棉株不同部位结铃条件:

下部桃:主要怕荫蔽和烂桃,故应控制封行期,改善行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延长下部叶的功能期。
中部桃(主体桃):铃大、铃多、品质好,要通过肥水管理和精细整枝,协调其生长发育;
棉株上部桃:形成时间晚,积温不够,如棉株后劲不足,或根病、叶病的发生,则会导致铃重的大幅度下降,故采取适时打顶,彻底打旁心,除去无效花蕾等做法,使棉株体内的养分,集中保证有效花蕾的需要,同时结合喷施盖顶肥,防止病虫害,延长叶片寿命。

综合网络,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

天山植保
密切关注农业生产需求,提供农业生产丶作物健康等相关技术普及服务,时刻期待您的互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