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科学化控是提高棉花产量的一项重要的科学措施。
化学调控技术好处有三:一是有利于壮苗早发,控高稳长,便于发挥增产优势;二是简化棉花田间管理,省工节本;三是促使二、三类棉苗转化,平衡发展,增产增效。化控的原则“少量多次、轻控勤调”,应掌握“遍遍打药遍遍控”或者“间隔一次控一次”(要根据地力、雨量、长势灵活掌握),最好是“一次的用量,分成三次用”,确保植株自始而终“壮而不旺”地稳健生长。如果化控不好则可引起疯长或者僵苗不发,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因此,在实施化控的过程中要严格掌握化控剂的使用量。
一、化控技术
播种期浸种。可促棉苗早发健壮,防治地下病虫害。
齐苗后(幼苗期)喷顶。棉苗出齐后10天左右,达一叶一心或二叶一心,可用98%缩节胺1克兑水40~50千克,均匀地喷洒在棉苗的顶部上。
苗期喷雾。棉花达6~8叶,每亩用98%缩节胺0.5~1克,兑水30~50千克进行喷雾。
蕾期初花期助壮。棉花主茎10~16叶、发现棉花现花时,每亩用98%缩节胺2~3克,均匀喷施在棉株上部,这时化控可以推迟封垄,简化整枝,减少脱落的最好时期。可促使根系下扎,调节水肥使植株稳壮,早开花。
花铃期增铃。花铃期棉花打顶后一周左右,每亩用98%甲哌鎓6-10克,叶面喷施以控制上部果枝甩长辫子和抑制赘芽生长,增强根系活力,增加蕾铃,还能协调防止棉花早衰,保叶促桃,增效、增产显著。
对于网友多次询问2020年打顶后的封顶控问题,天山植保建议,在今年特殊的气候条件下,进行2-3次封顶控,第一次封控在顶部果枝长到3-5厘米时建议4-6克98%甲哌鎓封控;第二次封控在顶部果枝长到5-7厘米时建议6-8克98%甲哌鎓封控;第三次封控是看大行的封闭或郁蔽情况,田间郁蔽严重可8-10克98%甲哌鎓重控,一般在7月25日前后进行。
二、棉花化控的注意事项
1.缩节胺用量少,最好先配成母液,然后再按所需浓度配制,避免用药过多或过少。其在棉花上的药效期约15天左右,注意勿使药效期间断。
2.使用缩节胺要与追肥相结合,不要因用药后引起的叶色浓绿而少施肥。最好在田边留下对照行,观察是否缺肥。
3.化控的时间。缩节胺在强光下容易发生氧化分解,降低药效,故应避免在强光和高温下喷洒。在夏季,最好在下午高温后又有一段光照下喷药较适宜,并要注意天气变化。在田间相对湿度高时喷施,可发挥最大药效。
4.棉叶对缩节胺吸收快而输出慢,喷药后2小时内是快吸收期,可吸收施药总量的一半,2~6小时变慢,6小时之后基本吸够作用量,故一般喷药后6小时内若下雨,需重喷。
5.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次数和用量,应根据品种、气候、密度、棉株长势及水肥情况灵活掌握。
天山植保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